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默与清风期 > 第六章 风云相会

第六章 风云相会

    神昉正咬牙之际,突听身后有人淡淡说道:“大师只管做自己的事,震王既然想做切磋,不如在下陪你如何?”众人随声看去,见得一男子翩然而下。来人潇洒飘逸,面容冷峻,白衣黑发,衣发随风微微飘拂,腰间挂着一个葫芦,手持一把折扇。只是那葫芦比起一般的大两号,折扇也比普通折扇长上几寸。唐安见到来人后,忍不住惊呼道:“...父亲...”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唐安之父、唐门掌门,江湖人称“器绝”的唐青云。此刻唐青云正冷冷盯着震王道:“你们要领教只管来便是,何须找我儿子的麻烦?”原来唐青云一路寻来,寻到那“一品楼”,又见了神昉留下的密信才知前因后果,便马不停歇地急赶而来,终于在这千钧一际赶到。震王心知事已败露,也不掩饰,道:“实不相瞒,只是为了唐门主“唐门三器”里那“千星之术”,只是若不用些手段,只怕唐门主不会轻易给予。”

    唐青云因自习“唐门三器”而登“七绝”之位。而这“千星术”即为“唐门三器”之一,杀伤性极强,乃以一敌多、攻城掠地之神器。唐青云听得皱眉道:“此物太过霸道。也只适用于争战,你们要来作甚。”此话一出,秦让突然心中一亮:“原来那件所谓的“变天大事”,便是要谋反啊!”

    其实,秦让猜得没错。那坐主位的蒙面男子,便是那件“变天大事”的主谋,名房俊。那辩机和尚为其谋事,分座左侧的三人分为当朝名将薛大将军、襄阳郡公柴公以及魔教代练主震王王玄冀。辩机此次授予黑白二无常密令,要求他们擒住唐安,便是以此要挟唐青云,拿到这“千星之术”为此“变天大事”所用。

    就听震王冷语道:“事已至此,看来已是东海逝波,也罢。久闻“器绝”盛名,今日我便与唐门主切磋切磋。”说完跟着手一抖,再一看,手中已多了一根笔状带刺的兵器,绿光微闪。唐青云奇道:“...难道...这便是那传说的兵器?...拔魂刺?”震王赞道:““器绝”果然好见识!”

    据传这拔魂刺乃东汉黄巾军首领“天公将军”张角的法器,后黄巾军起义失败,张角病死,拔魂刺也不知所踪。后世都以为这拔魂刺只是传说中的兵器,不想今天竟在这震王的手里重现于世。“唐门主,请赐教!”震王话音刚落,身形一闪,拔魂刺便已刺向唐青云,唐青云眼见敌疾,当即长啸一声,就腾空而起。折扇一撇,数十支银针就已飞向震王方向,震王见势冷笑一声,灵巧的让个身位,又顺势把那拔魂刺一抖,只见那拔魂刺前端竟自延伸出一截,像把小伞般撑了起来,就听“钉钉”之声,大部分银针都已被吸在了伞面上,又见他再一抖,拔魂刺又恢复了原状,那些被吸附的银针叮叮当当的掉了一地,“好兵器...!”唐青云不由在心中呐了一声喊,据传这拔魂刺乃阴山玄磁所造,有吸铁断剑之能,如今得见,果然传言不虚。只见唐青云扇一开,又数十支“琵琶针”飞出,这“琵琶针”乃唐门秘术,唐门门人先采蝎尾刺,泡入用乌头根、断肠草等毒物熬制的毒汁中煮至汁干。此针只需触碰到皮肤,便生中毒之像,必用唐门秘药才可解。震王此刻只觉前方劲风而来,心知手持拔魂刺,对方又是暗器的行家,再来暗器必不会是银铁之属,只得侧身闪避,而这一避间唐青云就已近至身前,铁扇作劈而来,震王喝一声:“来得好!”却不回头,只把拔魂刺横在身后,“当”的一下,硬生生接住了铁扇这一击。唐青云一击不中,即刻闪回,暗器搭配边战边退,而震王则是利用闪避后的间隙不断出击,场内登时叮当乱响。

    突听得另一边如山崩般作响,原是另一方,神昉也和辨机也已斗在了一起,神昉此时心无牵挂,十二分金刚之力尽出,辨机则使出“无人相”相抗,正所谓:“妄计我是人,我生人道,异于余道,是名人相”,此相本讲求“无我无人”,但是辫机毕竟是初窥神功,此时只觉金刚之力如山洪般泻来,渐觉吃力,当下侧身一转,又使出了四相之“无众生相”,此相识众生融众生,遇强则强,神昉顿觉力如泥牛入海,神力竟无着力之处,而如此这般消耗,渐渐已觉内力不支。正此关头,却感觉到辨机身形一晃。原来这“无众生相”内耗极大,辫机内力本就一般,又因是初窥四相门道,这“无众生相”只用一阵后便觉内力不支,只得撤了“无众生相”,又已“无我相”相应,但这一下却是让神昉金刚之力有了着落,神昉当即打起精神,二人又再次陷入苦战。

    秦让在旁却是已看花了眼。四大高手,两场精斗,看这边却又错过了那边,真恨不得多长双眼睛出来。突听得那边震王大喝一声:“去!”就见白光一闪,唐青云喷出一口鲜血,人已被震出几丈开外,:“...好...好...久闻震王三兆掌威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雕虫小技,门主见笑了!...”震王边说着,但脚下却不停,已往唐青云处缓步挪动,手中的拔魂刺亦精光匕闪。

    突然,震王感觉自己身边多了些什么东西,在围绕着自己盘旋,定睛一看,竟是些白色的乳燕,震王心道不妙:“这大晚上哪来的燕群?”待再细看才发现,这些燕子,都不是真的,竟都是用纸折而成,散发着阵阵异香。此刻拔魂刺已是嗡嗡作响,亦有震颤,震王暗道不好,当即大喝一声,飞身后跳,拔魂刺已抖开,当作护盾挡在身前,这一切只眨眼之间便已完成。

    他人却不知,也只因是这震王,身经百战且功力深厚,又有这传说中的兵器“拔魂刺”在手。换作他人,又岂能躲得过这“唐门三器”之一的“群燕辞归”。此刻震王只觉手上一沉,拔魂刺伞面上已吸满了肉眼不可及的短针,燕群间散出的异香味已越来越浓,震王只觉头脑发昏,肌肉酸痛,体内像有一只手扯住了自己的肺腑,经脉登时大乱,再不能自由控制内劲入出。又听得那燕群“崩崩”作响,竟是在陆续开始自爆,惹得四处漫天粉末飞扬。这震王却也真是了得,此危急关头,硬是强运起一息内劲,长啸一声,踩着浓烟热浪,破顶而出。另一边的唐青云扶在桌上,只觉中掌处如被雷击过般,肌肉震颤,全身麻痹,竟再难运起一丝丝内力,想不到这魔教代教主如此了得,这三兆掌竟得如此霸道,江湖传言震王乃武学奇才,三兆掌更为掌法之巅,今日一战看来,所传不虚。若不是自己最后带伤强起这“群燕辞归”,后果不堪设想。回想起来,也堪得上是自己平生里最险的一战。再瞧另一边,此刻也是胜负已分,那辩机本就只是初窥四相,加上自己本身内力不足,眼下又瞧震王遁走,只觉有一块巨石压在胸间,呼吸越来越难,再也支撑不住,“噗...”一口鲜血喷涌而出,随即摇摇晃晃地栽倒在地。神昉见状,微微一笑,眼前一黑,也跟着栽倒在地...

    天微明,待神昉再睁眼时,自己躺在一草塌上。依稀听到门外秦让和唐安的说话声,唐青云在他对面,此刻正捏了个指决在闭眼打坐。神昉强撑着坐了起来,只觉手脚发软。唐青云见神昉醒了,忙起身扶住神昉问道:“大师,无碍?”秦让和唐安听到后忙进屋递茶倒水。神昉饮了一大口水后才觉慢慢回复了些,回道:“...多谢三位。”长舒一口气又道:“...想不到...那...辩机竟能至此境...还有那震王...端的是个厉害角色。这次是和尚大意了....还好,门主及时赶到...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大师哪里话!你我之间又何须多言。”二人此番劫后余生,恍惚间,又彷如回到二人初识之时。那是二人还年少时,江湖曾出了一个采花贼,人称暗香客,此人轻功了得,又识得“暗香之法”,擅下无色无味之毒,往往是谈笑间就会中招。被定为武林公害,但此人行踪诡秘,飘忽不定,想要擒拿谈何容易。二人彼时年少,也是豪气干云,不闭眼的死缠,硬拼着跟到了那“暗香客”,二人彼时武艺还未大成,但想不到这唐门追踪识毒配上佛门金刚之力,却出奇效,二人最终力擒“暗香客”。

    这一战让二人结识,也让二人惺惺相惜,如今再次共退强敌。二人即如当日般相视,心底豪气冲天,哈哈大笑起来。

    其实这“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相,前三相与第四“无寿者相”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前三相关乎时间,而“无寿者相”是关乎空间,已非凡人之力能为。那辩机若是领会些许皮毛,那神昉便是再无回天之力了。

    “大师...”秦让打断二人,道:“当时情况紧急,又恐贼人再来,所以我们当时只是先行撤离,也不知那辩机死活。”神昉道:“无妨,和尚金刚之力已入其体,也算断了他以后习武之能了。”唐安也插嘴问道:“大师现在感觉如何?”神昉微笑道:“...怕也是数日不能在运力了...却不知门主如何?...”说罢看向唐青云,唐青云苦笑着回道:“那三兆掌劲道实在霸道,只怕在下也比大师好不了多少...早听江湖传闻就说这魔教代教主武功卓群,却不想竟是精至如此...“神昉也回道:“这些年少不在江湖走动,确是后生可畏,不逞多让啊。...”

    双方均是内力受损,又都急于回门,后便各自告别。唐安则是拉着秦让,非要让秦让和自己一起回唐门,秦让本就无事,心想多些见识也是好的,便随唐青云、唐安一起,返回唐门。

    经此一役,东窗事发,震惊朝野。高宗辅臣长孙无忌亲自办理此案,未至七日,辩机就因“秽乱宫闱”之罪被腰斩而死,事主房遗爱及与会者薛万彻薛大将军、郡公柴令武等人,均被判处死刑。

    这回程之路,也幸得有唐安在。唐安好山好水,见识甚广,一路上的明川大山、风土民情,他都能细细道来,当地的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与唐安有交情的,闻讯也都特地赶来相见。这些让对唐安不满的唐青云看得也是频频点头,颇为安慰。而唐青云对秦让,只是粗略地问了一下秦让的身世来历,也没再多详。

    三人急行数日,终于赶至唐门之驻地——唐山。这唐山虽不似那些名山高峻,但是却有一番格外的湖光山色。只见这里山环着山,山里又带着蒙蒙的薄雾,其间又有无数条瀑布倾泻缠绕,轰然鸣响,淡淡的虹桥若隐若现。看得秦让也是目酣神醉。唐安见状,上前拍着秦让的肩膀笑道:“大哥,这唐门之地可是俊得很?”后又做神秘状,附在秦让耳边说:“不仅地俊,还有人,更俊。我师姐师妹也都很多,大哥若有心...哈哈...尽可做个唐门女婿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