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历史冷知识 > 第九章 老天爷

第九章 老天爷

    说到老天爷,古代有个类似的词叫天公。据考证,这个天公一词最早见于《汉书·王莽传》。

    《窦娥冤》有句唱词: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而老天爷一词最早是见于明末歌谣:老天爷,你年纪大耳又聋,眼又花。老天爷你年纪大,你看不见人来,听不见话,杀人放火的享尽荣华,吃醋看清的活活扼杀。老天爷,你不会做,天你塌了吧?也就是说,老天爷你睁睁眼吧这个意思。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老天爷还真不是一个!

    宋朝以前,古人们有的是信奉东皇太一为天帝,有的信奉帝俊为天帝,还有的是信奉昊天上帝。

    帝俊也做过短时间的“老天爷”

    《诗经》和《山海经》当中记载的天帝出身十分的古老,原型可能是上古时期东方部落的首领,和黄帝、炎帝差不多,也算是中华文明的祖先,但神格上比炎帝要厉害得多。《山海经》的《大荒经》中说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传说帝俊有一个妻子叫羲和,给帝俊生了十个太阳。

    历史上著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中,天上那么多太阳其实都是帝俊的儿子。他还有一个妻子叫做常羲,给帝俊生了12个月亮。从帝俊的这些妻子和后代来看,似乎跟古老的星辰崇拜有关,是日月之富。帝俊在这个天帝的位置并没有坐太久,因为后来主流文化信仰以三皇五帝为主,帝俊这一脉系就显得有点多余了,所以就逐渐剔除了关于帝俊的神话。

    “老天爷”东皇太一

    而古人信奉的另外一个天帝叫东皇太一,出自屈原的九歌,是当时楚国信羊祭祀的天帝。现在的一些洪荒小说经常把他和帝俊相提并论,因此被大家所熟知。

    其实,东皇太一做天帝的时间很久,从汉代开始一直到唐代,官方祭祀的天帝可不是玉皇大帝,而是东皇太一。

    东皇太一是怎么来的?他的出身非常古老,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当年秦始皇问起三皇的事,丞相李斯回答说古有三皇为天皇、地皇和泰皇,其中以泰皇为贵。泰皇就是东皇太一,因为李斯是楚国人,信仰的就是东皇太一。

    玉皇大帝为“老天爷”的传统

    宋代有个“檀渊之盟”。当年的宋真宗为了掩饰这个耻辱,谎称说有玉皇入梦,开始吹捧玉皇大帝,上行下效。道教也逐渐兴起以玉皇大帝为天帝的典籍传说。

    宋代以后,各朝各代的帝王为了宣扬皇权统治为天命所归,也极力推崇玉皇大帝。政权和神权的结合之下,导致了东皇太一信仰的逐渐没落。

    上帝、天帝的概念起源于周朝

    据考证,商朝的时候,天的概念被解释为上帝或者天帝,也就是说上帝天帝,这些词的含义就是起源于周朝。

    当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伐纣兴周,为了出师有名,将周武王称呼为天子,是为天的儿子。在周朝建立之初,在姜太公的直接参与下,群臣商讨之后,决定用昊天上帝这个称呼来代表天,昊天上帝成了国家认证的天帝。但是它的原型不是具体的某个人,而是纯粹的天的化身,即现在常说的苍天、皇天、老天爷以及上帝,是一个集合体。

    往深里说,昊天上帝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不是指具体指谁,他就是天帝本身。所以可以认为,包括帝俊东皇太一,尤其是后来的玉皇大帝,都吸收了昊天上帝的一些属性,为民间所信仰。除此之外,民间还有一个说法,认为老天爷指的是我们的祖先黄帝。

    苍天、黄天和青天

    在东汉灵帝光和七年,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为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钜鹿人张角的号令下揭竿而起,他们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最终导致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三国局面由此形成。

    口号中的苍天、黄天指的是老天爷。按照当时黄巾军的说法,老天爷应该有三位,除了口号中的苍天,以及黄天,还有青天。

    宋代诗人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里边的青天就是老天爷的意思,问青天就是问问老天爷。

    现在,我们常用另外一个口头禅就是我的青天大老爷。这里边的青天大老爷其实就是这样的用法。不论是苍天、黄天还是青天,都是对上天的一种称呼。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