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科幻灵异 > 云上蜀歌 > 第3章 腊肉张

第3章 腊肉张

    再往前走,三人抬头看见不远处还有一个亮灯的门脸儿,隐约是家经营的店铺。走近看时,是家卖腊肉的商铺,门前挑着个青布幌子,上写“腊肉张”。这青城老腊肉也是远近闻名的,号称青城一绝,可以尝尝,三人便走了进去。

    店铺不大,看着也是要打烊的样子了,门店里没人,赵三川就喊了两声:“老板?老板!”

    里屋应了一声,门内走出来一位约50岁左右的女子,矮胖矮胖的,却是一脸的喜庆面容,看起来颇有人缘,开口也是一口标准的四川话:“我这点正说关门嘞,没想到又来生意咯,你们几个是要买点腊肉啊?”

    “是啊老板,我们今天坐车来的晚了,没想着这镇子上店铺都关门那么早,我们都还没吃饭,您看您这里能给我们做点腊肉和别的菜吃吗?另外您看我们几个都是穷学生,也住不起这镇上的宾馆,想问问您这里能方便住宿不?我们照样给钱,您看着给我们便宜点就行了。”赵三川回答道。

    “嘞个样子啊,吃饭没得问题,我们自己屋头也刚准备做晚饭,一下儿做出来就可以咯,就是这个住宿我得跟屋头商量下儿,你们先坐嘛。”老板娘说完就回了里屋,又过了好大一会才出来说:“我们屋头商量了一下,住可以,看你们也都是学生些,我娃儿两个都出去打工去喽,楼上闲着两张床,你看你们挤一下要得不?”

    “行行行,没问题老板,那价格呢?”赵三川等人见老板应下了,很是高兴。

    “要啥子钱嘛,都是些个学生娃儿,不容易,一下儿多点些菜,吃安逸了,住宿钱我们就不收喽。”老板娘很是痛快。

    “那就太感谢老板了!饭菜您看着给我们做就可以了,多来些肉,我们几个都挺能吃的,您看楼上是哪间房?我们先去放一下行李啊。”赵三川道。

    “这儿楼梯上去左手边第一间屋就是,娃儿们不在家,屋里也没啥子东西,你们先放桌上就是了,一会儿我去给你们找铺盖。”老板娘边说边指指楼梯,示意三人可以从这儿上去,然后回了里院准备做饭。

    三人上楼时,隐约看见后院里有一个约莫50多岁的男人,光身带个青布围裙,肩上搭个手巾,正在串腊肉,剁排骨。离得远了看不清相貌,但看得出这是个精瘦的汉子,贴头皮的短发,动作沉稳缓慢,应该是这里的男主人。

    楼上房间不大,贴着东西墙的两张床,临街有一扇窗户,一个简易衣架,一个方桌,几把竹椅子,一个脸盆架子,收拾的倒还干净。

    三人放下行李,老胡下去要了壶开水,又打了半桶凉水,三人就着脸盆兑好了温水把脸洗了,楼下老板娘就已经在喊吃饭了。

    三人下楼见院子里摆了个方桌,桌上已经放好了三副碗筷,老板娘端着两个盘子过来说:“先切了个腊肠,装了盘花生,你们先吃着,热菜我马上做,还喝点酒不?”

    “那必须的啊老板,有绵竹大曲不?给我们来两瓶。”大熊一听喝酒就来精神,看来昨晚摔的伤疤已好,这家伙已经忘了疼了。

    “有有有,你们等一哈儿。”老板娘说着转身去拿酒,赵三川看了那老汉一眼,他仍在整理腊肉,看起来表情木讷,动作机械,不太好相处的样子。

    老板娘拿来酒,赵三川就跟那老汉打个招呼:“大叔一块喝点啊?”

    谁知那老汉没有做声,连头都没有抬,还低头继续干他的活。老板娘见状忙道:“莫理他,我们屋头个内向的很,平时木头一样的人,不太喜欢说话,也就是有一手祖传做腊肉的好手艺,在这镇子上,我们腊肉张也就算是首屈一指了,他忙他哩,你们喝,你们喝哈。”说完回厨房继续做饭去了。

    赵三川见人家没理自己,也就没再多让,转头给三人都倒上了酒。老胡平时是个心细的人,进镇子的时候看到路边有游览图,就随手拿了一张,这时候拿出来打开,研究明天的上山路线,指着地图说:“从这图上来看,这一东一西两条路都能上山,一条叫做五龙沟,一条叫做飞泉沟,路程差不多远,都能到山顶的白云寺。”

    赵三川刚要凑过来看时,游览图却被大熊一把抢了过去,满纸扫了两眼,咋咋呼呼的说:“哎,这右面不是还有一个通灵沟吗?这也能上去不?咱走这条路吧,听着就刺激!”

    忽然这时旁边一直没作声的老汉,忽然低声沉沉的道:“娃儿年纪轻轻嘞,莫作死啊。”

    赵三川等人听着一愣,忙问:“大叔,这条路很危险吗?”

    哪知老汉说完又不作声了,仍然继续整理他的腊肉。

    这时老板娘正好端菜出来,听了个满耳朵,赶紧笑着对几个说:“没事没事,莫理他,这个沟里路还没修,到处是山洞石缝的,确实危险的紧,平时镇上的人都很少走,所以怕你们不认路,摔到了。”说罢白了老汉一眼。

    “哦哦哦,那就好,老板娘放心,谢谢大叔提醒哈!”赵三川看了个满眼,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便也打个哈哈,给两人递个眼色,便低头喝酒,并让老板娘准备上饭。

    只是背后老汉规律的剁排骨的声音,这时听来却是声声惊心了。

    三人吃罢了饭,两瓶酒也都喝完了,席间问了老板娘古镇的历史和风土人情,老板娘也都热情的回答了。

    原来这泰安古镇唐代时就有了,古时候是成都通往大小金川的必经之路,以前叫味江寨,镇外这江本名味江,因古蜀王杜宇在此将土人所献米酒倾于江中,与将士共饮而得名,清代初期才因镇中的古泰安寺改名叫泰安镇。以前的时候这里也是商贾云集,繁荣的很,只是后来交通发达了,这里不再作为主要通道,才慢慢没落了下来,只有偶尔来青城后山游玩的人,才顺便到镇子里转转,所以镇里的年轻人也就没留下多少,多数出去打工了。

    像他们张家,并不是镇子上的原住民,听老板娘说是明末清初才定居下来,在这镇子上也算不得大姓,世代以做腊肉为生,慢慢就得了个“腊肉张”的名号,老张白天守店,晚上整理腊肉,一早再拿去山里熏制。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