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玉麟 > 第六十四章 家底

第六十四章 家底

    尤氏听到顺天府衙和案子这两个词就知道事情不会小,毕竟贾珍贾蓉因为就是因为顺天府的案子被夺爵发配的。

    便小心翼翼地问道:“却不知瑜兄弟要贾蔷去吿什么案子?”

    贾瑜便将尤氏叫到跟前来,对尤氏低语了一番。

    待贾瑜说完,尤氏微微诧异道:“什么,竟有此事?西府的老太太难道不知道吗?”

    贾瑜道:“自是知道的,只不过他们高高在上惯了,又怎么会将这种事情放在心上。”

    “那瑜兄弟为何非要让贾蔷在两日后去告发呢?”

    “一来,我是贾族族长,岂有族长赶着去告发族人的道理,再说如果不是西府这一遭实在有些过分,我是绝对不管他们的事情的。”

    尤氏点点头,这宗族之间亲亲相隐的道理她还是明白的。

    贾瑜继续道:“二来,若是再过两日,西府还不还银子,那就说明他们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再让惹出事情的贾蔷去告发他们,那最后出了事情,也别说我不给他们机会。”

    尤氏这时候也终于明白了贾瑜的想法,但他她有最后一个问题:“可,我该怎么去说服蔷哥儿呢?万一他犯了执拗不肯去...”

    贾瑜对这一点也早就想过,道:“嫂子你去跟他说,只要他帮我讨回了银子,我就分他一千两,并允许他出府自立家业,如若不然,就让他在那院子里一直待着吧,我想他会答应的。”

    尤氏想了想,这种情况的话,换作她是贾蔷,是一定会答应的,而且贾蔷除了听贾瑜的话外,也没有别的选择了,对西府而言,贾蔷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所以只有靠着贾瑜才会有出路。

    就在二人说话的时候,一个嬷嬷来到了房间门口,随即向贾瑜和尤氏二人行了个礼:“瑜大爷,大奶奶,西府的琏二奶奶过来了,说是要见瑜大爷商量事情呢。”

    贾瑜闻言,鼻翼微动,道:“你去内厅回她,就说如果不是带了银子来,那就没什么好谈的,我还有事要忙,就不见她了。”

    那嬷嬷闻言,应了声是,便快步去找凤姐回话了。

    尤氏看着那嬷嬷的背影,却是觉察到了不对,因问贾瑜道:“瑜兄弟,我方才听着不对呀,这嬷嬷并未说人家在何处等你,你是怎么知道人就在内厅的。”

    贾瑜笑了笑:“我鼻子比较灵,闻到的。”

    自从有了嗅觉定位这个能力后,他总是会忍不住用来试验,尝试去过滤和屏蔽一些不好的味道,留心和记忆一些物品和人身上特有的味道,从而去更好的辨识环境和锁定人物的位置。

    所以王熙凤进了府门后不久,他就已经远远地察觉到了。

    然而一旁的尤氏却只当贾瑜是在开玩笑,没有跟她说实话,用帕子掩嘴笑道:“瑜兄弟说话可真有意思,这里离着正厅少说也有近一里远了,那凤姐儿身上的味道,岂是....”

    但说着说着,她却感觉脸颊有些微烫了起来。什么叫闻身上的味道,若是真能隔着老远都给闻到,那自己离得这么近....

    贾瑜觉得尤氏身上的味道忽然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但一时间也没多想,只是道:“既然如此,嫂子就当是开玩笑好了。”

    …………

    黄昏时。

    贾诩再一次喝了一碗加了巴戟天的鸡汤,继续强化自己的五脏强度与力量。

    喝完之后,他独自在房间中试着做了几十个俯卧撑,但是全程下来一点儿大喘气都没有。

    照这个状态,他感觉自己再做几百个都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这时银蝶迈着小碎步款款而来:“瑜大爷,冯公子带来的那两位先生说账目已经基本查阅一遍了。”

    贾瑜看向来人,心中微微讶异,道:“这么快?”、

    即使是只查最近一年的账本,那也有大约两册书那么厚,两个人不到一天时间就查完,已经比她预想的要快很多。

    银蝶道:“是大奶奶听说您明儿一早就要走,也帮着那两位先生对账核算呢。”

    “哦,既如此,那我现在就去看看。”

    二人说着话,不多时就来到了正堂里面。

    只见尤氏和那两个账房先生都坐在里面,似是商量着什么。

    三人见贾瑜来,都是起身一齐看了过来。

    贾瑜道:“方才听说你们已经将过去一年的账给查清了,我这就来看看。”

    那两位账房先生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人说道:“贾大人,我等并没有查清,只是将贵府的收入支出都初步核算了一遍,对其做了一些总结,并发现了一些不对的地方。”

    另一人道:“若是要将其查清,那账上所记之财物也需与实物进行比对核验,还要寻一些采买之人问话,这就得再费上许多功夫了,非一日之功能完成,还请大人见谅。”

    贾瑜听了,顿时明白是自己有些想当然了,道:“原来如此,辛苦二位先生了。”

    又转头对尤氏道:“也辛苦尤嫂子,听银蝶说你帮忙不少。”

    尤氏道:“不过是打打下手罢了,说不得帮什么忙。”

    贾瑜道:“那也是嫂子主动出力了,但不知究竟查出来了什么来,还请与我说说。”

    尤氏闻言,看了看两位账房先生,脸色凝重道:“根据两位先生的核算,如果按照账面上的记录,我们府上近一年的收入是八千多两银子,有六千多两是靠着北边儿的九个庄子收上来的,还有一些是杂项,可却是花费了...一万一千多两银子。”

    贾瑜简直又要怀疑自己听错了,于是出言确认道:“嫂子,你的意思是,这府上一年下来,不但没积攒点什么,反倒是亏了三千多两?”

    他前世看原著是没怎么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只知道整个贾府在快速衰落,但真没想到会是这么夸张,三千两银子有多不好赚,那他是有体会的。

    贾瑜说完后,尤氏轻声回应道:“确实是亏了三千两。”

    那两个账房先生在也是对着贾瑜点头,示意尤氏说的确实是对的。

    贾瑜这下终于深刻体会到,自己接手的不是什么富贵奢华的宁国府,而是一个由贾珍父子留下的不折不扣的烂摊子。

    他的心情又变得有些低沉起来,又问尤氏道:“那府里的公库中还剩多少银子在里面。”

    尤氏道:“原本该是有七万二千两,但库里我去清点过了,只有两万八千两,缺了四万四千两,应该就是被西府的贾琏他们拿走的。”

    她自然知道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如果再按照这么一年三千两左右的银子亏损下去,那用不了八九年,这偌大的东府就该散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