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玉麟 > 第二十四章 租契

第二十四章 租契

    荣国府西跨院,荣庆堂中。

    这本是贾母所住之地,但因老太太疼爱孙儿宝玉和幼年丧母的黛玉,便也叫了他们两个一块来住。

    与贾母不过隔了两间屋子罢了,平日黛玉或者宝玉屋里闹出什么动静,贾母那边竖起耳朵就全听见了。

    这一日,放了学的宝玉第一时间便又来到了黛玉房间,看望自己心心念念的林妹妹。

    这会儿,黛玉独自坐在窗边,手持一本《牡丹亭》,看得津津有味。

    原本在屋外伺候的紫鹃见宝玉又来了,刚想喊人,宝玉却先一步将一根手指放在嘴唇上,朝她做了禁声的手势。

    紫鹃见此,白了宝玉一眼,但也没做声。

    她自然清楚,这二年,自家小姐和这宝二爷,是玩闹惯了的。

    且说宝玉蹑手蹑脚的进了屋里,看见黛玉正专心读书,又觑见书名是【牡丹亭】,便突然出声打趣道:“好呀!竟然看这种闲书,当心我告诉三妹妹她们去。”

    黛玉被悄摸进来的宝玉吓得心里直跳,听见是宝玉的声音,这才回过神来,用书捂着心口嗔怪道:“你这人,怎么偷摸就进来了,你要告诉她们,只管告去。”

    又白了宝玉一眼道,揶揄道:“难道我看这些书,还耽误了考取功名不成,再者,你怎么知道这是闲书,看来,你也是看过了这些闲书的,那我得了空,可要告诉二舅舅。”

    宝玉听了,只感觉这些话尽数在往自己要害上招呼,尤其是听到黛玉搬出了贾政,更是彻底败下阵来,忙赔笑道:“好妹妹,我这是与你玩笑哩,下次你要看这书,也记得叫上我,我与妹妹一起来看,岂不更好。”

    “哼!”黛玉见他如此,别过头去,又自顾自地拿起牡丹亭看了起来。

    宝玉见黛玉这会子又不太愿意搭理他,便道:“好妹妹,我这次来,是又有新鲜事要与你说哩。”

    黛玉又放下书道:“怎么就跑到我这里来说了,最近不是新来了个宝姐姐,大方得体,知冷知热,昨儿你不是去了她屋里,今儿怎么就来我这里了呢?”

    宝玉一听,顿时急了:“宝姐姐不过新来,所以我才去她那边瞧瞧,平日里若有了新鲜事,怕妹妹长久待屋里头闷得慌,我自是头一个跟妹妹你来说的。”

    “哼,蠢材,我不过随便说说,你急个什么!”黛玉柔声道,“有什么新鲜事,还是快说吧。”

    “好妹妹,还记得我前天与你看的那两首诗词吗?”

    “自是记得。”黛玉不解其意,因问道:“莫非是那作诗之人又出了什么新作?”

    宝玉听黛玉发问,顿时来了兴致,拿起黛玉的茶碗喝了一口道:“非也,而是那贾瑜干了一件轰动京城之事。”

    黛玉听宝玉这么一说,也被勾起了兴趣,笑道:“轰动京城?那必然是非常之事了。”

    “然也,林妹妹可还记得上回尤氏大嫂子请老太太和我们过去东府赏花的事吧。”

    这里的尤大嫂子,自然指的是贾珍之妻尤氏。

    黛玉道:“自然是记得,可这与你所说的贾瑜何干?”

    宝玉道:“妹妹莫急,且听我将后事慢慢分解.....”

    听着宝玉卖了半天关子,迟迟不讲到正题,黛玉突然嗤的一声,拿书掩嘴笑道:“这贾府的宝二爷,怎么这会儿竟像个市井里头的说书先生。你要再绕弯子,我可不听了。”

    宝玉听了,又怕真恼了黛玉,就将听来的贾瑜举狮破门这事儿,并前后因果,前前后后一齐给黛玉说了。

    黛玉听完,却是只信了个大半:“我看你也是道听途说来的,不去甄别真假,就直跑来与我说了,千斤重的石狮,我可不信他真能举得起来。

    倒是珍大哥那边,人家父母双亡,珍大哥还占了人家的祖宅不还,属实有些过了...”

    “别说妹妹你不信,我起初听了,也是不信,因而下了学,特意绕道东府大门前去看过了,你猜怎么着...?”

    宝玉说着,又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方才接着说道:“那珍大哥府上的门,果然破了一个大洞,门口的一只石狮子,也真不见了。”

    黛玉看宝玉又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原先的怀疑去了大半,不禁出神喃喃道:“莫非这世间,真有如话本里所写的文武双全的奇男子?”

    只是,如今既然发生了这事,那人,之后恐怕是不会受整个贾府待见了。

    宝玉平日里只顾在后院玩闹,她却总是在平时默默留心着这府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

    中午的时候,贾瑜决定还是先到祖宅去上一趟,看看正住在里面的租户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实在不行,他打算多少掏点银子作为补偿,让其搬到别处去租住。

    沿着脑海中的记忆,步行了有两刻钟之后,贾瑜来到了一处类似四合院的一进的院子门前。

    截止至十一岁,他都是在这里长大的,看着面前这个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地方,他心里只感觉五味杂陈,记得小时候,住在这里是那么宁静。

    自从他去了白云观之后,一晃眼,五年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院子门的紧闭着,但没有落锁,站在门外往里面望去,西侧厨房位置的烟囱正冒着青烟,显然院子里是有人正在起火做饭。

    就是不知里面住的究竟是什么人。

    略微观察后,他抬起手,轻轻叩响了院门,一连敲了好几下。

    随着“笃笃”的敲门声响起,不多时,院子里面就传来了一阵由远及近的脚步声。

    很快,门就被打开了。

    开门的是戴着头巾的中年男人,身材有些矮小,留着两撇小胡子。

    那中年人见门外是个生人,眼神立时便有些警惕起来,两手把着门扇问道:“你是?”

    贾瑜拿出房契展示在对方眼前,淡淡道:“贾瑜,相信已经有人跟你说过了。”

    那中年人一听,眼神微微一缩,随即换上了笑脸:“啊,原来是瑜大爷,小的蒋四,昨儿宁国府的赖管家专门来和我说了的,说您就是这院子以后的新东家。”

    贾瑜闻言眉头一皱,纠正道:“不是新东家,而是这院子原本就是我家的。”

    李四见贾瑜不快,连忙改口:“啊,是...是,小的方才口误了,瑜大爷,您请先里面坐,吃碗茶再说。”

    他自然也是已经听说了贾瑜的“光辉事迹”,不免对其有些发憷。

    “不了,有话这里说就好。”贾瑜谢绝了李四的邀请,只是隔着门往院里瞧了瞧。

    院子里大体格局还是与以前相同,只是里面摆放的东西换了样。

    李四也没再邀请,而是道:“瑜大爷,赖管家说了,以后我们就将租金交给您就好。”说着像是早就准备好似的,从怀里掏出一页纸来,“这是原先的租契,您请过目。”

    贾瑜没说什么,接过租契就看了起来,但不多时,他就变了脸色,沉声怒喝道:“欺人太甚!”

    贾瑜之所以这么生气,全因为这张租契上所写的内容。

    租契上面有一些条款,大意是:租金一年二两,一年一交,租约还剩三年,若有其中一方违约,作为补偿,违约者当支付与这座院子价值相当的银两给另一方。

    这租契是个人就看出有问题,他家这院子别说租金一年二两,就是收一月二两那也算少的。

    而且租期剩余三年,违约者要支付与这座院子价值相当的银两给另一方,这就相当于自己要是让这家人搬走,就相当于要把这套祖宅赔给人家。

    试问天底下,会有这样损己利人的房东吗?

    不用说,这一切肯定是贾珍父子在背后作祟!!!

    这时候,他终于想起原先是哪里不对了,按理说,租契一般是一式两份,房东和租客各执一份。

    但贾蓉和赖二,只给了自己房契和一把没用的钥匙,但却唯独没有给自己租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