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最后的结果

    “我倒是很想来,不过马上都八月份了,很快就会有一场大雪,总不能为了自己的一点虚荣心,让整个部队都跟着我一起辛苦吧。”...

    “你父亲最近一直在催促,今年全国粮荒,我们的人头太多了,早一天回来一天是一天。”

    “北海之地,未来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前去。”

    朱瞻圭见皇上都发话了,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如今,朝野危难,我们不能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把国家的力量耗费在这上面。

    朱瞻圭对阿鲁台的进攻,还是有些不舍的。

    不过,战争毕竟不是儿戏,朱瞻圭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地上战场。

    要知道,想要调动数万人的军队,需要的食物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再说了,大明这一年,闹得天翻地覆,粮草本来就紧缺,五十万的兵马,还有大量的后勤人员。

    大明也承受不了100多万人的食物链。

    而且,他也希望阿鲁台能和兀良哈他们斗个你死我活,这样的话,就只能暂且作罢了。

    更何况,对于赵灵儿,朱瞻圭还是很关心的。

    在这个时代,女人生孩子都是九死一生,更何况赵灵儿年纪还小,还是第一次生孩子,她心里难免会有些担忧。

    对于草原上的事情,朱瞻圭并没有考虑太多。

    毕竟自己还没当上皇上,这种事儿就该由朱棣与满朝大臣来管了。

    就算他说的是对的,但是官府也未必有这个实力,也未必有这个财力。

    大明目前的实力,还不足以从根本上根除草原上的隐患。

    马哈木一死,大草原就会内乱,没有十年八年的时间,休养生息。

    这十几年来,他一直在为明朝的崛起做着贡献,等他登上皇位,自然有足够的资金和精力,把草原上的问题,一网打尽。

    在战场上,将军们并非不在意伤员,只是伤员的惨叫,极易扰乱他们的情绪,干扰他们对大局的决断。

    因此,没有大战的时候,指挥官是不会到这里来的。

    “受伤的人数!”

    朱瞻圭挽了挽衣袖,从怀中掏出一个小葫芦,给自己斟了一杯美酒,然后用手擦了擦,看着一个被砍掉一条胳膊的战士,对着他的医者问道。

    “还有两千多人受了重伤,甚至有可能致残。”

    原本静静等待死亡降临的伤者,见到朱瞻圭在查看自己的伤势,纷纷兴奋的想要起身。

    “好了,别担心,我会给你治病的,你千万不要自暴自弃。”

    朱瞻圭高声道,一边安慰着受伤的将士。

    “我这双脚还有希望么?”

    一名受伤的士兵捂着自己的大腿,一脸希冀的望着朱瞻圭。

    朱瞻圭上前一步,一只手搭在他的肩上。

    “我已经在京城里为你们准备好了工作,工资也很高,每个月的收入都不会逊色于店铺里的员工,而且,我还会送你们的子女上学。”

    朱瞻圭目光灼灼地盯着那些被打残的将士,沉声道:“本王在此,定不会让你们吃亏!为了大明,我一个都不会让你们流血流汗的。”

    伤残军人的眼睛都红了。

    以往的时候,朝廷也会给那些受伤的士兵一些补偿,不过大多都是给他们一点食物和银子。

    那些食物和金钱能做什么?

    自己能不能过上好日子都成问题,更不要说要养家糊口了。

    更有不少伤残军人,依附于自己的家庭,最后不得不在大街上行乞。

    一想到自己的将来,他们就冷静了下来,只是,当他们看到自己失去了四肢的时候,都有些担心自己的前途。

    而就在他们万念俱灰之时,却被太孙太子亲自出面,许诺了以后的日子。

    对于朱瞻圭在京城里帮助那些受伤的将士,众人都有所耳闻,但都没有真正见识到。

    但是现在,朱瞻圭亲口说了出来,两人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朱瞻圭在安慰完受伤的将士们之后,就让他们好好休息,自己也赶紧出了伤兵营,去了父亲的营帐,找到父亲的营帐,进了父亲的营帐。

    一个多小时后,唐凌带着一辆装满了食物的马车来到了他的营地。

    “这些都是治疗炎症的药物!”

    看到朱瞻圭身边的侍卫,将一箱箱的药材从马车里搬了出来,那名统领整个人都兴奋的发颤。

    他对那些东西念念不忘。

    有了这种药剂,他就能救下大部分的伤员。

    “别浪费时间,赶紧救人!”

    朱瞻圭换了身新的衣裳,拎着自己的医箱子,来到一顶营帐前,吩咐侍卫根据伤员的情况,将伤员送到营帐中进行治疗。

    昨日受伤的士兵已经被简单处理过,大部分伤口都已经愈合,只是受伤的士兵数量实在是太多,连医疗人员都无法救治,只好暂时让他们等待。

    虽说神机营派来了一些会做一些简单的小外科的医师,但毕竟人手不够,还是有些力不从心。

    一个个伤员被送进了营帐,做了一系列的处理之后,再送出营帐。

    半路上,他来过一次,看大家都在忙碌,他也不想上去打扰,与那些受伤的士兵聊了一会儿,就告辞了。

    经过朱瞻圭和数十位医者日以继夜的努力,这些受伤的将士总算是有了一些起色。

    朱瞻圭抹了抹满手的血迹,对着一旁眼睛都有些泛红的军医说道。

    “基础的处理都做好了,剩下的就是换个药膏,然后再进行一些观察。”

    “让他们多盯着我,如果有任何的异常,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

    “他们都是一家之主,一个倒下,一根支柱也就断了,能从阎王爷那里多带几根出来就多几根支柱。”

    朱瞻圭回了营帐,稍稍整理了一番,便直奔父亲的营帐而来。

    暴雨一直持续到黄昏时分才停止。

    尽管地上还是一片淤泥,但这并不妨碍战士们的欢呼。

    营地里到处都是巡逻的战士,篝火旁也站着不少战士。

    一只烤好的羊肉被放在篝火上,几个战士拿着一个小酒壶,坐在篝火旁,一边喝着酒,一边谈笑风生。

    中央大营内,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他端着一杯酒,与下面的将军们谈笑风生,偶尔还会放声大笑。

    直到昨日,阿鲁台才松口。

    他们不仅承诺将那些汉人奴隶全部放出来,而且还把自己的一些属下都拿出来当替死鬼。

    除此之外,还有五千头牛羊,两千头战马,以及大量的金银珠宝。

    虽然只是一笔小数目,但看到他们这么听话,他还是很高兴的,当即就向阿鲁台下达了新的命令。

    击败了马哈木之后,阿鲁台又臣服于王,兀良哈也被逼得节节败退,再也没有人敢招惹他们。

    可以说,如今的大草原上,到处都是他的威严。

    “父亲,今晚是你举办的宴会,我这外甥怎么这么闲?人呢?”

    朱高煦小酌了一杯,看着朱棣旁边空荡荡的座位,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对着朱瞻圭就是一顿臭骂。

    朱瞻圭到底是干什么的,他也不是很了解,前两日率军前往阿鲁台,今早刚从外面返回,对于朱瞻圭这些日子到底在干什么,他也不是很了解。

    “二哥,这件事你可能不知道。”

    不等老人开口,朱高燧就嘿嘿一笑,开口说道。

    “我们这个外甥,身手了得,懂点医术,这几天在军营里躺着,不知道从哪里治好了不少士兵,据说下午还在军营里忙碌,应该还在继续。”

    朱高煦闻言,顿时怒目而视,死死盯着朱高燧。

    你说啥呢,我怎么觉得你是在夸奖那个混|蛋呢?

    “听你说起我来,这才多久不见,你就这么想我了?”

    正在朱高煦思忖着,怎么才能把这件事情说得更难听一些的时候,朱瞻圭穿着一件普通的衣服,从外面走了过来。

    “拜见太孙公子!”

    朱瞻圭这次出兵北方,给众将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朱瞻圭之前在海上的所作所为,众人也都是道听途说,从未真正见识到。他们认为,郑和舰队的人,很有可能是在奉承朱瞻圭,所以才会如此夸张。

    但在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北伐之后,所有人都心悦诚服。

    经过数千里的迂回,他终于来到了瓦剌草原。

    带领着不足一万人的军队,对敌军大本营发起了猛烈的冲击,为大获全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这一次,朱瞻圭又亲自调教了一支冲锋陷阵的军队。

    这样的战果,这样的战果,别说是朱瞻圭一个十八岁都不到的年轻武将,就算是他们这种在战场上厮杀了大半辈子的老人,都不曾取得过这样的战果。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他们看向朱瞻圭的眼神,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淡定,而是充满了敬畏和崇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