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温婿 > 49 天下大同

49 天下大同

    药堂门前,许多百姓排着队,在翘首以盼。

    天香楼的护院们在外面维持秩序,药堂里医师、小二齐聚一堂,都想一睹神医的风采。

    “神医来了!”排队的百姓喊了起来,引得屋里也跟着躁动起来。

    周仓护在华佗身侧,向药堂里走去。

    药堂里迎出一个人来,满面春风,笑意盈盈,不是孟玉楼是谁?孟玉楼身侧,唐姬赫然在列,一袭玄衣,腰肢婀娜,不高不矮,不胖不瘦,如同画里走出来的人儿。

    寒暄两句,孟玉楼将华佗请进药堂里。

    “啥时候给看病啊?俺们都等半天了。”人群中,有人大胆地喊道。

    孟玉楼未答,华佗回首笑道:“好歹等我歇口气,一个个来啊!”

    步入药堂内,孟玉楼说道:“听到神医坐诊,有病的没病的都来了,这不整条街都给占了。”

    “这么多人,想累死我啊!”华佗看到药堂里许多医师打扮的人,问道:“他们是干什么的?”

    一位胡子花白的老医师拱手说道:“老朽是天香楼的医师,姓吴,对华神医仰慕已久。今日有幸,华神医坐诊,老朽跟东家请命,给神医当徒弟。”

    华佗正色说道:“晚辈不敢!都是医门中人,救死扶伤为本,何谈高低!”

    孟玉楼在旁,解释说:“是小女子自作主张。我看有这么多人,神医一个个看下去,不知要看到什么时候。就把我天香楼的医师都请来,一来是帮着医治些病轻的人,二来也能跟着神医学习进步。”

    华佗哈哈一笑:“废话咱就不多说了。看病吧!”

    随着华佗一声令下,整个药堂开始运转起来。

    华佗坐在正堂中,左右各有三张案子,六名医师候着,医师后面便是抓药的柜台,同样有几名经验丰富的药师在等候着。

    进门的一名女病人,直直走到华佗桌案前,喊一声“神医”,便开始哭诉自己的病情。

    “周仓,你在这招呼着。妹子,咱们里面坐去。”孟玉楼怕人多,便拉着唐姬,要到后堂去。

    唐姬瞟了华佗一眼,不好意思地说:“小妹曾学过些医术,想跟着神医长长见识。”

    周仓一听大喜,让唐姬跟着华佗边帮忙边学,不比自己这三脚猫强?夸赞道:“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走,我带你跟他说去。”

    孟玉楼眼睁睁地看着,周仓领着唐姬走到华佗身后,低声对华佗说了两句话。华佗看了看唐姬,点点头,又给前面的病人把脉去了。

    周仓走过来,开心地说:“搞定!我跟华佗说了,你可以自由活动了,可不敢让你这位大忙人在这干耗着。”

    孟玉楼白了周仓一眼,瞅着周围没人,右手悄悄伸到周仓腰间拧了一把,低声说:“你们嘀嘀咕咕什么呢?”

    周仓的脸无声地扭曲了,连忙窜了开去。

    孟玉楼笑的花枝乱颤。忽觉有几道目光看过来,孟玉楼赶紧捂住嘴,转身向后堂去了。

    周仓正要跟进去,却被孟玉楼推了出来。

    孟玉楼说:“干你自己的活去。教人看见,像什么话。”

    周仓脸上一热,只好回到药堂里,无所事事地踱步。

    “周仓,拿这方子抓药去。”唐姬写完方子,见旁边没人,便喊周仓干活。

    周仓接在手里,看到上面俊秀的笔墨,像唐姬的人一样温婉,不及多想,送给药师抓药。

    一直忙活到华灯初上,孟玉楼派人来请,药堂里才结束了半天的坐诊。

    华佗脸色疲惫,心里却觉得畅快,长身而起,说道:“先吃饭,把外面这些人都记下来,明天先给他们看。”

    其余人等也都松了一口气,争相说道:“先生真乃神医!受教了!”

    华佗对这些恭维哈哈一笑,招呼周仓说:“走,吃饭去,肚子饿了。你们也都去吃饭吧!”

    周仓在前引路,回头看到唐姬,说:“你也一起去吧!”

    唐姬退让说:“我回去也是一样。”

    “客气什么!”周仓伸手,一把抓住唐姬胳膊,拉着就走。

    唐姬小脸通红,双脚不听使唤地被周仓拽走了。

    登上马车,穿过街道,一直到了天香楼前。

    孟玉楼出来相迎,看到唐姬笑道:“我就说你不要家去了。走,咱们进去。”又对周仓和华佗说:“周仓,你要替我好生招待神医。要是招待不周,我拿你是问。”

    周仓笑着应承道:“遵命。神医请!”

    众人簇拥着华佗进去。

    后面传来黄忠的声音说:“我来晚了。”

    孟玉楼笑道:“不晚不晚。今晚请大哥作陪,请进。”

    几人落座,黄忠解释说:“看着叙儿像正常人一样,我把时间也忘了,把祖上传下来的刀法练了一遍,就到这时候了。”

    华佗满意地捋须,点了点头。儿子随爹,看黄忠是个老实人,黄叙定然也不是个顽劣的,把黄叙留在身边,华佗放心了不少。

    周仓笑道:“叙儿的病治好了,莫说你这个当爹的,就是我这个当叔叔的,也高兴的不得了。”

    唐姬在一旁,插话说道:“家国天下,家宁则国安。黄大哥武艺超群,乃国家栋梁,如今没有了后顾之忧,正是大展宏图、报国建功之时。”

    黄忠听了,低头一叹:“唉~姑娘说的不错。黄某为犬子之事,离军返家,心中着实不安。有国才有家,眼下国家危难,大丈夫当为国效力才是。”

    周仓站了起来,指着唐姬对黄忠说:“大哥,你有所不知。这位姑娘不是旁人,乃是少帝遗孀、弘农王妃唐氏,为躲避董卓残害,逃难归家。”

    黄忠“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对着唐姬跪地行礼道:“末将先锋营统领黄忠参拜王妃。”

    华佗也是面容一改,躬身行礼道:“王妃当面,我竟不知,失礼失礼。”

    “黄大哥,快快请起。”唐姬伸手去扶黄忠,又觉不妥,忙将手缩了回来,说道:“少帝已被董卓所害,我回归乡里,与民女无异。你们是周仓的朋友,都不是外人,不必多礼。”

    孟玉楼对周仓使了个眼色,周仓忙将黄忠扶起来。

    孟玉楼笑着打圆场:“咱们都听王妃的。礼数多了,反倒显得生分了。私下里随意点,在外人面前莫失了礼数就是。”

    唐姬抿嘴笑道:“孟姐姐说的对。把我想说的,都说出来了。”

    见两女如此开明,三个男人不约而同地笑了。

    说归说,三人还是一致邀请唐姬坐在主位,把唐姬吓的落荒而逃。孟玉楼忙跟着,安排唐姬另外用膳。

    周仓和黄忠把华佗请坐在主位,两人打横陪着,推杯换盏,饮到半酣。

    华佗酒意微醺,烛光之中望着两人说道:“方才王妃说的不错。二位有大将之才,又胸怀抱负,值此天下大乱之际,接下来有何打算?”

    周仓望了望黄忠,黄忠也望了望周仓。

    周仓率先开口,对黄忠说:“我与大哥结为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无论大哥去哪,小弟必然舍命相随。”

    掷地有声!黄忠、华佗无不动容。

    想了一会,黄忠说道:“兄弟这份心,哥哥记下了。你没上过战场,倒不必跟我一起。我是战场上的老兵,以前在北疆打外族,早就习惯了战场拼杀。说句实在话,我这半年多忙着给叙儿看病,可心里还是一直记挂着先锋营。”

    “那你准备回营了?”周仓问。

    黄忠点头:“嗯。我放心不下。”

    周仓心里大松了一口气。回营好啊!比去投奔韩馥强。既然黄忠不打算去投奔韩馥,周仓倒省了劝说的词。

    黄忠继续说:“董卓不得人心,早晚都会失败。”

    华佗点头说:“这也是大家的共识了。”

    黄忠又说:“关东起兵的诸侯不少,论声望论实力,除了袁术袁绍,就数韩馥张邈了。袁家声望大,手下不缺良将,兄弟你投靠韩馥张邈才是上策。咱们私下里说,你有韩家这层关系,韩馥必会另眼相看,将来也能出人头地。”

    周仓没想到黄忠想了这么多,当场尬住。

    华佗不解地问黄忠:“那你何不与周仓兄弟一起投靠韩馥,共抗董卓?”

    “我也有此意。可心里就是放不下先锋营的那些兄弟。”

    华佗劝说道:“董卓祸乱朝政,人人得而诛之。你若回先锋营,岂不是成了董卓的手下,助纣为虐?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当断则断呐!”

    华佗的话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想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明里暗里反抗董卓,却还有那么多不是西凉的人替他卖命。

    黄忠的脸颊因为喝酒而发红,因为羞愧而发烫,解释说:“神医这话说的不对。先锋营是大汉的先锋营,不是董卓的先锋营。我等效忠的是汉室皇帝,绝不是董卓那厮。”

    华佗两手一摊:“名义上不是,实际上就是嘛!董卓借朝廷的名义发号施令,你们敢不听从?”

    黄忠本能地反问:“要是人人都不听从,那天下不就乱了套了?汉室还有什么威严?”

    可不!董卓之乱后的天下不就是这样吗?各郡有各郡的部曲,各州有各州的军队,谁还管汉室不汉室的?

    周仓见二人有些针锋相对,忙劝解说:“两位说的都没有错。错在董卓把控了朝廷。从名义上说,董卓虽是逆臣,代表的是汉室朝廷;关东诸侯名不正言不顺,属于反叛。两方都算不上忠臣,无非是矮子里面拔将军。依我之见,若想兴复汉室,惟有自己成为诸侯,消灭其他诸侯,最后再还政于皇帝。”

    华佗幽幽一叹:“哎~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皆为利往。人人皆有私心,若无私心,天下早已大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