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科幻灵异 > 捞尸村 > 第二十二章、前山景区

第二十二章、前山景区

    我又去见了一次梁浩,向他说明了来意,但省去了真假财务的桥段,只想听听他对转账记录本身的看法。果然,他看完也皱起了眉头。

    “这……”

    他琢磨了半天,也没找出一句合适的话。

    他是律师,比我更清楚什么样的东西能当证据。他反反复复地向我确认,周大伟和童老板之间有没有其他产生金钱关系的可能,结果当然是否定的。我们讨论了半天也没什么结果,最后,他还是权当安慰地说了一句:“有点线索总比没有的好,我顺着这个再查查看,说不定能有突破呢。”

    我看着他一往无前的样子,忍不住问道:“你现在也知道童老板是什么人了吧?你继续帮周大伟翻案的话,怕是要得罪他。”

    他微微一笑:“做律师怎么可能一辈子不得罪人呢,况且汪磊如今也失势了,他现在就是个铜矿老板。”

    他像是想到了什么乐事,笑着说:“哎呀,也不知道谁会接汪磊谋杀张勤牛的案子,为那种人辩护才真是倒霉呀!”

    我也随着他笑了起来,和他聊一会儿后,我觉得轻松了不少,这是个很容易让人放松的人。

    “总之,非常感谢张老师为这件事操心,我这儿如果有什么眉目,也会立马通知你的。”

    我不能在事务所久待,梁浩另一桩案子的委托人已经等在门口了。现在他手里不是只有周大伟这一件案子,也有家民营企业正找他打一场合同违约官司。虽然只是个小案,但好歹也是向前迈进了一步。

    我一出来,就看到他的新委托人拿着厚厚的合同文件被请了进去。看着那人手里白花花的打印文件,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合同!

    童老板平日里业务繁忙,合同往来众多,从他那头查肯定是大海捞针。但周大伟就不一样了,他这种村里人向供货商采买通常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新鲜食材都是送上门后,验过了货就当场付钱的。

    而这个不时兴用合同的周大伟,却在院子的储物间里,收着一份不协调的合同。

    当时没怎么在意的那份合同,此时又让我想了起来。

    我离开了律师事务所,一边走一边又拿出手机查了一遍那家“童金道服务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果然上次在铜矿加工厂的财务室里只是匆匆一瞥,根本没仔细查这家公司的情况,就贸贸然地认为这一定是童老板注册的公司。

    但在工商局的官方信息中,这家公司有过很多变更记录,公司原本不是叫这个名字的。企业名变过,法人变过,股东变过,资产规模也变过……而在这些变更前,那家公司原来的名字我也是听到过的。

    如果我没记错,那这事就需要证实一下了。

    我驱车又来到山里,这次没有进村,我直接去了前山景区。

    如今的前山景区已经很落魄了,正值暑假旺季,可游客却寥寥数人,停车场上一辆旅游大巴都没有,只有三三两两几部私家车。我走到景区门口,从这里开始就需要买票了。我出示了记者证,向工作人员表示要见负责人。

    像我们这种不请自来的记者,通常都不受待见,一般没什么好事。门口的工作人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如何是好。有个机灵的躲到一边去打了个电话,随后跑出来一名看起来像是管理人员的职工,笑呵呵地把我迎了进去。

    然而进去后,我也在一间看起来像执勤室那样的地方坐了很久,这个管理人员也打了一通又一通的电话沟通,始终没个定论。执勤室和售票厅相通,都是景区的第一道关卡。在管理人员忙着打电话的时候,我在执勤室和售票厅转了一圈,简单参观了一下这个在当地曾经很闻名的景区。

    售票厅内外最醒目的地方都挂着票价:普通票300元/人;含缆车、漂流套票480元/人;含缆车及全部景点套票580元/人。不算贵也不算便宜,就是个普普通通的景区。

    看我一直在盯着票价,那个打完电话的管理人员连忙过来解释:“我们的定价都是经过工商局核查的,全部明码标价。”

    他大概以为我是来对价格找茬的。

    我赶紧摆摆手让他放心,说我的来意不是这个。我问他:“按你们这个票价,如果业务人员给你们推荐游客,可以给人家多少提成呢?”

    他想了想说:“这个不同的渠道是有不同算法的。如果是旅游公司呢,通常是一个团一个团的带过来,本来就可以享受团购价,提成就会少一些。但如果是个人推荐,游客买的是全价票,那就多一些。”

    他走到门口指着对面的一排大小旅店:“您看,那些旅店每一家都有独立的邀请码,通过他们的邀请码买票的游客,都能给推荐店家15%-18%的提成。”

    “可是去这些旅店住宿的,大多是原本就要来爬山的游客,他们顺便拉着游客扫个码就能拿提成,岂不是赚得太容易了?”

    “话可不是这么说。”提起这类话题他来了兴致,大概原本就是名营销职能的管理人员。他侃侃而谈道:“我们这里的山不高,其实不怎么需要缆车,于是很多游客都选择买个最低档的普通票,然后自己爬山,看看风景就满足了。即便路过一些另行收费的景区或游乐项目,比如漂流之类的,也会因为疲劳而就此作罢,这样我们赚的就少了。但经由那些旅店老板游说一番后,通常扫码购买的都是全景点套票,这对业绩盈收还是很有帮助的。”

    这样说来也有道理。最低档的普通票和最高档的全景套票相差了几乎一倍的价格,如果每位游客都是买最高档的票,那业绩确实可以大幅提升。

    他又接着说:“更何况这里附近还有散布在各处的农家乐和民宿,他们的推荐就更有价值了。我们这一带虽然只有这一处大型景区,但也总会有些学生过来露营、钓鱼、野餐什么的,他们原本没打算爬山,但如果那些农家乐和民宿的老板推动一下,也能转变成我们的游客。对于这些老板,我们的提成都给到20%!”

    这个时候他已经对我没有戒心了,还得意地说:“当年这个业务拓展策略就是我制定的啊!”

    我赞扬了一番,还想问更多事情,但这时跑出来一名更年轻的管理人员,礼数更周到,场面话也说得更好。先前的那名管理人员本想顺势离开,但那名新来的显然是他的领导,示意他留下,并解释说:“这位老何是我们的老员工了,比我更了解情况。”

    我们坐定后,我继续先前的业务提成话题。我问他这些外挂的“业务员”们一年大概能得到多少提成收入?

    “这个嘛……每家的情况不一样,少的几千,多的几万。”

    我在心里大致核算了一下,以最高档580元的全景票来算,20%的提成就是96元,也就是说介绍一名游客就能拿将近100元的提成。一年推荐100名游客就能拿到1万左右了,以往年旅游旺季的热闹来看,一个旺季就能达到这个数。但这几年就比较困难了。

    他见我不说话,立马警觉了起来,小心地问:“是不是……有人投诉我们拖欠业务提成啊?”

    我本想否认,但转念一想又改了主意,就这么顺着他的话说了下去:“是啊,有不少旅店老板在维权,说你们拖欠业务提成费。我是一名法制版记者,特来了解一下情况。”

    “这……这不应该啊。”

    他跟老何对视了一下,两个人都挺困惑的。老何补充说:“我们这边旅游业没落以后,确实出现了资金困难,此前是拖欠过好几年的业务提成。但最近一年里都结清了呀,自从新老板注资后,以前的欠款都结清了。”

    “新老板?”

    “对啊,就是后山的铜矿老板。我就是新老板任命的新经理。”那名年轻经理递上了名片:“这位新来的童老板投入了一笔资金,成了这家公司的大股东,公司名也改了。但有了这笔救命钱后,公司总算勉强不倒,欠的钱也还上了。”

    但童老板为什么要投资这家摇摇欲坠的国企公司呢?

    我正想问他们,那位经理就起身示意我跟他走,随后带我去了景区的一些地方。这些地方原先都是爬山配套的游乐项目,但如今已经改建,成了种植园。童老板的规划是,将这里逐步转型,改为以种植中草药为主题的新经济区。种植贵重药材原本就是一门很有前途的生意,一旦种植园成型,还能在此基础上开发亲子游、学校教学游等项目,开展一些教孩子辨认药草、亲手采摘药草的活动,也算是一个集种植、营销和旅游为一体的项目了。

    这个规划听起来确实有盼头。

    这里的员工应该也是这么想的,经理一边带我参观,一边津津乐道地说:“新老板在经商方面很有一套,很多细节都已经想好了,比如招募当地的农民来租种,第一年租金全免等,都是很好的政策。”

    的确是相当精明的打算。给当地农民一个营生,既能赢得口碑又能赢得当地政府支持。而且虽说第一年租种免费,但从长远来看还是对公司有利的,因为所有种植业都有持续性,一般不会第一年才种上,第二年就放弃的,过了一年后还是得乖乖付租金。

    不得不说童老板在做生意方面,确实很有天赋。如果这里真能转型成功,多年后又会呈现一番新风貌。

    那位经理顺势向我解释道:“您看,公司已经有了转机,您要相信我们,之前的欠款真的已经还清了。”

    我点了点头,问他:“那么此前结清的业务提成里,一位叫‘周大伟’的老板结算了多少钱?”

    他带我去了他的办公室,打开电脑一查,正好是5万元。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