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四十岁男人的逆袭 > 第三章 唐二的心路

第三章 唐二的心路

    “不是说离婚证是绿色的吗?”唐二在心里默默吐槽网络写手的不靠谱。

    拿着红彤彤的两本证书,两人对视一眼,五味杂陈。

    为了不再将就过日子,去追寻诗和远方,唐二最终还是屈服了。他分了不到4成的财产,买了个小房子,工作也辞了。

    唐二是正宗的中文系毕业,从小到大写的文章都是被当做范文在班上公开传读的。虽然后来的工作和写作没有多大关系,多年来他还是坚持笔耕不辍,陆陆续续地写了几百万字的文章,虽然没有正式发表过,但是扎实的文字功底还在。

    于是唐二又开始了各种各样新的尝试,包括写小说、做AI美图、玩音乐、玩游戏……

    唐二突然想起来,自己好像四年级的时候看过的一个国产动画片的主角,依稀记得那个动画片的名字叫《一半儿》,主角在自己的世界里,做什么都做一半就不做了,造桥造一半,结果走上去掉下去了,抓住绳子也只有一半,最后掉到了沙堆里差点闷死。受伤后幡然醒悟、痛改前非,再也不做一半儿先生了。

    唐二觉得自己就是彻彻底底的一半儿先生,而是到现在只有幡然醒悟并没有能够彻底的痛改前非,依然什么事情都是开头轰轰隆隆、过程普普通通、结局一点不中的局面。

    他至今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就看到过张朝阳的一篇文章,讲的是大学生总是好高骛远,心里装满了各种梦想,既想当音乐家,又想当计算机高手,还想着做工程师……很少有人踏踏实实地认准一个目标去努力实现的,这样的人浑浑噩噩,今天这边踩一脚、明天那里踏一脚,不知不觉过了几十年,再回头发现一地鸡毛,什么也没有做成功。那时候,唐二发誓自己一定不是这样的人,绝壁不能成为这样的人……

    唐二还记得,90年代末期,他在一本叫《知音》的杂志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对他的触动特别大。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HHHT的冬天,特别的寒冷,零下三十多度的气温,哈口气等都能直接摔着地上噼啪作响。作者走在萧索的大街上,角落里蜷缩着一个身穿黄绿色军大衣、满脸胡茬的粗犷汉子。作者凑过去拉呱:“师傅,生意咋样?”

    “你也看到了,就这样啊。”汉子兴趣缺缺地敷衍。

    瞎聊几句,作者问汉子:“你是怎么想起来做这卖菜的生意的?你喜欢卖菜吗?”

    “哼!”粗犷的汉子鼻孔里喷出了些许不满,道,“谁年轻的时候还不是有个梦想的人?这不是过着过着,就成这样了!现在不卖菜,我也不知道能做些什么了!”

    下面就是知音体的传统手法:是啊!谁在年轻时还没有过梦想呢?有的人想当大侠、有的人想要当科学家、有的人想要当医生……但是大多数人都在年轻的时候蹉跎岁月,于是过着过着……就成了贩夫走卒。所以啊,趁着年轻,还是应该早点做些什么,不至于误了青春。

    唐二那时候真的有被震惊到了,诧异于卖菜的能说出如此富有哲理的话语,更诧异于人生的变化竟然如此这般的莫测。这在从小熟读《三国演义》、《左思与三都赋》、《毛泽dong朱德传》等这些励志经典的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他还想着要么做个帝王,带领部族纵横天下,要么退而求其次做个将领驰骋疆场呢。但这篇文章真的深深地触动到了唐二的灵魂,他感到了害怕,他害怕成为文章中描述的人,他害怕哪一天他失去了追逐梦想的勇气。唐二觉得这篇文章,是知音杂志最好的一篇文章了。

    想到这里,唐二心里突然不是个滋味。虽然没有活成个菜贩子,但是精神世界的枯竭,和菜贩子之流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伸手从怀里掏出一块青黄色很后质感的圆形铜牌,唐二细细地摩挲一阵,只有这清脆的青铜古音,才能让他躁动的心获得一阵安宁。这块铜牌比他的巴掌一半还稍大一点,是唐二父母留给他的唯一念想,上面密密麻麻地篆刻着各种各样他看不懂的符文,一圈一圈像是涟漪一样。唐二从小到大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摩挲这枚铜牌,好像这牌子总能让他受伤的心获得及时的慰藉。

    唉!

    和过往做个斩断吧,从明天开始,将自己放逐、砍柴、流浪、饮马江湖!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