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大炮

    做为斯普林顿大学教授的李凡,自然不可能白拿工资,除了自己的科研要做之外,他是有教学任务的,一般情况下他负责教导新生。

    李凡的课还是比较受学生们喜欢的,倒不是他讲得有多好,他上课完全看心情,有时候讲得深入浅出,幽默风趣;有时候就是照本宣科,保证学生听懂了就行。

    李凡受欢迎主要是因为政府的宣传,他的那个太空光伏板项目,作为一个足以影响人类社会的项目,没有国家的支持根本不可能启动,他和政府的关系是很不错的。

    而对于政府来说,李凡作为新一代的科研者的杰出代表,其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出色的颜值,政府已经把他宣传为偶像级人物了,至于这里面有没有杨雪的功劳就不得而知了。

    今天李凡在给新生上课,他说到:“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量子,大家先看这个公式,它表明了一件事,物体的质量是其能量含量的量度。”

    李凡写下一个公式然后说到:“而量子就是能量的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单位,量子有很多特性,但是其最重要的特性是什么?有没有同学知道?”

    有不少学生回答,什么“波动性”“量子纠缠”“量子隧穿”“量子各向相同”等等各种名词从教室各处传到李凡耳中。

    李凡笑着说到:“我听见有位同学的回答了,他说是测不准,我觉得他说得很对,我们今天就来讲讲量子的测不准原理。”

    李凡说到:“从我们解密的物质帝国留下的资料,我们可以知道,本宇宙最初只有能量没有质量,它只是个能量点,但是本宇宙有个特点,它可以吞噬融合其他宇宙。”

    李凡顿了一下,看了看学生们的反应,继续说到:“最初的那个能量点不知道碰到了什么东西,它拥有了[物质]然后拥有了[空间]拒推测,那就是本宇宙融合的第一个宇宙,从此以后本宇宙就拥有了空间和物质。”

    李凡语调平缓,继续道:“并且现在本宇宙已经吞噬融合了九个宇宙,其中的6个宇宙坍缩成为了微缩维度,还有三个宇宙支撑起了本宇宙的三维空间,加上基础的本宇宙的维度和一个时间维度,本宇宙一共是11维时空。”

    给了学生们一点反应的时间,李凡继续说到:“除了那六个坍缩的维度完全成为了本宇宙的养料之外,剩下的三个都拥有各自不同的能量体系,这些能量都融入了本宇宙之中。它们分别是超能能量、仙力和魔法,还有本宇宙的物质能量,也就是说当今本宇宙中有4中能量形式的存在。”

    不少学生们一脸震惊,还有些学生神态自若,很显然他们知道这些事。

    李凡扫视所有人,然后说到:“这四种能量在本宇宙里慢慢的融合,最终会成为一种能量。但是现在这个过程还在继续,没有产生结果,所以我们是不可能知道它的准确性质。所谓的测不准,或者说是在数学上的‘波函数’概念,就是因为四种能量还在融合,只有在你想测量的时候,你使用仪器对其的一个特性进行测量,它就会显示一个对应的结果,就是说‘波函数坍缩’。”

    有学生问到:“如果融合过程结束了,那就可以‘测准’了吗?”

    李凡:“没有人能知道宇宙以后的事情,这个融合过程已经进行了上百亿年,以后还会持续多长时间也有没人能知道,这个问题没有什么意义。概念上东西讲得差不多了,现在来讲讲公式吧……”

    今天李凡就只有这一节课,下课后他就回到了自己的研究室。是的他也有自己的研究室了,在卡拉教授的研究室里工作一年后他就校方申请了,他目前的研究方向是宏观物体的量子态,而且已经小有成果,几个月前成功让单细胞生物变成了量子态。

    杨雪正在研究室摆弄着计算机,李凡走过去拍了拍她的肩膀说到:“雪儿,下个月卡拉教授又邀请我去爬山,你去不去。”

    杨雪回头看着李凡,淡然道:“我也不是你,天天玩玩乐乐还能搞出成果,我就不去了,忙着呢。”

    李凡尴尬笑笑:“别这么大怨气嘛,适当的放松才能更好的工作啊。”

    杨雪摇摇头:“我感觉脑子有有了一点灵感,但总是想不出来,我想保持一个人的安静。而且跟他去爬山之前也去过好几次了,没意思。”

    李凡耸耸肩:“你开心就好,那3天后光伏板主网发射升空,我得去现场观摩并接受采访,这么大的事你得去吧。”

    杨雪想了想说到:“行,到日子我跟你一起去。”

    李凡笑到:“好,那我走了。”

    李凡说完转身就要离开,杨雪一把拉住他:“你干嘛去,今天也没有课了啊。”

    李凡:“我去工厂,需要他们造个新的仪器,争取下次能把苔藓之类的植物变成量子态。”

    杨雪深深的看了李凡一眼,然后气愤道:“你…我…算了,我应该习惯,你走吧。”

    李凡在她脸上亲了一口,还嘬了一下,嬉皮笑脸到:“那3天后见。”说完他就跑掉了。

    研究室里的其他人,早就习惯了这两人的亲密行为,这两人也早就公开了关系,世人皆称他俩为一对才子佳人,两人都是才子,也都是佳人。

    三天后,李凡和杨雪换上了正式一点的衣服,开车去飞船发射升空的场地。发射升空的时间窗口是晚上,两人倒是一点都不急,差不多是只提前了一点时间才抵达发射场。

    隔着很远,就能看到一座光秃秃的大山,山体特别的平整,很多地方在夕阳下还闪烁着金属的光泽。在山体上还能看到一条巨大的管道顺着山体的坡度向上,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

    杨雪看着大山戏谑的笑道:“李凡大炮,真是壮观啊。以整个5000米高的山体为基础,将一个加速管道架在上面,用这个管道来发射飞船。这保证飞船离开轨道的时候速度最大,受到的重力也小,可以省下大量燃料,还能给飞船腾出更多空间,可惜经费不够了,要不然可以直接把轨道管埋进山体中。”

    李凡无语道:“它叫国立飞船升空装置,你好好叫它的名字。话说来也巧,正好在国内就有这样一个又高,坡度、大小、形状正好,山体结实的山,这还是那次我们跟卡拉教授一起去爬山时,我突然冒出来的灵感。”

    杨雪:“有了它之后,我们发射飞船就跟公交车一样,只要有升空任务随时都能用,虽然建造不易但是建好了也是个很方便的东西。”

    李凡:“要是没有这种方便的能力,政府也不会用那么多资金做这种奇观工程。而且,你别说这件事没有你在推动,这么离谱的工程,正常情况他们根本不会批准。”

    杨雪否认三连:“我不是,我没有,我不知道。”

    李凡:“有能力可以用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你要习惯,要摆正心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