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大时代1988 > 第98章 其实问题不大

第98章 其实问题不大

    事态的发展,果然和陈光耀预料得一样。

    林国栋虽然一开口就是一两百万的损失,但是看了陈光耀一眼,又笑着说道。

    “陈厂长,这件事你怎么看?”

    陈光耀淡淡的说道。

    “这年头不缺脑子灵光的人,我们厂里有的时候也会进贼,这都是很正常的事。”

    “正常?我看不太正常吧。”

    林国栋看了一眼办公室里的陈光耀三人。

    “这件事,我已经掌握了确凿的证据,一旦追查下去,后果会很严重。”

    “……”

    陈光耀默不作声的看了一眼林国栋,没有说话。

    林国栋继续说道。

    “我奉劝有关人等,尽快退回贼脏,否则继续追查下去,对谁都不体面。”

    看得出林国栋的态度从一开始就很强硬。

    他说话几乎都是居高临下的威胁和警告,完全没有给陈光耀反驳和辩解的机会。

    这番话说完,林国栋又换了一副面孔,笑道。

    “陈厂长,我听说你们厂规模虽小,但是五脏俱全,用的机器还是东北运过来的大机器。不知道陈厂长能不能借个光,让我们去见识见识?”

    “当然可以,都是兄弟单位,这有什么。”

    虽然上一秒才被劈头盖脸的威胁一番,陈光耀的语气却依旧沉稳淡定。

    一旁的赵宗清和罗会计早就已经阴沉着脸,一副恨不得和林国栋三人打一架的架势。

    唯独陈光耀还稳得住。

    林国栋笑了笑,自顾自的转身道。

    “那就打扰陈厂长一趟了。”

    “没事,这边请。”陈光耀装作没事人一样,跟着林国栋就朝着楼下走去。

    走了没两步,林国栋突然有意无意的试探道。

    “我听说陈厂长现在做生意风生水起,除了自己有能力之外,背后也有贵人相助,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陈光耀在心里斟酌了一下。

    其实这种时候把徐南山这个老丈人的名头摆出来是最好的。

    这就跟做生意要派头一样,出门在外谈生意,起手一辆奔驰宝马就是门面。

    毕竟开一辆桑塔拉,你要替车说话,开一辆奔驰,那就是奔驰替你说话了。

    面子,有时候就是这么用的。

    以前陈光耀也很喜欢拿着老丈人的名头,到处狐假虎威。

    不过这一次,他并没有把徐南山摆出来。

    这个林国栋毕竟也来头不小,他既然能接手市棉纺厂这个国营大厂,本身的背景肯定也不简单。

    在弄清楚他的来历之前,陈光耀不想轻易把徐南山给牵扯进来。

    毕竟关系这种东西,用得好,那就是往脸上贴金,用得不好,那就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徐南山毕竟是他的老丈人,他也不想给自己这老丈人找不愉快。

    想到这里,陈光耀打了个哈哈,说道。

    “林厂长说笑了,我要是真的有贵人相助,哪至于在这个小县城里折腾,最起码也应该去市里闯一闯才对。”

    “是吗?”

    林国栋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

    不过聪明人做事,很多话自然也不用说得那么明白。

    林国栋其实一开始问这件事,摆明了就是已经知道了陈光耀背后有人。

    但是陈光耀既然不说,林国栋便也不再多问,只是下了楼,朝着纺纱车间走去。

    纺纱厂的车间噪音很大,隔着墙,甚至还没走进去就听见轰隆轰隆的机器响声。

    林国栋听到这些机器的响声,点了点头,赞道。

    “陈厂长,你们这个厂不简单啊。小庙住大神,难怪一个月的产值能做到五六万。”

    “……市棉纺厂现在的产值能做到多少?”

    “市棉纺厂?那边的话,一个月差不多能做到五六十万左右。”

    “五六十万?”

    陈光耀暗暗挑眉,这个产量虽然夸张,却并没有超出他的预期。

    他之前去顾明新的星星玻璃厂,推测的产值就差不多是一百万左右。

    棉纺织行业本身是薄利多销,在利润这一块要比玻璃制品低一些,所以陈光耀在心里预估的产值就是五六十万左右。

    五六十万差不多就是纺纱厂十倍的利润。

    由此可见,市棉纺厂的确是烂船还有三两钉,确实也不简单。

    林国栋在车间外简单的看了一眼。

    虽然说是要去参观车间,但他却并没有走进去,反倒是突然说道。

    “陈厂长,我们刚才聊的棉花的事,你有什么看法吗?”

    陈光耀沉默了片刻,说道,“你们要钱还是要货?”

    林国栋回头看了陈光耀,没想到他竟然这么直接。

    不过这样也好,省得他还要装腔作势。

    林国栋索性也不再旁敲侧击,直接说道。

    “好,陈厂长果然爽快,其实这件事我也挺为难的。不过现在我也不说这些了,一千吨棉花,年前到位,大家皆大欢喜。”

    “可以。”陈光耀点了点头。

    这件事,本来也不需要玩什么把戏,大家都对这件事心知肚明。

    只不过从林国栋的角度来说,这年头倒买倒卖的事情太多,如果货运中转站那边咬死不承认,那他也没办法证明陈光耀就是从货运站拿了棉纺厂的货。

    哪怕是找到了证据,陈光耀也可以说自己不知情。

    最重要的是,看林国栋的意思,他现在只是想要棉花。

    看样子,应该是他们内部查账或者是现在要重新生产,急需这部分原料库存。

    所以他这次特意过来,就是为了确保这批原料可以及时到账。

    如果时间拖得太长,反倒没意义了。

    双方达成了默契,接下来的事自然也就简单了。

    林国栋在厂里转了一圈,客套一句道。

    “行,这厂子不错,陈厂长的确是年轻有为,能把这座工厂管理得井井有条。”

    陈光耀顺口来了一句。

    “既然林厂长这么看得起,那干脆我把这个厂子卖给你?”

    “卖给我?真的假的?”

    “真的,只要林厂长有这个意愿,我们可以详谈。”

    林国栋笑了笑,说道。

    “陈厂长,你这就是欺负我不懂行了。这年头的小厂房看似不错,但是未来的大趋势,始终是大厂吞并小厂,同行业的竞争会相当激烈。现在内地的经济发展得这么快,最多两年时间,你这个纺纱厂就会扛不住。除非你的报价低于五十万,否则我是不会考虑的。”

    林国栋的这番话,可谓是锋芒尽显。

    显然他也是一只老狐狸。

    陈光耀也跟着笑了一下。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又何必谈什么聊斋。

    市棉纺厂的危机,算是暂时告一段落。

    倒卖原料这种事,在八九十年代,实在是太普遍了。

    林国栋现在急着要棉花,根本没时间和陈光耀磨叽。

    不过这样也好,算是让陈光耀逃过一劫。

    老话说得好,民不与官斗。

    做生意这么多年,陈光耀其实挺怕这种事的。

    送走了林国栋一行人,陈光耀回到了财务办公室。

    赵宗清赶紧问道。

    “厂长,他们是怎么说的?真要我们赔一百六十万?”

    陈光耀摇了摇头,淡淡的说道。

    “不至于,就是一千吨棉花而已。”

    赵宗清和罗会计闻言,明显是松了一口气。

    “还好还好,这一千吨棉花和我们真正进货的数量也差不多。”

    “厂长,那他们的意思是让我们买棉花,再还给他们?”

    “对。”陈光耀点了点头。

    赵宗清说道,“那我们要不要现在去联系魏大姐?让她帮忙采购棉花。”

    “她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哪有心思管我们的事?”

    陈光耀无奈的摇了摇头,不过转念一想还是说道。

    “打个电话给她也行,能帮一点算一点。我们自己这边也要想办法。市里的棉花市场估计是收不到货了,我想办法去一趟省里,尽快把这件事处理好。”

    “厂长,需不需要我们跟着去?”

    “不用了,我来想办法就行了。”

    陈光耀摆了摆手。

    这两个小老头儿加起来都一百多岁了,带出去跑上跑下的,可别把他们给累着了。

    陈光耀心里也无奈,不过眼下确实是没什么可用的人,他只能自己顶上了。

    ……

    谈好了市棉纺厂查账的事,陈光耀趁着时间还早,特意去了一趟蚕种站,看了一下养猪场的情况。

    仅仅过去一个月不到,这里已经逐渐形成规模。

    隔着老远,陈光耀就看到蚕种站门口,几个工人正在把小猪仔装上车。

    还有十几个附近的村民,正走进蚕种站,看样子是打算咨询养猪的事。

    陈光耀简单的看了一眼,目光在那辆蚕种站的小货车上停留了片刻。

    那辆小货车也算是饱经风霜了,不仅挡风玻璃开裂,保险杠也不见了,陈光耀都担心这老伙计会不会直接散架了。

    正当陈光耀站在蚕种站门口,看着那辆小货车装车的时候,张泉海正好也赶着一批猪仔走出来。

    他一看到陈光耀,便招手道。

    “陈厂长!”

    陈光耀回过神来,走过去打了个招呼,随口说道。

    “泉海,你们那车怕是用了一二十年了吧?”

    “你说那辆小货车?”

    “对,看着破破烂烂的,怕是有些年头了。”

    张泉海拿着脖子上挂着的抹布,抹了一把额头上的热汗,说道。

    “我记得是73年的车了,确实挺久了。不过分配给我们蚕种站使用,好像是80年的事。其实我们也没用几年,满打满算也就十年不到。”

    “十年?那也挺久的。”

    “厂长的意思是,想帮我们买辆新货车?”

    陈光耀没有瞒着,点了点头说道。

    “买一辆倒是可以。”

    “买车的话,那可不是一笔小钱。现在的小货车最起码都是几十万,如果有渠道的话,可以去找部队上退下来的车,那种车会便宜很多。我们蚕种站的这辆车就是县里申请分配下来的,没花钱。”

    陈光耀听到这话,稍微迟疑了一下。

    说实话,这八九十年代买车,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动不动就是几十万。

    而且车这东西和手机一样,更新换代很快,根本用不了几年就过时了。

    不过陈光耀现在也是考虑到具体的情况。

    现在蚕种站的生意这么好,全靠着蚕种站以前的小货车来运送小猪仔。

    如果车半路抛锚,那这些小猪仔半路上被冻死饿死,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除此之外,现在养猪场的规模越来越大,猪仔的周转需求也越来越大。

    现在是冬天还好,到了夏天,猪一多起来,如果不能及时把猪仔送出去,养猪场里积压的猪崽儿太多,说不定会有大麻烦。

    想到这里,陈光耀皱了皱眉头,还是打算想办法去搞一辆小货车。

    不过在这之前,他还是习惯性的问了两句。

    “现在猪仔的情况怎么样?”

    “都还可以,自从上次用布把窗户封住之后,猪圈里的猪明显好多了。现在养猪场的建设也在顺利推进,到过年的时候,应该就可以修好了。”

    陈光耀点了点头,继续问道。

    “猪仔的批发情况怎么样?”

    “上个月加上这个月,大概送出去三千多只,附近的乡镇基本已经饱和了,平均每个农户至少都养了两只猪。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我觉得批发这一块,是不是可以放慢一点?”

    “放慢?”

    按照陈光耀以前的习惯,他估计会直接拍板,让张泉海继续批量的把猪仔分发出去。

    不过之前被市棉纺厂查账,陈光耀算是栽了个跟头,也跟着警醒了起来。

    “为什么要放慢?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张泉海解释道。

    “现在农村养猪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蚕种站以前发蚕种的时候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刚开始的时候农民很热情也很积极,我们就发了很多蚕种。一开始养殖过程很顺利,但是养到一半,经常是一个村一个村的蚕都全部饿死。”

    “全部饿死?为什么?”

    “没有桑叶吃了啊,一开始蚕小的时候还吃得少,后来蚕越养越大,桑叶一下子就供应不上了,最后只能全部都饿死。我们现在分发猪仔也是一样的状况,小的时候看不出来,但是猪越长越大,需要的饲料也会成倍的增加。每个村子只有那么大的粮食产量,全都给猪吃了,那人怎么办?”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