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大时代1988 > 第39章 小富即安

第39章 小富即安

    随着第一单棉布生意的落地,意味着棉纱厂算是彻底救活了。

    生产线一改造完成,棉布的上下游渠道一打通,就意味着纺纱厂有了稳定的现金流。

    陈光耀计算过自己厂子里的生产成本。

    现在工厂一天开足马力生产,可以生产出500米的棉布。

    原材料方面,棉花的成本一斤才一毛五分钱,生产五百米的棉布按照五百斤来算,也就是五十多块钱。

    人工工资方面,厂里的女工平均工资不到三十块钱,按照三十块钱来计算,那一天就是一块钱。

    厂里有三十多名女工,其中有一部分是做手工丝绸的,真正做棉布的满打满算也就三十个人。

    换句话说,人工成本一天就是三十块钱。

    再加上水电运营成本,目前工厂一天用电二百多度,工业用电一度是四毛五分八。

    按照向上取整,一天用电300度,电费一度四毛六,那一天就是138块钱。

    生产的五百米棉布,按照二块四一米的售价,一天就可以卖一千二百块钱,刨去电费、人工、原材料等运营成本,还能赚差不多一千块钱!

    这可是实打实的利润。

    按照这个速度,陈光耀的纺纱厂,一个月就能为他赚三万块钱!

    这样经营下去,三五年之后,赚个几十万跟玩儿一样。

    到时候再买个丰田皇冠,去沿海买套商品房,妥妥的就是小康家庭了。

    八九十年代,大部分的小工厂老板就是依靠着超低的人工成本,以及各种低廉的运营成本,这么发家的。

    这并不是说,这些小老板有多大的远见卓识和生意头脑,纯粹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在改开之后,内地大部分的人工工资都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同时爆发出的物资需求又极其庞大。

    高层为了扩大生产供应,提供了各种优惠条件,几乎是白菜价提供各种水电、税收优惠。

    在这种极低的制造成本和庞大的销售需求下,可以说是猪都能赚钱。

    如果陈光耀现在收手,继续守着这个纺纱厂吃老板,那也可以说是小富即安,得享逍遥。

    只不过他前世纵横商海数十载的野心和执念,不允许他现在就停下。

    做生意就是要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一步一步的积累资本,最后利用资本去吞并其他的企业,一点点成长为超级巨无霸。

    ……

    陈光耀坐在办公室里,不声不响的拿着茶缸子喝了一口茶,心里暗暗琢磨着。

    “纺纱厂的生产线现在几乎已经满产,想要扩大生产线就必须招工,还要买新的机器,现在这年头买新的机器,只怕成本不斐,再加上电力这一块也比较麻烦。”

    想到这里,他看了一眼窗外雾霭蒙蒙的小县城。

    “除了纺纱厂之外,县城里的其他三个厂子,我已经去过了两个。一个是蚕种站,一个是机械厂。目前来看,机械厂的产品线都比较成熟,只是周转有点问题,如果能盘下来,那肯定是最好的,只不过……”

    陈光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不由得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他何尝不想把机械厂拿下来,但是看易万峰的精气神,摆明了对机械厂很重视。

    想让易万峰这个老厂长把厂子卖了,只能用一些盘外招,或者再熬几年,等机械厂彻底垮了再说。

    陈光耀略显头疼的按了按太阳穴,他现在也不想使什么手段,但是真要等几年,他又没那个耐心。

    “算了,还是先看看其他两个厂子的状况吧。”

    一念至此,他又开始分析起了蚕种站和水瓶厂的情况。

    蚕种站现在的问题很大,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边缘,站长张泉海也是个搞技术的人,不太会经营管理。

    但是蚕种站本身是具有扶贫性质的东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哪怕经营不善,县里估计也不会让它垮。

    很多地方的蚕种站,一直到2000年过后都还在,只不过到了那会儿,基本上已经都不收蚕茧了。

    相较而言,水瓶厂的情况应该会简单一些。

    暖水瓶这种东西,也就是在八九十年代火一点。

    再过二三十年,家家户户都有饮水机,基本上就不用暖水瓶了。

    想到这里,陈光耀放下茶缸子,径直起身走出办公室,走到了隔壁的办公室敲了敲门。

    现在这个纺纱厂已经是陈光耀在管事了,赵宗清这个老厂长自然只能退位让贤,跟着罗会计挤在财务办公室里办公。

    陈光耀对此看在眼里,却默认了这个情况。

    虽然他现在占了赵宗清的厂长办公室,但是工厂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哪怕他不争,他也必须把姿态放在这里。

    要不然以后下面的人,分不清主次,轻则管理混乱,重则中饱私囊,偷偷吃回扣,这可是大忌。

    所以陈光耀必须极其强势的表明自己的态度,现在他就是厂长,就是真正管事做主的人,赵宗清只能退位让贤。

    随着他敲门走进办公室。

    原本正在闲聊的赵宗清和罗会计也稍微正经了一点,看向他,打了个招呼

    “厂长。”

    “嗯。”

    陈光耀应了一句,说明来意道。

    “老赵,我们县里的水瓶厂,你知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水瓶厂?”

    赵宗清看了看罗会计,随口说道。

    “水瓶厂那边,我们倒是没怎么打过交道。不过他们的厂子也不算小,是个大厂子,以前和机械厂有合作,用那个锡和铝做暖水瓶的壳子,听说产量还不小。罗会计,你和水瓶厂的那个宋会计很熟对吧?”

    “也谈不上多熟悉,就是熟门熟户的,偶尔会走动走动。”

    陈光耀没有理会罗会计这个小老头儿的闲话,直接招呼道。

    “那这样,老赵,你跟我去一趟水瓶厂。”

    “怎么了?”

    “没什么事,就是随便逛逛。”

    “逛逛?”

    赵宗清一脸的无语,这哪有去别人家厂子里闲逛的。

    不过他也不好多问,谁让陈光耀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他这把老骨头不想动弹也得抖一抖。

    他拍了拍衣角,直接就招呼道。

    “行吧,那我就跟着厂长去逛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