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大宋之帝姬无双 > 第十章 战武松

第十章 战武松

    泰州城外,有两方人马正在对峙,这自然是泰州官兵与梁山义军了。

    这时赵柠提枪走马上前说道:“梁山的各位,既然到了这里,何不进泰州城喝上一杯?”

    话音刚落,梁山众人之中走出一人,此人头陀打扮、身躯凛凛,一双眼光射寒星,手持镔铁戒刀,正是武松。

    武松冲赵柠喊道:“这泰州城我等自然是要进的,只不过不是被请进去,而是要打进去。”

    赵柠暗暗打量了一番武松,果然器宇轩昂,而且他也是最为反对招安的人之一,不过谁让他遇到一个只想招安的大哥宋江呢。

    于是赵柠对武松说道:“行者武松,今日一见的确不凡。你的事情我听说过,令兄之事我也深表遗憾,只是...”

    “住口!”听到赵柠提起他大哥,武松当即愤怒打断赵柠的话,然后说道:“这群狗官为了一己私利草菅人命,你这小女娃能懂什么?”

    被武松打断了话,赵柠也有些怒了,但为了大局,她也能先忍了,想着稍后再教训他,于是赵柠调整了一下心情,继续说道:“不必激动,我也知道你大哥冤枉、憋屈,朝廷中也确实存在不少贪官污吏。但你可知,在全天下中像令兄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多少?何况令兄还有你提他报仇雪恨,其它却百姓只能这般憋屈的死去,他们可没有像你这样武艺高强的兄弟。”

    武松听到这话,一时间陷入了沉思。是啊,兄长虽然已故,但至少我还给兄长报仇了,那么其它人又该如何?赵柠知道,武松是一个嫉恶如仇并且非常具有正义心的人,不然当初也不会去当捕快了。

    “那你说该当如何?”

    这次武松说话的语气变了,比之前明显少了几分敌意。

    而赵柠则是回应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让武松感触不一样。随后赵柠叙说了之前与燕青等人的说辞,并表示想拉着他们梁山好汉一起干。

    只不过,在说到归属问题时,武松表示只愿意效忠宋江。

    对此赵柠早有预料,没有继续在这个话题上说太多,因为她知道这个问题最终还是要让宋江点头,于是赵柠对武松说道:“这事自然是要找宋江商量,我也打算不久之后前往梁山。不过,以往梁山与官府恩怨颇深,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希望此行武松统领留下,当我们的向导。”

    武松闻言,先是一愣,接着大笑说道:“哈哈哈,当初他们也想把我留在狮子楼,可惜本事不够,今日能不能把我留下当向导就看你们的本事了。”

    这时赵柠向一旁的黄裳说道:“老师,这次又要麻烦你了,没问题吧。”

    黄裳只能是苦笑一番,这弟子专门拿老师当打手,然后说:“呵呵,刚刚与那两人交手不过是热身,而这人感觉确实要强一些,应该可以放开手脚。”

    随即,黄裳缓步走到武松面前。武松也暗暗打量着黄裳,想必李逵就是被此人打伤的,而他手中并无兵器,看来对自己的武功极其自信。

    “梁山,行者武松。”武松自报家门后,便摆好架势。

    “前福州知州,现太常黄裳。”

    黄裳说完后依旧负手而立,眼神紧紧盯着武松,一股压迫感在无形之中笼罩在周围,这也激起了武松的战意。

    在不远处的戴宗忍不住询问道:“燕青兄弟,你说武松兄弟能打赢他吗?”

    燕青摇了摇头说道:“不好说,我感觉刚刚那黄裳与我俩交手的时候似乎还没使出全力。”

    另一边的武松见黄裳并没有拿兵器,所以他也把自己的戒刀向旁边一甩,插到了地上。

    接着,一个弓步突起,朝黄裳一拳打来,此拳虎虎生风,直扑黄裳面门而来。

    而黄裳出手也不慢,五指成爪,抓向打来的虎拳。在拳抓相碰的瞬间,一股气浪朝周围散开,两人却纹丝不动,此番第一次交手,竟是不分伯仲。

    “力道不错!”

    黄裳不由得赞赏道,但武松则没有说什么,而是继续发起攻击,一记记刚猛的拳头如暴雨般淋向黄裳,声势极为惊人。

    此刻黄裳也是不停招架,一次次挡下了武松强悍势的拳头,只不过一直都是武松发起攻击,而黄裳只有招架之力。

    戴宗见到这一幕,忍不住大叫一声“好!”

    但燕青却眉头微皱,紧紧盯着打斗的两人。

    官兵这边,张叔夜见状也忍不住看向赵柠说道:“这武松可不简单,由黄大人一人应对会不会....”

    赵柠则摇了摇头,对张叔夜说:“张大人不必担心,您慢慢看好了。”

    张叔夜叹了口气,只能继续看着,而正在交手的两人也打得火热,武松一连串的拳路看似非常凶猛,但是他知道眼前这个人极为厉害,他每一拳打过去就如同打在水里,固然能激起一些水花,但终究伤不到分毫。

    “哈哈,好!”黄裳大笑一声,快速出手抓住了武松的拳头,运起全身之力一把甩了出去。

    这也是武松第一次被人甩飞,他连忙抓住一棵树,稳定身形。

    这时候,黄裳以一种十分诡异的身法来到武松面前,速度极快,接着一掌打出,武松只能勉强出拳招架,这一掌威力十足,武松硬接之下退了几步。

    随后黄裳继续发动攻势,而武松同样不甘示弱,两人继续一拳一掌的缠斗到一起。只不过比起之前,武松明显处于下风。

    “不好,在这样下去武松兄弟要输。”

    在一旁的戴宗有些急了,于是他看向燕青与花荣。

    一旁的花荣把箭搭在弓上,对另外两人说:“不急,我会关键时刻出手。”

    片刻后,黄裳越战越勇,尽管他如今已有七十多岁的高龄,但在研究、学习道家经法后,无师自通,练就得高深的内功,并且具有绵绵不息的特性。

    而武松终究还是以外家功夫见长,内功方面就没有达到像黄裳这种境界,久战之下,自然会露出一些疲态。

    于是,黄裳看准时机,一掌打到武松胸口,向后倒飞撞倒好几颗树。

    就在这时,一根追风箭疾射而来,直指黄裳。

    黄裳眼神一凝,对着射来的箭隔空一抓,箭身瞬间爆裂。

    这一幕让梁山的几位头领感到大为震惊,这是要多强悍的内功修为才能达到这种地步。

    虽然花荣这一箭并没有命中黄裳,但也使黄裳迟缓了一瞬,得以让武松有了喘息。

    “哈哈哈,黄大人好功夫,武某输了。”

    武松起身后,竟然是开口认输,这让众人都想不到。

    黄裳也谦虚的回应道:“承让了,若是你用刀,恐怕输的人就是我了。”

    随后,武松让燕青等人把他的戒刀拿回去,说自己技不如人,愿赌服输,所以留下来当向导,让他们先回去。

    燕青等人也没办法,只能先回去将消息禀告。

    张叔夜等官兵看了这一场决斗,自然是感觉大快人心。

    行者武松的名号和事迹他们大多数人都听过,如此厉害的人竟然败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们都不敢相信。

    当晚赵柠写了一封信,让人连夜送回汴梁交给太子赵桓,主要提到两件事,其一便是对梁山进行二度招安,并且将其统领权交给黄裳。

    其二就是提拔黄裳为三衙节度使,对梁山招安之后立刻南下剿灭方腊。

    “呼~呼~”太子赵桓与其它几个兄弟在气喘吁吁的休息,这时赵柠的信到了。赵桓听到是赵柠的信,心中突然有一丝不好的预感,接过一看,不由得叹了口气。

    一旁的赵构见状便问道:“兄长为何叹气,是嬛妹出了什么事吗?”

    赵桓没说什么,只是把信拿给赵构看。

    看前面还好,只是一些简单问候的话语,当看到说要对梁山进行二次招安,并且提升黄裳的官职让他全面统领梁山众人时,赵构先感到眼前一亮,然后对赵桓说:“兄长,我觉得可行,毕竟如今方腊在江南地区甚是猖狂,如果能让梁山等人去进行剿灭,这无异于是二虎竞食计啊。”

    赵桓听后才反应过来,不过这三衙节度使的职位可不简单,哪怕他是太子也不能随意指派,赵桓主要头疼的就是这点。

    这时赵构说道:“兄长,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先把信交给父皇,若是父皇同意那自然皆大欢喜,若是不同意,我们可以谏言,先封黄裳一个什么将军,然后让他统领梁山众人前去剿灭方腊。等班师回朝时再对其功绩进行封赏。”

    赵桓听后,点了点头,这么做确实比较妥当。

    “哼!三衙节度使!嬛儿这丫头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宋徽宗将赵柠的信狠狠拍在桌子上,而一旁的赵桓与赵构对视一眼,接着他们把觉得可行的方案向宋徽宗提议,宋徽宗听后思量再三,又叫来蔡京、童贯、李纲询问建议。

    虽然蔡京、童贯并不希望招安梁山等人,但今时不同往日,如果能让宋江与方腊两败俱伤那是最好的结果,而且太子赵桓也同意招安,他可不想得罪太子。

    经过一番商讨后,最终决定太子的提议,由李纲与康王一同前往传圣旨,全面负责招安梁山的事情,招安事成之后,由黄裳统领众人一起南下,剿灭方腊。

    这两天时间里武松在泰州府享受了一次贵宾待遇,官兵不仅没有限制他的自由,还有几人经常来与他把酒言欢。

    那几人自然是赵柠身边的侍卫,他们都是练武之人,自然有不少共同话题。而这天,赵柠也终于收到了赵桓的回信,结果虽然并不像他说的那样,但也无伤大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