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科幻灵异 > 云上蜀歌 > 第5章 张三坨子

第5章 张三坨子

    早上八点半,三人正睡的香甜之间,就听老板娘在楼下喊,说是已经做好了早饭,让大家下来吃。赵三川一边答应一声,说洗漱好了就下去,一边推醒大熊,就把昨天晚上遇到的事大致给他说了一遍。

    大熊一听当时就蹦了起来,说这么刺激的事怎么不叫着他,赵三川说带着你人还没到呢鬼早吓跑了,你再吵的半夜全镇子人都醒了,那还不拿着笤帚把咱几个都打出镇去啊。

    “我看咱们也别声张,一会吃饭的时候,我再问问老板娘戏台子死人的事,看她能再给透漏点情况不,昨晚我看她碍着腊肉张的面,有所顾忌,所以没敢多说,这会儿腊肉张应该还没回来,咱正好套套她的话。”赵三川道。

    “说不说的呗,咱都赶紧的离开这儿吧,这镇子太邪乎了。”老胡还没从昨晚的惊吓中缓过来,再加上没睡好,两只眼圈直发青。

    “行,都赶紧先洗漱吧,吃完饭咱就上山。”赵三川拍板。

    洗漱完出门一看,晨雾已经起来了,但能见度还可以。早餐是馒头稀饭和泡菜,另外一人一个煮鸡蛋。老板娘说乡下早饭简单,但能管饱,不够了她再去煮几碗面。

    赵三川说饭够了,您叫着大叔一块吃吧。老板娘说腊肉张一早去山里熏制腊肉去了,这个隔几天就得去一次,得在山上待一天,傍晚左右才回来。刚才自己先把早饭吃过了,让他们趁热赶紧吃。

    赵三川确认了腊肉张还没有回来,就问老板娘道:“哎,老板,昨天听您说的外面这戏台子上死过人是怎么个事啊?看您昨天没细说,我们几个这儿还怪纳闷的,很想听听。”

    老板娘叹口气,说这事跟老张家还大有关系,昨天腊肉张在没敢多说,今天既然你们想听,我就给你们说说。

    原来这镇子上解放前驻过地方军阀,头目人称刘胡子,是个悍将,很得当年川军首长的信任,所以把这个川西北交通要塞的地方给了他驻守。

    刘胡子爱听戏,有一天镇上来了个戏班子,就租住在腊肉张他们家了,那时候的张家,还住的有个大院子,在这镇子上也算得上富裕户。戏班的台柱子名叫艾秋儿,是个十七八岁很水灵的姑娘,唱的也好,身段也好,尤其长的漂亮,一头秀发那叫个乌黑靓丽,最擅长的戏就是《贵妃醉酒》。

    这姑娘到了张家这么一住啊,可就把张家老三的魂儿给勾走了。那时张家弟兄三人,腊肉张的父亲是老大,老二早年夭折了,家里就是老大和老三这两个兄弟,父母那时去世的早,所以家里就是张老大当家。

    张老三矮胖矮胖的,还天生秃头,跟个肉球一样,镇上的人都管他叫张三坨子,你别看他样貌一般,却是做得一手好川菜,手艺被刘胡子看中,在刘府上做了掌勺的大师傅。

    由于长的不好还秃头,所以镇子上的人家,都不愿把闺女许他,二十多岁了也没能娶上媳妇,张老大也很是为难。张三坨子看出来大哥为他的事发愁,所以也常嘻嘻哈哈的给他大哥解心宽,说没事,咱家不是还有大哥你呢嘛,你有个儿子咱老张家就算是有了后,这叫一子两门不绝,只要没断了咱老张家的香火那怕啥呢,再说我还年轻着呢,娶媳妇的事儿不着急。

    没想到这艾秋儿一来,张三坨子不知怎么就迷了心窍了,整天的围着这姑娘转,嬉皮笑脸的找话搭茬。还别说,张三坨子人虽然长得不好看,但性格风趣,能说会逗,这艾秋儿还真不讨厌他。

    这一天开戏,刘胡子也来了,听艾秋儿唱得好人又漂亮,回府就安排人到戏班子提亲,要娶这艾秋儿做姨太太,并提前放下话来,说不同意就把这张家院子围了,里面人有一个算一个,打死勿论。

    这戏班子班主不敢得罪刘胡子,无奈之下也就答应了,就这样艾秋儿哭哭啼啼的,被手下人接走给刘胡子做了姨太太,这边张三坨子伤心欲绝,大病了一场,险些没把命丢了。

    后来这张三坨子有事在心,整天魂不守舍的,做的菜不是忘了放盐,就是把酱油放成了醋,菜越做越难吃,没几天也就被刘胡子把差事给卸了,撵了出来。

    张三坨子没了心爱之人又丢了差事,双重打击之下,就迷了心智,时傻时呆,半疯半癫,找了大夫给看也没看好,算是彻底成了废人,完全靠他大哥养了起来。

    又过了半年,开战了,川军战事不利,泰安镇也保不住了,刘胡子随即仓皇逃走,临走嫌艾秋儿碍事,也玩腻了,就在这戏台子上让手下人把艾秋儿给勒死了,弃尸台上。

    镇上当时正一片大乱,所以也没人顾得了这艾秋儿的事,张三坨子听说后,疯疯癫癫的跑来,抱着尸体又是哭又是笑的,最后背起来尸体就进了后山,从那以后就再也没人见到过他。

    这是老张家的一段伤心事,又不是啥光彩的事儿,所以平日里碍着面子,镇子上的人后来也都不再提了。张老大也进山找过兄弟,但找遍了也没找到,估计是死在山里被狼吃了,就在这后山上给张三坨子立了个衣冠冢,腊肉张出生后,张老大就让他也认了宗,每年上坟给张三坨子也烧个纸,算是兄弟俩的儿子。

    说到这里老板娘叹口气,说:“我家三叔真是个苦命人,我屋头这人吧,就是不让提这个事,别看他人话不多,心里面啥都清楚,还嘱咐了我那俩儿子,以后也得记得年年给他们两个爷爷烧纸。”

    赵三川等人听得唏嘘不已,老胡欲再问昨晚戏台子闹鬼的事,被赵三川使眼色制止了。吃完了饭,收拾妥当,跟老板娘结完账,再三致谢,三人就出了小店。

    镇子上这会人已经渐渐有了,一些店面也陆续开门营业,雾中的古镇更是增加了几分沧桑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