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大宋之帝姬无双 > 第十二章 出征伐辽

第十二章 出征伐辽

    公元1122年,辽军惨败于金军,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逃出居庸关。

    宋徽宗认为这是一举拿下燕云十六州的最佳时机,再加上之前成功剿灭方腊,使得大宋朝廷信心满满,于是便指派童贯率领十五万大军,出征伐辽。原本宋徽宗还想让黄裳作为先锋,可是黄裳却发生了意外。

    在之前征讨方腊时,黄裳亲手击杀了不少方腊手下的武林人事,以至于引起了武林中人的不满,其中有不少人是被黄裳击杀那些人的师兄弟或好友,所以他们便成群来找黄裳寻仇,纵然黄裳武功了得,可双拳难敌四手,黄裳他自己也收了伤。

    从最后得到的消息来看,目前黄裳已经逃离了,可是下落不明。

    不过童贯并不认为征讨方腊时黄裳的作用有多大,他觉得那不过是匹夫之勇,于是放言说不需要黄裳和他手底下宋江等人,他自己领军便可覆灭辽国,拿下燕云十六州。

    赵柠在听到黄裳的事情后,也是有些后悔,当初自己怎么就忘了提醒他,让他不要击杀那些武林中人呢?

    不过好在她已经提前让人前往福州,将黄裳家人转移到了别的地方,避免被他的仇家所杀。

    如今黄裳应该是躲在某个地方疗伤,出征大辽一事想必来不了了,不过就算如此也不应该由童贯出征,因为那样必将会大败。

    次日,赵柠与赵桓一起找到宋徽宗,提出更换征辽主帅。

    “噢?你们觉得童贯不适合当此次伐辽的主帅?”

    宋徽宗有些疑惑的看向赵柠等二人。

    “没错,父皇,若是让童贯领兵征辽,必定会大败而回。”

    赵柠坚定的说。

    “嬛儿,这事关重大,不可妄言啊。桓儿,你也认为应该换掉童贯吗?”

    这时宋徽宗也询问赵桓的意见,而赵桓与赵柠意见一致,给了宋徽宗一个肯定的答复。

    于是宋徽宗问道二人,说:“如今黄裳已是不知所踪,依你们之间,这征辽主帅应该由何人担任呢?”

    “父皇,儿臣以为,可让宗泽或种师道挂帅出征。”

    赵柠立即答复道,宋徽宗思量片刻,于是让人去传蔡京、童贯、李纲三人。

    不久后,三人到来,宋徽宗将事情简单叙说了一遍后,童贯一惊,跪在地上说道:“陛下,臣领兵多年,何故这次就不让我挂帅?难不成陛下认为臣已经老到不中用了吗?既然如此,臣请求告老还乡。”

    说到后面,童言语中还有些哽咽。

    蔡京见状,连忙对宋徽宗说道:“陛下,虽然童大人如今年龄是大了,可他领军多年,也立下过不少战功,如今辽国被金人打得溃不成军,童大人领军一到,收复燕云十六州不过易如反掌,陛下何不让童大人为大宋再出征一次?”

    在这两人的一番说辞下,宋徽宗也有所动容了,在一旁的李纲见状,谏言说:“陛下,何不让种师道与童大人一起前往?”

    如今宗泽远在巴州,所以李纲就没有提到他。而且李纲也不像赵柠那样可以参考历史,毕竟眼下确实是最好的战机,这场战役十有八九会拿下。

    宋徽宗点点头,于是说道:“好,那就童贯为主帅,种师道为都统,整军十五万,五日后出发。”

    “不可啊!父皇!”

    赵柠有些着急了,这样出征的话还是会大败而归,所以她连忙开口道。

    “放肆!”

    宋徽宗有些怒意,他已经下了决定,又怎能轻易修改呢?何况他已经让种师道也参与到了其中,一时间对赵柠的行为感到有些恼怒。

    这时赵桓连忙制止了赵柠,同时对宋徽宗说道:“父皇,小妹尚且年幼,不经意间触怒了父皇,还请父皇恕罪。”

    “行了,你们退下吧,这件事情以后你们也不要参与了。”

    宋徽宗当即让所有人都离开,然后继续去欣赏他的美石字画去了。

    出到门外,童贯还向赵柠作揖,得意的笑了笑。赵柠冷哼一声直接离去。

    蔡京见状,对童贯说:“童大人,你之前是否得罪过柔福帝姬啊?”

    童贯闻言,摇了摇头,苦笑道:“我与柔福帝姬往日里根本没有接触,何来得罪一说?”

    蔡京仔细想了想,他也感觉到这位柔福帝姬对他有些恶意,开始时还以为是自己附上的人得罪过她,但询问后,并没有发生过这种事。

    五日后,大宋正式向辽宣战,童贯率领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出发,势必一举拿下燕云十六州。

    大辽天祚帝听到宋军前来,一时间有些恐慌,他们刚刚被金人打败,中京大定府以及周围大部分的地区沦陷,现在宋朝明显是想要趁火打劫。

    “这...这可如何是好啊?”

    大辽天祚帝此时快哭出了声,辽国朝廷上下众人也议论纷纷。

    片刻后,一人上前来大声说道:“陛下稍安,我们之前是败给了女真族人,可这就说明我们一定会败给宋人吗?况且宋朝这几年起义不断,去年刚平定方腊,如今这十五万大军必定是有不少招募的新兵,我军未必就不能一战!”

    此人名为耶律大石,天祚帝听了他的话,心情也平复了些。当即下令道:“好,既然耶律大石你有信心,那便封你为兵马大元帅,领军出征抵御宋军。”

    “臣,领命!”

    耶律大石接到命令后,立刻前往准备,如今最紧缺的就是士兵,所以耶律大石下令招募从辽东被打散的军队以及流民前来充军。

    而在宋军大营中,童贯和一众将领正在商量对策,这时童贯对种师道说:“种都统,太子与柔福帝姬曾向陛下谏言,要让你当三军统帅,不知此番你可有破敌良策?”

    种师道则答复道:“太子与帝姬抬爱了,这三军统帅还当由童太师担任才是。”

    种师道这时看向童贯,察觉到童贯露出一丝微笑,然后他接着继续说:“其实从长远来看,我并不赞成对辽用兵,一则是我们刚剿灭方腊不久,元气尚未恢复,二则是与金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但如果一定要打的话,可以集中优势兵力,一鼓作气攻下燕京。”

    童贯闻言,却并不认同,当即说道:“大辽在遭遇大败,如今燕京的守军不足一万,我大军一到,必定军心动摇,到时候我们可以许以厚利对其劝降,自然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拿下燕京,而燕云十六州同样唾手可得。”

    众将闻言,连胜称赞,只有种师道微微摇了摇头,在他看来劝降并不是这么容易的,还不如兵贵神速,以免夜长梦多。

    在童贯大军来到白沟之时,便如他所言执行了劝降计划,劝降使者来到大辽阵营中说明来意后,便被耶律大石斩杀了。

    童贯得知后也是非常愤怒的说道:“好你个耶律大石!你不投降,我就不信其它人也愿意陪你一起战死。”

    于是以高官厚禄为诱饵派人策反辽国当地豪强家族,可派去的人却被当地豪强家族抓了起来,送往官府砍了头。

    这下让童贯非常郁闷,他怎么也想不通,如今辽国已经到了这般地步,怎么还有如此底气,拒不投降?

    随后,童贯干脆以裂土封王为诱饵,对整个燕云地区的民众进行招抚归降,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还是有一些人想要投降大宋的,但可惜的是,耶律大石巡防严密,事情很快走漏风声,想要投降的人全都被抄了家。

    这一来一去,自然是花了不少时间,也这让耶律大石招募到了不少人,如今守军从原来的几千扩张到了三万人。

    童贯得知这个消息后才彻底打消了劝降的念头,他命令手下将领分别从东西两路进发,打算从两边夹击燕京。

    此时辽国大营中,耶律大石正在给士兵们训话。

    “将士们,如今女真人欺凌我们,宋人不顾《澶渊之盟》,落井下石,出兵攻打燕京城,我们能允许吗?”

    “不能!”

    在场士兵异口同声道。

    耶律大石继续说:“宋军来了十五万人,而我们只有三万,这可是五倍的差距,你们怕吗?”

    “不怕!”

    士兵们再次异口同声道。

    “很好!那就给他们一场血的教训,让他们知道我们契丹族不是好欺负的!”

    随后,耶律大石让身边的萧干进行指挥战场,自己带着两千精锐骑兵出发。

    根据探子来报,宋军先锋杨可世仅仅带了五千人便从白沟河西边出兵幽州。

    耶律大石冷笑一声,显然是打算教训一下这个冒进的家伙。

    由于耶律大石带的都是精锐的契丹骑兵,虽然只有两千人,但却行动迅速,加上熟悉地形的原因,抢先一步来到幽州进行准备伏击战。

    而杨可世此时大摇大摆的行军,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因为出发前童贯告诉他,如今辽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自己兵锋所指,辽军必定闻风而逃。

    对于童贯的话杨可世开始还有点不太确定,可是现在即将到达幽州,一路上并没有遇到抵抗的军队,这让他却信了童贯的话,只是命人简单探查了一番便继续前进了。

    在片刻后,嗖!一只箭从旁射出,准确命中一名宋兵,看到这一幕,杨可世立刻拿起兵器大喊道:“敌袭!”

    “杀!!!”

    此时侧翼冲出一只骑兵,领头之人正是耶律大石。杨可世连忙指挥部队开始迎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