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金牌执行律师 > 第十三章 我去律所实习了

第十三章 我去律所实习了

    我拿到国家司法考试资格证的时候因为还没有毕业,所以还不能办实习律师证,但是我充满了信心,我毕业的沪东政法学院法学系不说在全国能够排到前三甲,起码在沪东市及江南这一片是最顶尖的,而且我也有了从业资格了,我毕业后就能够申请实习律师证。世界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当我跑遍了招聘会,才发现与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我先跑的大的律所,用现在话说就是红圈所,我跑了沪东市的十大红圈所,所有的律所在看了我的简历后,直接问我可有人推荐,我当时都是一脸的蒙蔽,进个律所还要人推荐,后来才知道,这样的红圈所招律师都是有杠杠的,一类是TOP10法学院校毕业的起码要硕士而且本硕以上都是TOP10才行;二类是虽然从TOP10法学院校毕业但却是本科毕业的,就需要一些知名人物的介绍或推荐,比如企业家、知名学者教授、法学大咖、或者一些重要人物;三类是你虽不是TOP10院校毕业,但是你能拉到大额案源的就可以,即使你是个不知名的学校毕业的都可以。在这三类里,最受欢迎且发展前景最光明的是第三类,其次是第二类,最次的是第三类。像沪东政法学院,在全国不能算顶尖的,但是在沪东这片还是能够吃得开的,红圈所也会些机会,怎么说这些红圈所里也有不少师长、学长什么的,但是你没有一定的价值,你是不能进去的。

    可能很多读者会有疑惑,为什么律师都想去红圈所。这是因为,律师这行,最挣钱的不是天天往法院跑的,也不是接的案源搬不完的,而是做非诉业务,比如企业并购、资产重组、破产重整、上市上柜等等,这些都需要专业的律师团队,而且收费非常高,少了数百万,多了数千万,顶尖的上亿都有可能,一个团队也就几个律师,去掉凑数的律师,大头就那两三个律师拿去,干一单够就能吃的饱饱的。

    后来,我就退而求其次,红圈所进不去,我就去次一点的律所。结果,次点的律师也是一堆规矩,有没有人推荐,有没有案源......反正就是,你有案源你就是爹,你有推荐你就是妈,你啥都没有,就两张纸的靠边站。后来,在我的一个老师的推荐下,虽然没去成红圈所,但也去了一个实力比较强的所。这个所主任、合伙人、授薪律师、实习律师、办公人员有60多人。我到这个律所报道后,接待我的是个普通律师,就是介于合伙人与授信律师中间,和律所谈好分成,自己单独接案源,干得多拿得多,干的少拿的少。这个律师就是我的指导律师,因为实习律师还不是正式的律师,必须要实习一年,这一年就是给人当学徒,跟着律师跑腿。当然,你如果有实力的话,完全不需要在这浪费时间,你可以挂名不来实习,在外面接到案件,谈好分成让有证的律师去办,所以说,律师这个行业有案源就是王者,不管是大案小案。

    这个指导律师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反正指导你不可能,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打杂跑腿的活是少不了,打印个文书,写个记录,复印个材料,装订下卷宗,送个材料,寄个信等等,反正就是啥活都干。另外,你来律所实习,肯定别想有什么待遇,一个月1500元的生活补贴,包括你租房子、吃饭、电话等等,这些根本就入不敷出,我每个月还要舔着脸向我父母要钱。每次张口要钱,父母虽然不会说什么,但每次我都感觉自己的脸是滚烫的,自己寒窗苦读十余年,不说一举高中成状元改变自身命运,但是在二十余岁工作后还要向家里张口。

    我在那个律所呆了三个月,还是回到了松江市,因为在律所里你会见到所有人之间都是客客气气的,互相之间都是饱含春风一样的用微笑打着招呼、彼此寒暄,仿佛大家都是一团和气、亲密无间的伙伴。但是,当你看多了,就知道这到底有多假,每个人都戴着一个厚厚的面具,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心全部遮盖起来,留在外面的都是千篇一律的表情。

    不过,换个角度来看,也对,律师行业规模,说大非常大,最大的如美国,律师所创造的GDP能占到全国GDP的10%,说下,是80%的人去抢夺那20%的资源,市场就这么大,大家都是吃这口饭的,你吃的多我就吃得少,你吃饱了我就要挨饿。所以,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案源当成自己的珍宝,生怕别人偷去,在接电话、谈话的时候都是紧闭大门的。所以,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当你们有机会去律师的办公室,你们可以细细的观察下,绝大多数的律师都是一人一间办公室,而且门窗都非常隔音。那肯定有读者会说,我也看到有一些律师坐的就像公司工位一样的大厅。能够坐在大厅的,基本上都是混的很惨的律师或者实习律师,只要稍微能够接到案件,是绝对不会坐到大厅的。因为,大厅不是谈事情的地方,也不是律师这个身份该坐的地方。你可以这样想象下,我想委托律师帮我打官司,我愿意在大厅这么多的人的情况下谈论自己的事情吗,愿意委托坐在大厅里的律师代理案件吗。我想,绝大多数的人都不会的。

    当然,也有读者会好奇,看电视和其他小说,都会看到一个新人律师怎么被大律师,被学二代、官二代、律二代欺压,最后咸鱼翻身,一朝得志。我只能说,这都是小说或电视里编的故事。其实,在这个行业,学二代、官二代、律二代从事律师行业,人家根本和你没有交集,你们两种人就是生活在平行线上的人。他们接触的人群,不是你简简单单认为努力就能接触到的群体,是需要你付出百倍的努力+1点点的机会=成功。这就像大象会在乎蚂蚁吗,当你挡住路,我直接往前走就是,还需要去欺压...

    所以,在这个地方我待了三个月,让我冷静了下来,也认清了这个行业的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律,我最终还是决定去找我老舅,有一个探路者在前面给你探了这么多的路,你所走的路是多么的便捷、安全、舒适,非要想着自己去趟雷。

    这是我的律师生涯的开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