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苟活一天是一天 > 第四十二章 朝堂风云一

第四十二章 朝堂风云一

    就在关于柳祥白的事闹得满天飞的时候,柳玉园迅速联合王家展开报复,无论是打击朱家名下的各种产业,还是对朱乃武的各种刺杀,都是层出不穷,当然朱家这边早有准备,也展开了一系列的反制。

    就在越城郡这边都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京城这边也是风起云涌。

    这一天,京城皇城之中,金銮殿上大乾王朝皇帝唐基身着一身金黄色的衮龙袍,头戴紫金冠,正一脸威仪的坐在龙榻之上,下方文武众臣分列两侧,文臣居左,武臣居右,左侧当朝丞相林家栋站在首位,林家栋大约六十岁年纪,须发皆白,但长期身居庙堂,养出一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沉稳气息,其后便是各部尚书分别是吏部尚书王彻、兵部尚书朱潜龙、户部尚书杜若文、礼部尚书刘知静、刑部尚书刘德望以及工部尚书郝守度,以后是各部的以下官员。右侧虽是武官行列,但是居首并不是镇国大将军任连城,因为任将军无皇上特殊旨意不会参加朝会,此时站着的是身着一身黑色四爪龙袍的当朝太子唐高盛,二皇子唐高遂,三皇子唐高志,四皇子唐高旭,之后在是各位暂时闲赋在京的武将。

    唐基坐在龙椅上看到太子与三位皇子全来了,倒是有点意外,毕竟平时他们很少来的这么全,又想到近期听到的风言风语,便眉头皱了起来,当太监用尖锐的嗓音喊出那句“有事上奏,无事散班”,这次朝堂争斗正式拉开序幕。

    果然,话音刚落,文臣一列便走出一人,对着上首拱手道“臣王大有,有事启奏”坐在龙椅上的唐基见是御史院的御史王大有眉头瞬间皱得更厉害了,但还是威严开口道“王御史,何事启奏?”

    王大有得到回应后,依旧低首,说道“臣弹劾兵部尚书朱潜龙与太子殿下私相勾结,近日微臣得到密报,说太子殿下手中有朱潜龙朱大人的把柄,以此拿捏朱大人为太子办事,请皇上明察”

    “你可有证据?”唐基的声音在上面传来。

    “微臣暂无实据,但此时陛下问过朱大人便知”王大有回复道

    唐基顿时怒道“你可知道,没有证据,就诬陷太子与兵部勾结,该当何罪?”朝中各人站队,唐基作为皇帝岂会不知,但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公开把此事说到明面上,当朝太子,一国储君,其实能说弹劾就弹劾的。

    王大有依然不卑不亢说道“回陛下,臣作为御史本就是为陛下提出建议,若是发现这样的事,哪怕是传言,微臣也必须面禀陛下,希望陛下明鉴”话落瞬间,又有好几名官员走出队列,向皇上行礼,表示赞同王大有的说法。

    “陛下,我等御史也是为陛下,为国家着想,请陛下明鉴”

    “请陛下明鉴”·······

    唐基瞅了一眼下方站出的众人,又暗自观察了下分列两侧的各皇子文武,发现他们都如老僧入定,归然不动,便缓缓开口道“行了,此事朕自会派人详查的,你们暂且退下吧”

    众御史还想说什么,但见皇上脸色难看,纷纷告罪退回队伍。就在唐基认为此事就此完结之时,只见吏部尚书王彻站了出来,自古帝王最忌讳的就是兄弟相残,王彻是二皇子的人,已经这么迫不及待了吗?唐基暗自瞥了唐高遂一眼,倍感失望。

    王彻站出后,拱手说道“陛下,微臣有事启奏陛下”

    唐基虽然不悦,但还是说道“爱卿,有何事就直说吧”

    王彻立即说道“是,陛下,微臣以为,既然现在京中流言四起,若不及时控制,恐怕对太子殿下与朱大人极为不利,今日朝堂之上,何不请太子殿下与朱大人解释清楚,及时终止流言,也免得众人胡乱猜疑,也能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唐基听完后,良久无言,暗暗观察了一下,只见太子此时身形微微颤抖,唐基更是恼怒,真是个不中用的废物,连几个朝臣都对付不了,以后怎么统御天下,就在唐基准备开口时,只见朱潜龙大步走出,跪拜于大殿之上,泣声道“微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