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擒太史 > 第十九章 天街踏尽

第十九章 天街踏尽

    都昌县,陷入了一种鞭炮齐鸣的气氛之中。

    天寒地冻,仍旧拦不住都昌县百姓热烈悸动的心。

    管翀斩杀的都是罪魁祸首。

    但在这些罪魁祸首的身后,是绵长的产业链。

    有人负责放贷,有人负责催税,有人协助卖儿卖女,有人在田地买卖时候负责仗地缩绳。

    在此前,他们欺压百姓,欺压良善。

    每当民变在即,他们就稍微宽一分,分些粮,赚些声望,称我等都是乡亲。

    再有敢冒头的,那就私兵伺候!

    豪强世家之人,所豢养的私兵大都数十计,大些的甚至数百上千人。

    老百姓们哪怕再苦,也有教化之功告诉自己,他们也不过是多年的累积。

    可管渠帅告诉他们,那些人在吸血!那些人在巧取豪夺!

    那些人不是乡亲!他们需要被挂在城墙上!

    土地,只属于百姓自己。

    没有人可以欺压,可以掠夺。

    在百姓身后,有黄天注视!

    管渠帅还唱道。

    天街踏尽公卿骨!辕门挂满权贵头!

    虽然百姓不太懂天街是哪里,但辕门是清楚的,管翀能看到,百姓眼中闪出的灼灼之光。

    就问你踏不踏吧?!

    分田之事如火如荼。

    那些被斩杀的世家豪族家中田地被分。

    资财粮草却是充公,而后管翀大笔一挥,麾下将士庆功宴,流水席!

    终于不再是磨得舌头都起茧子的麦粒,软糯的粟米,香喷喷的猪肠,让众多将士几近垂泪。

    虽然常平仓内的粮草数目烧了一些,但世家豪族仓廪中的粮草,足以让他们撑到明年四月。

    只是区区一县而已。

    管翀看的触目惊心,虽然青州遭受匪祸荼毒,都昌县却几未遭受兵灾,那些世家豪强有积粮,也在意料之中。

    但即便如此,也只是撑到四月而已。

    …………

    “兵起,非可以忿也。

    见胜则兴,不见胜则止。

    患在百里之内,不起一日之师;

    患在千里之内,不起一月之师;

    患在四海之内,不起一岁之师……”

    在府衙之中,管亥、管统、马林以及诸多军侯都跪坐着,太史慈正在朝着众人仔细解释着这些话的含义。

    管翀看着他们,恍惚一阵,那感觉就像是一群在看光头强的小朋友。

    一旁,孙邵眼皮直跳。

    这些黄巾贼,不抢钱粮,不玩女人,改读兵法了!

    不但读兵法,还要在军事会议之前,先讲解一段。

    这让他在觉得离谱的同时,也在思虑自己的降服是否并非坏事。

    唯一的问题是,对方并不想留在都昌。

    对于孙邵而言,降服是为了家族利益。

    但即便如此,他宗族中也有数人因为被其他人奉上的证据关联从而被处斩。

    管翀并未因孙邵而放宽标准,孙家不但有半数田地被分了出去,更是在恐惧之下奉上了资财充为粮饷。

    此刻,孙邵心中是五味杂陈的。

    愁苦的是,管翀接受了自己的降服,但并没有太重视自己,否则孙氏也不会被如此对待。

    而且对方似乎不想留在都昌,甚至不想留在北海郡。

    这让他的家族前途渺茫。

    一旦大汉官员再度赴任北海,得知自己投贼,宗族能幸免吗?孙邵不知道。

    兴奋的则是,在管翀的力排众议之下,这些黄巾军,看样子的确与以往的贼寇有所不同。

    对,就是管翀。

    孙邵能看出,管翀在主动寻求接管军队的指挥权,

    而管亥,这个实质上的黄巾大渠帅则乐得自在,没有丝毫的不满之色。

    也就是因为他只有此独子,否则孙邵决然不敢相信他敢如此放权。

    面前,太史慈所讲述的是战国时期尉缭所撰兵书,现在正是其中的《兵谈》一篇,该书留存甚少,就连孙邵,也没有读过。

    据太史慈说是自辽东所见所学。

    管翀也是第一次听,但他和别人不同,他能大概明白如何断句,如何翻译。

    太史慈和众人交流完之后,便询问众人是否了解。

    管统凝眉思索片刻,抬头道:“子义,汝言见胜则兴,不见胜则止,这几日我等麾下将士进攻坞堡,夺取钱粮,是否就属于见胜则兴。”

    太史慈用赞叹的眼神看向管统,此人出身管亥宗族,目前成为军中司马,并非侥幸,而是确有些能耐。

    这些日子分田过程中,黄巾军将士开始进攻县郊的坞堡。

    “世元所言正是,在有胜利的把握时,需要抓住机会。

    如今都昌县陷落,北海实质上已无主,各县县官闻风而逃。

    值此时段,进攻士族豪强的坞堡,胜利本就只是时间问题,却能给我军带来大量钱粮。”

    管统问:“既如此,且如今都昌民心可用,为何不固守都昌,而后转进他处呢?”

    管统性格豪爽,当自己有困惑的时候,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这话问的是太史慈,但看的却是管翀。

    管翀之前就告知大家,军议之事可以将疑问尽数提出,如此一来,才可将帅齐心。

    这几日,分田政策使得百姓群情汹涌,恨不得抱着黄巾军啃。

    分田过程中百姓彼此之间产生的龃龉自不多表,但一旦看到黄巾军,他们就全都老实了。

    不止管统,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百姓心中的认同感,似乎百姓真的会如同他们所言,效死命,守城池。

    一开始,大家还能听从管翀所言,因为管翀不仅是管亥之子,更是夺取都昌的第一大功臣。

    但既然已经到了都昌,为何还要走呢?

    分田效果显现,大家都有些爆棚的自信心。

    这不是好现象。

    真正的敌人,从不是孔融率领的宝宝军。

    “管司马,汝方才听子义之言,认为强攻坞堡胜率更大,请问为何?”

    管翀没直接回答,而是先对管统问道。

    “这,”管统没想到自己还被问问题,片刻后抬头道:“在于他们得知都昌陷落,军心已乱。”

    “不,”管翀摇摇头道,“坞堡豪强中宗族少则数百人,多者可达千人,比起信任都昌县兵,他们从来都更相信自己的刀。”

    “问题从来只在于一点,”

    管翀环视众人,“他们是孤军。”

    “若我等驻守都昌县城,即便军民齐心守城,那也只会被困在城中。”

    “一旦城外诸侯形成默契,先诛吾等。”

    “吾等,便是那坞堡中等死的豪强!”

    管翀看向众人:“吾知都昌城之破,诸位能睡的安稳些。”

    “可我睡不安稳。”

    “就在不远的齐国,此前斩首两万黄巾军的公孙瓒,已安插田楷驻守,再往西,则是大起义时,借吾等先辈人头换取官职的刘关张。”

    “他们一旦起大军前来,大家不但能睡。还能借此地长眠。”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