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乡村最强打工人 > 第十八章 扫墓

第十八章 扫墓

    李河的意思很清楚,那就是我绝对不会违反竞业协议,所以你放心,我问这个绝对不会影响到公司。

    “没想到你居然会回老家去了,想起来我们共事也很长时间了,还以为都会在公司干到退休呢。”

    李河虽然不知道陈锐这句话中有多少是真心的,不过听起来确实很像是他内心的独白,或许他真的想和自己在公司干到退休,又或许是羡慕自己离开公司后选择的自由生活。

    “师傅这话说得,以后你放假有空可以来我这的,我开了一个农庄,在老家这里,你来就给你包吃喝。”

    陈锐发了一个笑脸,然后推荐了一个人,他告诉李河这个是负责新媒体业务的,不懂的可以问他,李河表示了感谢。

    李河添加后并不认识对方,可对方却认识自己,李河还以为是师傅说的,没想到对方是说再公司俱乐部活动狼人杀中认识李河的,李河的逻辑思维辩解能力让他印象深刻。

    陈锐估计有跟他说过李河的需求,他也知道李河并不是用于商业竞争,耐心的跟李河进行了一些基础知识讲解,对此李河表示感谢。

    随后李河注册了一个直播账号,然后去网上购买了一些僵尸粉还有花钱在平台买了一些人气,简单的设备,只有一台手机和一个云台支棱着就开播了。

    第一次开播的李河有些紧张,虽然练习过很多次了,但是真直播时说话还是不利索,第一场直播下来活跃的人数只有个位数是真实观众,它给自己取名为乡村农庄老李,虽然人数很少,但是下播后李河却有一丝的兴奋。

    明天就是清明,李河五年没有回来了,以前清明他都是在宿舍烧几柱香算是祭奠,那时候的他还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因此他选择了逃避。

    李河回想着小时候跟父亲去扫墓时需要带的东西,农村不流行带烤乳猪,都是带烧鸡。

    李河买了一些鞭炮,元宝蜡烛香,还有一瓶烧酒。

    清明当天大姑跟大姑父两人一大早就来了,手里大包小包,摩托车后备箱也带了一大堆东西,因为他们那边的祭祖时间是在春分,所以每年清明扫墓大姑都会来,二姑则是家里也是清明扫墓,所以没空回来。

    大姑看着院子里李河昨天买的活鸡,李河原本是打算让小慧姐帮自己杀了做扫墓用的烧鸡,大姑二话不说就让大姑父去烧水。。

    大姑跟大姑父两人进门后李河还想让他们坐一下,但是他们进屋后就开始忙活,李河根本插不上话。

    李河把鞭炮一个个撕开一个口子取出引线,然后拿碗将大姑带来扫墓用的艾叶糍粑倒入碗中,烧酒也去掉外衣拧开盖子,确保可以正常打开后再拧紧。

    一个多小时忙活完后,大姑用篮子装好扫墓用的,然后说道:“河仔,待会扫墓你就提这些上去,你大姑父会跟你一块上山。先去祠堂放一串鞭炮。”

    这种是他们当地的习俗,扫墓之前需要在祠堂开道,老人说这样是通知死去的人准备接收元宝蜡烛香。

    整理好扫墓用的物品李河换上旧衣服穿上长筒水鞋就跟大姑父上山了。

    墓地是建在后山,这块地方是一个盆地,新寨村就坐落在盆地之中,除了新寨村还有七八个村落坐落于此。两侧的山靠小溪的叫背虎山,而靠近国道的叫做紫金山,因为这里是七八个村落几千户人家有人去世后的墓地。

    来到紫金山李河发现变化巨大,以前这里一整年没人打理上山的路都是各种灌木杂草,尤其是到了清明时节下着毛毛细雨,翠绿的枝叶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很容易将你暴露在外的皮肤表层割裂出一道伤痕,至于衣服,随缘被刺钩穿钩烂,所以上山之前都必须穿一些不怕脏不怕烂的旧衣服,还有穿长袖的衣裤。

    但是现在的紫金山已经铺建好了水泥路,上山的路干干净净,再也没有泥泞的黄土小道了。

    走在前面的大姑父带的路让李河有些疑惑,这不是去爸妈的墓地,也不是爷爷奶奶他们的啊,李河刚想问,大姑父说道:“你几年没回来,那时候你们村要求统一迁墓,紫金山要重新布局,把乱埋乱葬的现象解决掉,自家的墓公家出钱,全部迁在一起,然后铺上水泥路,现在扫墓不用担心路滑摔一身泥了。”

    看着紫金山现在整齐的墓碑,比起以前实在好太多了,以前扫墓不小心从谁家的坟头走过也太正常不过了,都是在山上随意挖坑然后立碑就埋了。

    来到墓地前,整整一排,除了父母的还有爷爷奶奶的,其他的李河都叫不出名字,至于辈分李河从小到大他一直都喊他们太公太姥姥这些,至于具体的辈分李河还真不知道。

    使用锄头将墓地周围的一些杂草除干净,虽然都铺盖了水泥,但是一些缝隙处经过一年的无人打扰还是有不少杂草冒出的。

    此时虽然天气阴沉,但还好的是没有下雨,摆好祭品,把烧好的香分别插在坟头前,摆好爆竹,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整座山都弥漫着白雾和火药粉的味道。

    “这么多年了,又看到你来扫墓了。”

    李福清他们家现在才来扫墓,后面跟着的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李河正是他的孩子。

    “那现在回来了,在家乡发展,这么多年了,也该是时候回来扫墓了。”

    李福清递过一根香烟,李河结果点着,两人抽了起来。江育民则是将祭品重新收拾好,留下元宝蜡烛香。

    “我先回去了。”

    李河接过大姑父收拾好的祭品跟李福清打了一声招呼就回去了。

    大姑带了不少东西来,等李河他们拜山回来午饭也准备得七七八八了。

    看着屋内热腾腾的饭菜,李河感慨万千,以前家里逢年过节都会是这番热闹的景象,如今已成了回忆。

    吃完饭大姑原本打算洗完碗筷再回去,李河制止了,因为这点事情他还是可以自己做的。

    大姑和大姑父离开之时还不忘提醒李河有空一定要去他们家走动走动,李河也答应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