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新楚 > 第三百三十八章 犀首说纵

第三百三十八章 犀首说纵

    “就只一个条件?”熊槐笑问。

    公孙衍早就料到熊槐会有此一问,他此行对楚国君臣的刁难也做好了心里准备。略一沉吟,他回复道:“我王发起魏、楚、齐、赵、韩五国合纵,唯齐、楚两国质子。此亦齐、楚年前之要求,我王答应质子,乃是对楚、齐两大国之诚意,愿楚王知之。”

    “不知齐王是否答应合纵?”熊槐点点头又问。

    公孙衍与惠施同时出发,他也未曾回国,自然不知盟齐之结果,便道:“惠相与太子嗣与外臣分别出使齐、楚,外臣尚未收到盟齐结果。但齐王此前曾承诺,只要太子嗣愿质齐,齐国定然参与合纵抗秦!”

    “犀首就如此有把握,齐王不会出尔反尔?寡人不知齐王为何要同意助魏抗秦?”

    “臣虽不知盟秦之结果,却能肯定齐王必同意合纵,何也?齐南有太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桂陵、马陵两战弱魏,天下骇然。以齐王之贤与齐之强,天下不能挡。有此良资,齐何以西面事秦?”

    “魏、韩两国此前与秦国连横,为何又要合纵?”昭阳问道。

    “韩、魏此前之说以与秦连横,乃恐惧秦国,这是由于跟秦国搭界的缘故。秦国出兵攻打韩、魏,不出一月便可以决定魏、韩胜败存亡之命运。假使韩、魏能够战胜秦军,那韩、魏军必然要损失大半,四面的边境就无法防守;倘若韩、魏一战而败,那接踵而来的便是灭亡,是故韩、魏不敢轻易向秦国挑战,只好忍气吞声与秦连横。然若齐、楚、魏、赵、韩五国合纵,以五国之威,魏、韩何须惧秦?是以,魏、韩是否连横,取决于赵、齐、楚三国是否参与合纵。”

    “然齐、秦两国远隔千里,且不毗邻,齐国虽不事秦,却也无必要合纵攻秦!”孙膑说道。

    公孙衍向着孙膑拱拱手,摇摇头,回道:“伯灵,齐人也!我以为伯灵会更了解齐国。然非也!五国合纵,若秦攻齐,秦不能借道韩、魏,则必经卫地阳晋之要道与亢父之险阻,此地车不得方轨,马不得并行,百人守险,千人不能过也。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议其后也。是故恫疑虚猲,高跃而不敢进,则秦不能害齐,亦已明矣。若魏、韩再度与秦连横,秦可借道韩魏,以韩魏之兵攻齐,齐何以抗之?是故为齐计,齐王必会合纵!”

    公孙衍将齐国形势说地清清楚楚,楚国君臣难以反驳。熊槐心中对公孙衍十分赞赏,也知道齐国确实同意了合纵,便将话头转到楚国上来,“犀首再言楚为何合纵?”

    公孙衍说道:“楚,天下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王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至东海,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淮泗之地。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夫以楚之强与大王之贤,天下莫能挡也。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故为王至计,莫如合纵以孤秦。齐、楚不合纵,则韩、魏附秦。秦已得楚地丹阳,若再攻楚,则秦必起两军:一军出武关、丹阳;一军下黔中。若此,则鄢、郢动矣。外臣闻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后忧之,则无及已。故愿大王早计之。”

    公孙衍顿了顿,向着熊槐拱手行礼道:“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秦,天下之仇雠也。割地以事秦,此所谓养仇而奉雠者也。合纵与否,唯愿大王熟虑之!”

    熊槐与昭阳、孙膑、褐冠子三人交换了眼神,同意合纵是既定之策,但如何将楚国的利益最大化,却没有细议。既然魏王肯质子,楚国也实在没有必要为难魏王,既然楚国欲使五国共同出兵,便先要问计于公孙衍。若其无弱秦之长策,则熊槐须得逼其思之,定下出兵方略才可。

    熊槐颔首,“犀首纵横方略,天下莫能挡也!若纵成,则张仪之横不攻自破,犀首便也报了去秦之仇。魏有犀首,魏王之幸也!”

    “大王过誉!外臣以为五国盟定,乃纵之始,非纵之终也!”

    公孙衍显然已有长策,他目光灼灼地看着熊槐。

    不愧是与张仪并列的纵横大家,公孙衍这一次来果然是做足了准备,熊槐心中也更加认同他。有公孙衍在,楚国便也放心让魏王做这合纵长。楚国要做的便只是推波助澜,从旁协助。

    “愿闻犀首长策!”熊槐说道。

    公孙衍殿中缓行几步,方朗声说道:“合纵旦成,五国须得出兵,大军压顶函谷关,方能一举震慑秦国!”

    “好一个大军压顶!”熊槐拍手道,“有犀首此言,寡人心定,楚国合纵!愿以魏王为合纵长,以犀首为联军统帅,百万大军压顶函谷,锁秦于关内,还关东诸侯一个朗朗乾坤!”

    听闻熊槐豪言,公孙衍悬着的一颗心总算安定下来,不枉费自己苦思多日想出来的这些犀利言辞。既然楚王欲闻合纵长策,公孙衍便打算和盘托出,有了楚王支持,他做联军统帅的可能性便大大增加,于是他继续说道:“五国合纵,各有所得。楚复得丹阳,魏、赵、韩得安宁,齐与魏、楚言和,天下太平!”

    “犀首此言可就保守了,”昭阳说道,“五国合纵,少则数十万大军。大军一行,单粮草耗费一项便不可计数,若只得些许蝇头小利便回,做了这亏本的卖卖,各国日后如何还肯再度合纵?”

    昭阳是了解熊槐的,此次参与五国合纵,收复丹阳是最低消费,借机弱秦、锁秦才是最终目的。唯有如此,楚国才能顺利推行变法,甚至图谋越国、巴蜀。所以,必须让公孙衍的长策让各国都得到做够的利益,他们才会尽力。

    公孙衍微微一笑,“令尹所言有理,此衍之中策也。”

    “愿闻犀首上策!”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