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雷剑 > 第二十四章 馥桂,富贵

第二十四章 馥桂,富贵

    破屋残旧,万里朝阳

    姜北是修炼,不需要睡觉

    馥桂是睡不着,想了一夜,也没什么头绪。

    不知道真相还好,一味的把姜北当作敌人便好。

    知道了真相,反而思绪万千。谁对谁错,一时之间竟然分不清。

    公说公有理。

    姜北敲了敲残破的木门。

    陈馥桂打开门,少女的脸上本不该有眼袋的。

    只是近日反复高山低谷,一直紧绷,让她休息不好。眼圈也就黑了。

    细细想来,姜北对她从未有逾矩。

    要是他对自己做点什么,是不是自己也不用这么纠结?

    姜北见她反复纠结,便有心开导:“我给你说我的事,不是要你怎么样去原谅我!只是让你明白,世事无所规律,意外常伴身侧,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经历与角度。我报了仇,若是你们还想杀我,我可剔骨还肉。”

    姜北看到的是一个柔弱女孩子为了家人,甘愿进了青楼,为了帮父亲报仇不惜身死的烈女。

    陈馥桂看到的是一个废物少爷,生死之际后的蜕变与担当,还有父母为他舍身的感动,他们犯的错,他从未否认过。

    只是人死不能复生,让人如何也原谅不了。

    见陈馥桂低头看着地面不言不语。

    姜北背负长刀,唤出飞剑,一跃而上,伸手在她面前晃了晃。

    陈馥桂这才抬起头,犹豫了一下,还是伸出手握住姜北的手。宽大而厚重。让人安心。

    姜北把她拉上飞剑询问道:“有没有想去的地方?”

    陈馥桂看看周围,又看看姜北,说道:“想回家看看。”

    “指个路?搂着我的腰或是抓着手臂都可以,抓紧。”

    馥桂指了个方向。

    姜北御使飞剑,拔地而起,窜入云层,尽管姜北已经提醒过她。但她还是差点闪断了腰。

    好在姜北提醒以后,用力的抓着姜北的手臂。

    白狐埋在姜北怀里,被突然袭来的压力,紧紧压在姜北胸前,探出头看着周围,这要是摔下去,不得小厨娘的铲子都铲不起来?

    然后两只爪子蒙着眼,不敢再看,呜呜直叫。

    馥桂家在城郊的一处村落。不过盏茶功夫便寻到了,这还是姜北窜错了一次方向。不然更快。

    姜北下降飞剑到能看清楚地面人的高度,回头问馥桂:“要回家看看,还是就在这里?”

    馥桂看着脚下的村落道:“就在这里看看吧。看看他们过的好不好就好了!”

    姜北轻声道:“你可以回去的。”

    馥桂摇摇头道:“进了青楼,多半要被戳脊梁骨的,村子闲言碎语很多。”

    姜北想起了一句话:到底是什么困住了你?

    是那些闲言碎语?是那些嘘寒问暖?还是自己给自己套了枷锁?

    还有一个月便是秋收的季节。

    稻田已然一片青黄,稻穗不重。连枝头都未压弯。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尽管摄政王,已经减免了赋税,但那是对于土地私有者而言。

    没有土地的人,还是只能替富者打工。

    该交的粮一分不会少。

    如此,本就产量低,再交一部分。基本生活都保证不了,卖买女儿是最后的不得已。

    贫民吃的都是米糠。

    所谓糟糠之妻,便是共患难。

    姜北顺着陈馥桂的眼神看去,一干瘦黝黑的中年女子,身着粗麻褐衣,正卷着裤腿,顶着烈日在稻田间除草。

    好大一会,似是累了,踩着泥泞回到田埂休息,大多数是低头发呆,偶尔抬头看看远处。

    不敢多休息,稍微恢复了体力,便又回到田间,熟练的用双手拔除杂草。

    驼背佝偻,连坐着也是脊背弯曲。劳累过度。

    没了男人的寡母,独自在田间。养着一家老小。待到秋收时,又要一人割稻谷,打稻谷……

    背后传来啜泣,低迷压抑。

    姜北没回头,只是蹲在剑尖说道:“去留随你。”

    陈馥桂哽咽道:“回去也改变不了什么。不若跟着你,赚点银钱。”

    姜北摩擦着戒指道:“你若是回去,要多少你开口就行。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你读过书该知道,给多了接不住是害人。”

    “你给我十两银子”

    姜北拿了十两给她。

    “你帮我扔到她脚边。十两加上我卖身的银钱,短时间够他们好好生活。我想看着你怎么帮他们!”

    姜北依言照做。准确无误的丢在妇人脚边,妇人捡起一看,慌忙塞入内袋。

    猫着腰环顾四周,确定没人后,也不敢拿出来看看是不是真的银子?

    抬头看看天上,姜北已然离去。

    馥桂,富贵!

    是穷人对于财富的渴望。

    不仅是陈馥桂,对于姜北来说,也是心境上的冲击。

    前世一人无牵无挂虽孤独却也轻松。眼前女子却要以一己之力养活一家人。

    束缚我们的到底是什么?

    离开村落,姜北朝着连然城飞射。

    “你教我修行。”

    “想学什么?”

    馥桂指指姜北的飞剑。

    姜北便把经络图拿给她看,要她先记住经络图上的窍穴,脉络。

    飞剑迅捷,两个时辰便到了连然城。

    比起当日苏青带他来找姜牧的盏茶功夫,姜北目前自然是拍马不及的。

    心伤那日,姜北没好好看看这座隔开两国的巨大城墙。

    匠门的原因,城墙绵延数十里,高达三丈。

    城墙厚重结实,刀伤箭孔是它的功绩,亦如它承担的责任。

    似大兽,匍匐在陡峭险峻之间,气息古朴。

    父亲便是守在这里,守着宁州百姓。

    带着馥桂落在城门外,已是中午。两人一狐走近城门。城卫士兵拦下两人。

    姜北便拿出了碟谱。

    军卒接过一看是道门弟子,便放他们进城了。

    边塞城池,严防死守。

    入了城,街道纵横交通。主街比谷昌城宽阔了一倍,三丈有余。战时有利于军队的支援撤退。

    姜北不打算直接去报道,寻了一家客栈,拿出碟谱后,掌柜的开了两间房给他。

    在古时,住宿客栈没有官府文书,是住不了的。

    原来古时的美好只出现在诗词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