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渡魂诀之前尘篇 > 第二十一章 远香午宴

第二十一章 远香午宴

    一觉醒来,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鸟鸣花香,晨光无限。木樨揉了揉眼翻身坐起,环顾了一圈周遭,不见那讨债的蒙面少年,心情不禁大好,随即,一番梳妆打扮后就推门出去了。不曾想才出院门几步就遇上那张关公脸。这人当真是奇怪。黑夜见她跟见了虎似的,魂飞魄散;白日见她却跟见了猫似的,恨不得一把抓她起来。木樨瞧着他脸黑如炭,晓得此番前来不是好事。

    果不其然,离她三尺时,那关公脸不知从哪里拔出一把一尺来长做工粗糙的桃木剑,架在她脖子上,嘴里吆喝了一声:“快说!你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桃木为五木之精,可斩鬼除妖,但桃木桃木再怎么个桃也是根与桂同类的木。同类对同类自然礼让三分。

    木樨捏起桃木尖尖向外移了移,道:“动怒容易老,樊管家有话好好说!”

    关公脸不太懂道行,也就昨夜想到桃符辟邪就连夜折了桃枝赶了把桃木剑。他瞧着木樨一不惊二不吓的,就收起桃木剑。

    “你既得了舍利,为什么还不走?”关公脸叱问。

    提到这个舍利,木樨气不打一处出。她冷了冷脸,不满道:“你给的舍利是假的,是你食言在先。”

    关公脸的脸抽了抽,“那你还出来!”

    还......那东西都粉身碎骨了,怎么还?

    木樨打了个咯噔,道:“还是可以,但你得拿真的来换假的。”

    “你......”关公脸满脸的褶子扭曲到一起,“你休要胡搅蛮缠,今日老夫就是绑也要把你绑出夔王府。”说罢,掏出一根麻绳,一头打了个结,弄了个圈。

    关公脸有点功夫底子,轻轻一甩圈子就把躲闪中的木樨捆住了。就此,木樨被关公脸拖走了几步。

    话说,捆妖要用捆妖绳,小小麻绳何以抵用。但做为一只混人圈的好妖,她自是入乡随俗,好好学人样。

    “非礼啊!非礼啊!”木樨学着戏文里那些被男人轻薄的千金小姐大叫。

    关公脸左瞧瞧右望望,恰见一波人备了好些吃的,越过廊桥朝这边来。他没办法只好收好麻绳,气呼呼地走了。

    带头来的是刘侍读。到了木樨跟前,他行了个大礼,干干笑了两声:“木樨姑娘,恭喜恭喜!”

    木樨愣了愣,“喜从何来?”

    “殿下说了,姑娘乃是受紫薇大帝指点去寻找水莽草毒破解之法,昨夜功德圆满,魂魄归体,故备下银耳莲子、枣泥酥饼、黄桥烧饼等,前来恭贺。”

    木樨对吃甚感兴趣。刘侍读叽里呱啦说了一连串中提了好几个新鲜的玩意儿,首当其冲最入耳的就是莲子。且昨日夜话青莲最神奇的便是那五枚莲子。

    入屋,一桌子点心摆好后,木樨端起那碗银耳莲子瞅了瞅,一颗颗白白的,嫩嫩的,嗅一嗅还有一股淡淡的水香。

    刘侍读道:“此乃红莲莲子,食之,养心安神,清热去火。”

    修行不就要安神么,难不成这东西有利于修行?木樨心里乐开了花,一口咬下五颗。不曾想入口竟是苦不堪言。说来,她也吃过莲子的,只是那时是一株植物没有感官,体会不到莲心的苦。不过,良药苦口利于病,莲心苦口利于修么。如此,她喜乐地吃完整整一碗。食毕,还抬眼问:“莲子还有吗?”

    “有的、有的。木樨姑娘要几碗就有几碗。”

    木樨挠了挠头皮,“有没有能随身带着的?”

    刘侍读挑了挑眉,“还有刚剥出的、未入汤水的莲子。”

    “那就给我包一百颗。”

    少顷,便有人送来一大包的莲子,外带夔王的一句话。

    “殿下请木樨姑娘今日午时去远香堂用膳。”

    远香堂于府北,其窗一面朝池,池水旷朗清澈,池中荷叶田田,荷风扑面,清香远送。

    木樨到那里时,四方的桌上摆满了花花绿绿的菜。

    夔王殿下着一袭蓝衫,端坐在方桌南面。见木樨来了,抬手恭请她在自己右手边入座。

    “本王曾允你亲手做一桌佳肴,你看这些还满意?”

    木樨笑意盎然着坐下,俯首看了看一桌的好菜。乖乖!且不说鸡鸭鱼肉一应俱全,还用了不同的烹饪方法,光这五颜六色就使人涎水直流。

    “满意、满意!”木樨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想夹一块红澄澄的鸡肉,但见夔王殿下还未动筷又不好意思地让筷子回了原处,“殿下,你真厉害,会做这么多好吃的。”

    “一般一般!”夔王晃了晃杯中的佳茗,轻轻抿上一口,道:“今日宴请你还为了另外一桩事。怕是又要有劳姑娘。”

    木樨本就怕吃了这顿,夔王殿下就赶她走,如此一说,她还能多待几日。遂,欣然道:“只要有好吃的好住的,殿下让木樨做什么都行。”

    “那就劳烦你陪本王去邕州走一趟。”

    邕州?木樨不曾听过这个地名,顿时两眼一抹黑。

    夔王动筷为木樨夹了一块她喜欢的鸡肉,复道:“邕州在长安以南,岭南以西,盛产瓜果。”

    “嗯嗯!”木樨回他一笑,低头边细细品味鸡肉边不紧不慢地问:“那我此去邕州能为殿下做什么?”

    夔王看向她,眼中一番神色挣扎,道:“户部尚书在邕州办事时意外身亡,报上朝廷的死因竟是狼妖所害。你与它同族,或许能看出些什么。”

    “狼、狼妖......”木樨瞪一瞪眼,才入口的一块肉掉了下来。狼妖不就是妖王么,她老人家几百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怎么会突现邕州?

    “你怕狼妖?”

    木樨生怕夔王改变主意,酝酿了一番,开口道:“那自然是不怕的,只是觉得奇怪。他们又没见过,怎么断定害人的是狼妖?”

    夔王又啜了一口茶,回道:“说是在一本古书上有载:狼妖袭人颈子,伤口约三寸长两寸宽,且颈部发黑。户部尚书的死相正与书中描述一致。且有道人见过那人的尸首,也说是妖孽作怪。”

    木樨倒是不曾闻狼妖是袭人脖子的,但妖有妖气,如若真是妖孽所为,那嗅一嗅伤口处不就知晓了。她夹了块黄蜡蜡的鱼放置碗中,应道:“殿下放心,木樨定好好验一验。”说罢,津津有味地食起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