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资本积累

    “但是,想要不解析大脑还要对大脑操作,除了交给AI也没有其他办法了吧?”小胖满脸疑惑,“反正我是想不出来。”

    “那么有没有可能一步步来呢?大脑是分区的,我们一个个部分来,一次上传一小部分,并且使主体和被上传部分保持连通。”白晓黑拿出一块橡皮,抠下一块举起展示。

    “哎哎哎?这不就是那个经典问题忒修斯之船嘛,一艘船零件全换了还是原来的船吗?那个。”屏幕上的小萝莉头顶冒出大大的问号。

    特修斯之船亦称为忒修斯悖论,是一种同一性的悖论。假定某物体的构成要素被置换后,但它依旧是原来的物体吗?

    “正因为那个问题所以这个提议其实是有可行性的。”老大忽然意识到,他看向白晓黑:“我来问你几个问题,你是学生物的,你来回答就好。”

    “第一个问题:人体细胞一生更换几次?”

    “大概六七年一次,以人类目前寿命77岁来算,至少会更新十一次,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那么的确有可能。第二个问题:一个脑细胞本身复杂吗?”

    “如果想完全解析应该很复杂,但也能做到,毕竟人类基因组都解析完成了。如果只是模拟输入输出,应该不会很复杂,最起码比聊天机器人简单。”

    “第三个问题:目前人类有技术能操作的脑组织最小单位是什么?”

    “单个脑细胞啊,教授的实验就是分隔细胞,用纳米机器人就可以简单做到。”

    “那就很有可能是可行的!”老大激动的站起,把右手锤在左手手掌上,“我们用纳米机器人架设在单个脑细胞周围,收集传输信号并用神经网络模拟单个脑细胞,然后自己培养细胞或者拿什么东西替换掉那个脑细胞,等到全部脑细胞被替换就可以了。”

    “但忒修斯之船有个论点是量变引起质变,如何保证上传的还是我们本身?”白晓黑提出了一个很有哲学思考的问题。

    “我们与忒修斯之船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全程保留意识。”老大一脸激动,“所以这个想法很可能是可行的!”

    众人在思索后纷纷表示同意。其中也包括了听的一头雾水的林璇和不懂装懂的邓小玲。

    老大看众人都差不多理解了,开始总结,“现在,我们解决了如何保证上传的是我们本身,也绕过了解析大脑这两件最困难的事,剩下的都是有可能性的技术问题了。”

    “首先,也是必然的,是算力问题。尽量想办法搞到属于我们自己的计算机。”

    白晓黑拿起笔记开始记下。

    “其次,纳米机器人的设计和量产,这要去咨询钟教授。”

    “然后是脑细胞信号传递的数据模型...”

    屏幕上的小萝莉忽然开口:“如果你们要码代码,为什么不求助于神奇的人工智能呢?”邓小玲居然真能听懂!

    这个提议也被白晓黑记下。

    老大接着讲道,“还有能源和实验室。”

    “资本方面就交给刘铮和林璇了,最好能把义肢设计出来,有什么技术问题可以问任宝华。”老大拍了拍小胖的肩膀:“你没问题吧?”

    “没问题,加上教授的研究成果,难度不就是设计一个机械臂嘛。”

    “那么散会,白晓黑跟我去找教授论证。”

    白晓黑与老大穿戴整齐,前往研究所。

    “你等等!”正在收拾电脑的小胖被叫住了,“你,给本大小姐介绍一下你们四个,知道什么都说出来!你应该知道该怎么做。”

    小胖犹豫许久,被迫服从于邓小玲的淫威之下。于是,四人中出现了一个内鬼。

    秋风已逐渐转凉,血红的夕阳下,二人的影子被余晖不断拉长,最后被其他阴影吞没。

    秋风划过枯叶,发出沙沙的声音,二人并肩而行,思绪乘着微风飘向远方。

    “有什么问题就问吧...”老大开口说道。

    “你当时有个问题没问。”白晓黑肯定的回答,“你还应该问,一个人的脑细胞有多少。”

    “大概一百四十亿吧。每个细胞都相当于一台大型计算机,即使目前最强的超级计算机,也就能算十万多个吧。”

    “你都知道?”

    “是啊,我都知道。”

    “那你想怎么办?”白晓黑停下来脚本。

    老大也停下脚步,转身面向白晓黑,认真的说:“把目光投向未来,期待真正的量子计算机问世。”

    “你就那么肯定,量子计算机会于十年内问世?”白晓黑持怀疑态度。

    “因为国际局势。人工智能问世必会被运用于战争,资本与国家都会同意,毕竟这样会减少牺牲。但无论以何种理由,这都会引起新一轮军备竞赛,这次的竞赛核心内容就是算力。”

    “因为算力是人工智能的基础?”

    “对,而我们需要一个契机,搭上时代的便车。就这几年,一定会有某件事件发生,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准备,抓住机会。”

    “你有什么猜想吗?”

    “也许是人工智能应用到某个领域,也许是局部战争,也许是某个研究成果问世,也许是太空开发...”

    “所以除了那个意识上传,其他的布局都是在为资本积累做准备?”

    老大点了点头。

    二人来到办公室门前,今天的门开着,程海涛靠在门上,钟教授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出门。

    “你们应该还没吃饭吧,我和老程正准备出去吃,你们也一起吧,有什么事吃饭聊。”教授披上衣服走出办公室,回手关门。

    在路上程教问二人:“怎么样?我那个徒弟不错吧。”

    然后他又和二人聊了许多。

    白晓黑才知道,程教其实也没见过邓小玲,只是之前一时兴起与她接触,结果差点被干碎了。

    能收她为徒还是因为他找人查到了邓小玲的名字住址,而且程海涛由于以前工作原因,能接触到的更多,才有东西可教。

    教授带几人来到一家苍蝇馆,“这就是我和老程平常来的,便宜量大味道也不错,今天这顿就算我请,你们小孩看着点。”

    四人找地方坐下,小馆虽不美观但是整洁,墙上贴纸菜单。

    老板走出来,乐呵呵的问:“呦,四位,钟大科学家,这两位是你俩的孩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