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妖邪作祟?我反手拔出绣春刀 > 第五十六章 子鼠村见闻

第五十六章 子鼠村见闻

    子鼠村是富川县下辖的村落,也是游戏中十二个新手村之一。

    在清剿柳妖分身时,白青曾经带着宋长云等三名锦衣卫前往各村探察,却并没有在子鼠村发现任何蛛丝马迹,只是草草巡视一圈就离开了。

    听了镜灵的话语,白青虽然心中不解,却还是趁着锦衣卫们大肆招收工匠修缮白云庄时,专程来到子鼠村。

    子鼠村距离富川城只有六十多里的路程,每年有官员前来收税,偶有商队前来交易皮毛、兽肉、粮食,日子过得悠闲自得。

    这里依山傍水,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绕村而过,哺育着村边八百亩肥沃的土地。有二百多户、六七百名村民在这里定居,平素多以农耕、捕猎为业,算是一个小有规模的村落。

    正是阳光灿烂,来到村外丘陵,放眼望去,只见群山环抱下,小村被绿树繁花环绕簇拥,白墙青瓦的民居散布其中。满目的姹紫嫣红,山丘、池塘、稻田,构成了一副绝美的山村景观。

    “或许等老了之后,找个小村隐居,也是一桩美事……”

    白青心里刚刚起了个念头,立刻就被自己打消了,“呸,我才二十多岁,怎么就想着退休了?”

    他绕村游赏了半日,眼见已是正午,却始终没有看到什么异状。

    “镜灵让我来子鼠村寻找助力,究竟要寻找什么?”

    刚来到村口,他忽然停下脚步,喃喃道:“不对,不对……”

    白青陡然带马回身,回到官道附近,抬起头来,瞳孔渐渐化作淡红,晶莹透析,仿佛蕴含着万千星辰。

    在煞气的加持下,他的眼中整个世界都仿佛有无数七色氤氲不断流转,无论是寰宇清气的流动,还是阴阳五行的运行变化,如掌上观纹,变得清晰无比。

    只见一道道气息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尽数集中在小村上空,又以一种难以理解的方式传输到五行方位,转化成为玄奥无比的空间波动,将整个小村笼罩其中……

    “我来回走了四五次,都不经意忽略了过去,这里居然藏着一个法阵?这法阵究竟有什么作用?又是谁人布置?”

    他一带马,沿着灵气波动的方向一路奔去,及至上了一个小山坡,赫然见到一棵大树下,插着一面毫不起眼的小小青旗。

    “青旗?”白青似乎想到了什么,伸手要去抓,明明看到已经触碰到小旗,却如同一个虚影,径直从手中穿过,空空荡荡,全无实体。

    他心中一动,急忙又来到另一侧,果然见到水潭边的一块大石下,也插着一模一样的旗子,只不过这次变成了黑旗。

    “看这阵法的模样,倒有几分像五行聚灵阵,只不过细节上有所调整。难道镜灵要我来这个村子,就是为了寻找布阵之人?”

    只听不远处山间密林簌簌一响,从密林中走出七八个汉子,扛着麂子山猪野兔野羊等猎物。为首一人大约四十来岁模样,生得膀阔腰圆,须眉皆重。

    见到白青,那汉子急忙放下肩上的猎物,上来躬身行礼道:“这位官爷请了,不知来此有何贵干?”

    白青目中精光一闪,回答道:“你知道我是谁?”

    “小人不知!”那汉子摇头道,“但是小人却认识老爷身上的官服,知道您老是城里的大统领!”

    “这倒是个有见识的!”

    白青点了点头,指着石边的小旗问道:“这是何物?谁插在这里?”

    那汉子答道:“官爷不知,这太平山多有猛兽,咱们子鼠村祖祖辈辈都有狩猎好手,能生存至今,全仰仗于此。”

    “大约八九年前,有一位仙长来到村里,说这村子得天独厚,风水极佳,唯独野兽伤人,不是长久之计。故而在村外布下守护法阵,可保百年无虞。”

    仙长?

    白青眉头一扬,顿时来了兴趣。

    仙长是修士的统称,各门各派、无论何宗,都可以称为仙长。

    这猎户口中所说的,想来就是一位修炼有成的修士。

    “自从有法阵护持,村子着实安定不少,从未遇到险情。咱们也是嘱咐村里的娃娃们,不许碰这阵眼。”

    白青哈哈一笑,道:“本官乃是富川县锦衣卫所旗官白青,巡查到此,见这旗子甚是有趣,故而打听一番。”

    “啊——”一听是凶名昭著的锦衣卫,几个猎户顿时面面相觑,被那中年大汉眼睛一瞪,都乖乖上前施礼。

    那大汉试探着问道:“官爷既然巡查到此,不如请老爷去村里喝碗水、歇歇脚,也是咱们的一片心意!”

    白青略一沉吟,点头道:“也好!”

    众人急忙上前帮忙牵马,唯唯诺诺的跟在身后,只有那大汉背着木弓、扛起猎物,与白青并肩而行。

    一路闲聊几句,白青忽然问道:“这位兄台,你可知道,村里如今还有多少娃娃?”

    似乎料想不到这个看似和气的锦衣卫竟然问出这个问题,大汉不由得一愣,略带防备的盯着白青侧脸看了几眼,这才答非所问的说:“犬子今年九岁,只是村里没有先生,想要认几个字也是无处可学……”

    白青呵呵笑道:“村里还有比令公子还小的孩子么?”

    大汉不由得一愣,起先脸上还有些狐疑,慢慢变得凝重起来,左右望了望,见同伴都是懵懵懂懂,纷纷摇头,似乎想到了什么,更是脸色发白。

    来到村头,只见村口立着一块黑漆漆的石碑,碑上斜挑着一盏白纸灯笼,隐约可以看清碑上“上岭……”的字样。

    “这是大概三四百年前……”

    那猎户正要解释,白青却朝他摆摆手,问道:“村口立碑,碑上悬灯。这是什么风俗?”

    “不是风俗!”汉子呵呵笑道,“当时那位布阵的仙长足足忙碌了三日有余,回村之时,因夜黑路滑,险些在村口摔了个屁股蹲儿。咱们感仙长恩德,故而在村口挂上一盏纸灯,为夜里引路之用。”

    “是吗?”

    白青嘿嘿一笑,问道,“这盏灯,是不是很少往里添油?”

    “自从那位修士布阵以来,村里可有孩童降世?”

    “村里的老弱病残者,身体是否一天不如一天?”

    “至于这几位老兄,身体看来强壮,又常常进山打猎,多有肉食!可是这些年来,是不是愈来愈力不从心?”

    众猎户将这些问话一一听在耳中,不由得一个个脸色大变。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