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网游竞技 > 重生后我掌握了CSGO之神系统 > 第7章 不曾想过的道路

第7章 不曾想过的道路

    李友亮今天特地洗了个头,出门一身西装革履,整个人精神抖擞,看上去年轻了好几岁。

    实际上,他今年已经36岁快到不惑之年了。但他做梦都不曾想到的是,有一天自己会成为母校的CSGO校队教练,同时还担任一名教学CSGO的老师。

    从家里开车赶到中海人民大学的时候,时间尚早,刚下车不久他接到了龚校长的电话。

    不一会儿,他和一名白发苍颜的老人便结伴漫步于中海人大的校园中。

    一路上,李友亮东张西望,记忆中的大学的样子早已不复存在,几乎所有建筑物全部都被翻新了一遍。

    新的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食堂,连旧操场都扩建了,原本长满荒草的地方,已经彻底修整,铺上了明暗相间的绿色人工草皮,变成了一个标准规格的足球场,四周被400米红色塑胶跑道包围着。

    恍惚间,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大操场不远处一幢漂亮的场馆上,久久不舍得挪开。

    整个建筑外观形似几个贝壳层层叠峦十分前卫新颖,玻璃幕墙和粉刷的白色墙体在阳光的折射下,光彩夺目。场馆的外墙正中间,悬挂着巨大的中海人大学校LOGO,底下配备着发光大字:中海人民大学电竞中心。

    李友亮感慨道:“这么漂亮的电竞楼,我上学那会,想都不敢想有一天它会出现在高校校园里。”

    “大前年国家开始推行校园电竞文化建设的那会,咱们学校就立项开始建了,去年刚竣工,我们专门请的国际知名建筑师设计,现在看来确实有门道,成品比创意图还漂亮,新建的就这点好,里面的硬件设施没的说。”

    一旁的老校长龚守贺听到后,随后伸出手指了指场馆另一边的通道自豪地介绍到:

    “未来学校电竞比赛都在馆里办,可足足容纳5000观众。里面还配备了供电竞队员使用的训练场地。对了,电竞组办公室也都在一起,有一间就是给你留的教练办公室。”

    李友亮郑重地点了点头:“走校园电竞的路是对的,这样才能扩充电竞人才的上升通道,对整个行业生态都有帮助。这离不开各大高校响应号召的决心,母校这次是超常发挥了。”

    龚守贺哈哈笑道:“你小子现在说话倒是越来越官方了。真没想到当初被大家称作网瘾少年的人,如今混的人模狗样回来了,都担心学校这小庙屈才了。”

    李友亮赶忙摆了摆手:“您可别抬举我了,上学那会我喊您龚老师,现在都要叫一声龚校长了。”

    “大二那会,我想出去打CS职业,大家都说我疯了。家里听说我要搞电竞直接断了我生活费逼我放弃,还是您帮忙买的车票送我去外省打比赛,最后拿了冠军我才能成功说服家里人正式走上了职业道路。”

    “就凭这份恩情,我哪能有什么怨言。”

    “真不后悔?”龚校长笑道。

    “真不后悔,其实我回国前就改了主意,不打算去当职业队教练了。去国外充电的3年,我发现CNCS缺的从来就不是天赋,而是战术思想和青训理念。”

    龚校长点了点头,虽然他不是CS职业圈的人,但多多少少也听说过国内大环境不重视青训,战队老板急于求成喜欢一锤子买卖,不愿花时间培养新人。

    明眼人都知道,这对CS长期发展有害无利,但根源性风气不是一时半会能改变的。

    李友亮叹了口气接着道:“发展校园CS正是个契机,学校更适合我发挥,在接受度较高的校园环境里去潜移默化地转变大家思想,给CNCS的未来种下一颗种子,等破土发芽的时候,终将会实现弯道超车。”

    龚守贺沉默了会道:“这次请你来,本意只是让你帮忙捡起中海人大CSGO强校的牌子。国家对电竞越来越重视,老对手清光大学已有垄断各类电竞高校奖项的趋势,我们不能掉队,得在‘地球杯’上重新证明自己。”

    “没想到,你小子的目标和志向更加伟大,显得我这糟老头格局小了。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呐,想想从你离开学校到现在,已经18年了吧。”

    李友亮不禁唏嘘:“是啊,18年了呢,我这批最早的电竞人都快被遗忘了吧。”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18年的光阴足够让一个婴儿从牙牙学语到长大成人,但同时也能让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变成感叹岁月催人老的油腻大叔。

    曾经的李友亮还只是个单纯喜欢打CS的普通大学生,因为天赋很好加上机缘巧合下,他踏上了职业道路并为CNCS带来了第一座CS1.6世界冠军。

    功成身退后他做过分析师,赛事解说,CS专栏特约撰稿人,最后成为了一名职业教练,他把整个青春都献给了CS,无论身份如何转变,他都没有离开过CS。

    在他打职业的那个年代,电竞在国内甚至都不能称之为电竞,被主流观念讽刺为“网吧混混的聚会”,“非主流杀马特的狂欢”。

    投身电竞行业的人更是被家长批评成“垮掉的一代”,“我家小孩搞这个打断他的腿,不务正业的逆子!”,“没本事的人才玩游戏,有本事的都是去当公务员,老师和医生。”

    可风起于青萍之末,哪曾想就在这10几年间,电竞在“非主流”的夹缝中硬是顶着主流世界的奚落、嘲讽、批评成长起来,成为挡也挡不住的一股潮流。

    身为最早的一批电竞人,李友亮理所当然地享受到了电竞发展带来的红利。

    CS给他带来了可观的财富,CS圈老大哥的地位。但他却从没忘本,无论何时,何种身份的他一直都想着为CNCS做点什么。

    其中最放不下的就是CNCS的成绩。

    他过去亲自和曾经的队友们引领了CS1.6的巅峰,在退役后亲眼看着CNCS因为各类其它游戏的冲击,在本该补充新鲜血液的黄金时期,出现了5年断档,从此便走向衰落一蹶不振。

    直到如今的大电竞时代的开启,CSGO才得以重新步入正轨。可惜国内CSGO项目起步太晚,2016年才正式成立了国内职业联赛,这比欧美整整晚了3年。

    但建设CSGO强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绝大多数投资人太心急,加之一些有关部门参与过度导致整体发展混乱,属于不懂行的人指挥懂行的典型后果,最终造成了要么不搞,一搞就大搞乱搞的局面。

    光投了大笔钱,却没有花在刀刃上,CNCS成绩可想而知。

    最好的一次还是今年的ICG打进了Major正赛,可是圈内人都知道,这个成绩和ICG老板投入成本完全不成正比,这些钱换成去欧洲发展,完全可以去收购任意一个豪门了。

    在李友亮担任某只国内职业队主教练期间,他就发现,每次和国外队伍打比赛冥冥之中总是会差一口气,陷入了虽败犹荣的怪圈。

    比如某个赛事的小组赛开局即使爆冷赢了,但往后就高开低走,队伍粉丝还没高兴多久,发现他们就可以准备买回家的飞机票了。

    中国队伍仿佛一夜之间被研究透了,明明面对的是之前击败过一次的队伍,再次交手却从从开局便丢盔弃甲,溃不成军,从赛初展现的黑马之姿变成了经验宝宝。

    他3年前不惜辞职出国去了瑞典,就是为了研究这口气到底差在哪里。

    秉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李友亮自降身份成为了瑞典豪门电竞俱乐部Fnatic旗下CSGO分部的助理教练。

    经过2年半的交流学习,对欧洲CSGO理念和革新深入了解后,他认识到那些觉得CNCS的队伍小组赛爆冷赢几次欧美豪门就是在进步的体现简直是是无稽之谈。

    那只是总比分表面上过得去罢了,里面的门道差了十万八千里。

    欧美队伍战术设计,团队配合,运营沟通交流,以及细节的把控对目前的中国队伍而言就是降维打击。

    恰恰是这些除了瞄准水平之外的东西才大大提高了对局容错率。

    可能那些队伍会因为一时状态不好,撞上对面枪法爆种的野路子,乱棍打死老师傅爆个冷门。

    一旦欧美队伍经过调整后,枪感逐渐恢复,适应了对手的三板斧,那顷刻局势逆转。

    他们轻而易举就能完成复仇,并让对手再也没有翻盘的希望。

    这就解释了CNCS队伍所谓的差一口气的原因。

    CNCS想要大力发展,根源上要解决的问题就是2点,战术思想的普及和青训。

    欧美队伍已经发展出了底蕴,他们经过一代代改良研究出了最适合的打法。

    但国内职业队伍还在原始阶段,只是在进行拙劣地模仿,没有花心思去传承改进变成适合自己的东西。

    战术,传承全方位落后,那就得一直挨打。

    目前职业圈大多数队伍的习惯,打法已经定型,除了花大价钱变阵很难再去改变了。

    李友亮便觉得,再回去当职业教练也救不了CNCS,而投身校园去影响新一代的年轻人才是真正的出路。

    提高战术素养,挖掘新人,培养人才,慢慢渗透改变大环境。

    这才是适合CNCS进步的土壤。

    早在回国前夕李友亮就已经拒绝了很多国内职业队伍的邀约,他本就打算去高校应聘当校队教练,龚校长恰到时机的电话邀约属于是浪漫的“双向奔赴”了。

    自己的母校,加上曾经恩师的邀请,双重Buff下,李友亮当然没有理由拒绝。

    除了基本的待遇,唯一额外的要求就是让自己可以凭教师身份开设一门战术分析课面向大众学生,学校很快同意了。

    只是因为之前中海人大没有类似的课程,教务处综合考虑下,就只先开了一个班试点。

    因此预设班级容量名额不多,但包括李友亮在内谁都没想到这门课报名会如此火爆。

    所以不怪学生们会抱怨,好在学校已经积极推动在下学期去增加班次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不知不觉间,李友亮二人已经转悠到了教学楼,恰好时间快到了——李友亮第一堂课就要开始了。

    临别前,龚校长对李友亮说道:“逛下来一圈的感觉怎么样。上一次签约大家太匆忙,你都没好好看过这里吧,以后可要在这呆好多年了。”

    李友亮道:“很不错,看到学校环境在不断变好,心情都会愉悦很多。时间不早了,不能让学生等,我就先上楼了校长。”

    “那我也放心了,回头见,培育CSGO未来的任务就交给你了。”龚守贺挥了挥手。

    “我会全力以赴的。”李友亮认真地点了点头。

    说罢,李友亮踩着黑色皮鞋,腾腾腾地跑上了楼……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