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新楚 > 第二百二十四章 具装甲骑

第二百二十四章 具装甲骑

    “孙子兵法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臣也无法断定秦军会从哪里出兵,但臣知道他们的出兵地点一定是根据当时的形势选择的。”孙膑说道。

    熊槐闻言笑问,“因势利导,伯灵是想利用形势诱使秦军从对我军有利的地方出兵?”

    “正是!”孙膑顿了顿,“其实,秦军不出兵方为上策。”

    众人都沉默了,能阻碍秦军出兵的无非两点:外敌与内乱。义渠不可能耽搁秦军太长时间的,还有什么办法能阻止秦军出兵?

    “臣有个想法,或许可以逼迫秦军借道韩国,与魏联军。”田忌说道。

    “哦?子期快讲!”

    “离石要塞!”

    去年秦军取得魏上郡后,联合齐、魏、韩攻赵,攻战了赵国西境最重要的要塞,离石要塞。没了离石要塞,秦军随时可以经上郡出兵攻击赵国,一日不夺回离石要塞,赵国西境一日不得安稳。

    “好谋划!”昭阳拍手叫好,“赵人只要屯兵离石要塞之外,作出要进攻要塞的姿态,秦军必然要作增兵之准备,不能全力联魏攻我,一旦离石要塞危急,攻我之秦军亦可北上救援。”

    “若是秦军看穿了我们的谋划呢?”熊槐问道,孙膑一句‘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把熊槐整得不自信了,在他心底总是担心司马错等秦将会反其道而行,打楚军一个措手不及。

    “那就要看赵国是否有撼动秦国的实力了。”孙膑说道,他这也算是认同田忌的谋划。

    要看昭阳、孙膑都同意了田忌的谋划,熊槐便将注意力转移到赵国上来,“赵国……”

    景华看出了熊槐眼中的担忧,说道:“大王,臣会告知族兄,广布斥候,防止秦军出兵武关!”

    “大王,还可以给秦军一个我大军即将增援丹阳的假象!一旦发现秦国有调兵迹象,便调大军先行前往丹阳,之后再暗中转移到距离襄城不远的城父埋伏起来,一旦秦魏联军对襄城发起进攻,可出其不意攻其侧翼,若是秦军果真出兵武关,我城父之军亦可快速前往增援。”孙膑补充道。

    “好!如此一来,寡人无忧矣!国内之事便托付令尹,子期、伯灵,你俩要协助大司马力保汝水南岸,兵器、钱粮由令尹统筹!大战时机未到,还是按照之前的计划,寡人先行前往江淮视察广陵城的筑城进展以及马场的修建。哦对了,这次寡人要带走五千匹战马以及五千精锐骑士,以后他们就留在江淮马场了,寡人要用这五千骑士打造一支所向披靡的兵种——具装甲骑!”

    “具装甲骑?”几人震惊。

    “非但如此,寡人还要打造一支勇猛超越魏武卒的重甲步兵!”

    “重甲步兵?”几人已经成了复读机。

    熊槐点点头,“但是目前还有几个难点,寡人需要墨家解决。”

    “大王所说难点是否在打造重甲?”孙膑问道。

    “正是,目前的冶铁技术还不足以快速打造出合适的供人、马穿戴的重甲,孙子寡人需要墨家帮我改进冶铁技术。”

    “战马也要穿戴重甲?”田忌惊道,“如此,对战马是极大的考验啊!”

    “的确,所以寡人需要引进强壮的战马。诸位试想一下,如若有几千名刀枪不入的骑士向敌方士卒碾压而去,这是何等的震撼!”

    短暂的沉默后,孙膑说道:“如此强大的兵种,其限制也多。”

    熊槐点点头,“首先,重甲骑士对人、马有极高的要求,甲太重,不是一般人、马可以承受的;其次,重甲打造成本太高,不可能大规模应用于军中;最后,重甲骑兵、步兵在战术使用上有诸多限制,非常考验将帅的临场应变能力。”

    “若是得法,真的就野战无敌了!真想现在就拥有大王所说的具装甲骑与重甲步兵!”田忌兴奋道。

    “呵呵,子期莫急,以后有的是机会!”昭阳笑道。

    “莫要太乐观,这五千人、马,最终能训练成一千人建制的具装甲骑就不错了。不过,一千人也足够了!”熊槐说道。

    “大王,需要等多久?”田忌问。

    熊槐沉思起来。

    虽然各国早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铸铁,但是用铁制造兵器还是近些年因为冶铁技术有所突破之后才在各国流行起来的,但是军中所用大多还是青铜制,至于铁制铠甲,那就更少了。

    在那这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甲片全靠手工,要经过淬火、退火等程序进行硬化处理,还有复杂的防锈工艺,还要一层层上大漆,目前军中的盔甲不是黑色的就是红色的,正是大漆的颜色,纯生物漆,成本高到离谱。

    西汉绛侯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却因为儿子为他买用于陪葬的铠甲而获罪,后绝食而死。

    从制作到维护保养,铠甲的成本极高,除了材料成本还有技术成本,随随便便一套铁扎甲,重量就在四五十斤以上,制作还要损耗一定的铁料,还有皮革、棉麻丝帛等材料的消耗,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天文数字,这还不算人工成本,任何能制作、维修甲胄的工匠,都是极为难得的。

    “三年吧。”熊槐叹道,他又何尝不想早点训练出具装甲骑?可现实的生产力就是这么拉胯,只能慢慢来了。

    一听要三年之久,田忌等人像是被噎住了一般,阵阵凉风从心头掠过。

    “我国铁宫在哪?”熊槐问。

    “宛城!”昭阳说道。

    “宛城……寡人记得宛城尹是王珏吧?”

    “回大王,正是王珏!”王珏在出任宛城尹的半年多时间里,不但郡县制推行地很顺利,更是将宛城治理得井井有条,是一员难得的干吏,足见大王看人之准。

    熊槐对王珏也十分信任,不然当初也不会只凭一篇策论就让其出任宛城这样一个大县的县尹。

    “景华,协助墨家改进冶铁术的任务要尽快落实下去,墨家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另外从列国网罗一批冶铁大师来楚,三年内楚国要成为天下第一冶铁大国!”

    “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