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往事

    这这这——

    乖乖,鬼知道他这一会儿时间经历了什么。

    “愣着干什么呢?我只能控制他生机一刻钟。”秦慕青见还呆呆的,没反应过来的青桑催促道。

    “哦哦哦,主子没让莫老伯起死回生啊。只有一刻钟,那属下赶紧去,保证快去快回。”

    青桑回过神来,边说边运气轻功直接飞出院子。

    飘在莫老伯身旁的安怀也幽幽开口道,“我方才感觉到莫叔身上生机不再消散时,差点也以为你可以起死回生了。”

    “起死回生?这世间哪来的起死回生?若能活那本就命不该绝,只是,他确实没救了。”

    她方才只是短暂地控制住生机流逝,虽说她手上有灵魄珠,但那只能对那些被鬼怪所害,命不该绝之人用。

    “是啊,若是可以起死回生,只怕这世道就彻底乱了。”安怀有些惆怅悲伤道,但是语气里又有一丝丝遗憾的感觉。

    “你慌什么呢?你一个阴魂,他变成阴魂了正好可以看到你,你们还可以在他入地府前聊聊。”

    秦慕青慢条斯理起身,优雅地理了理月白锦袍上的褶皱,端站在院子的一角。

    “也是。在渭水里当鬼当久了,险些都忘了这些了。”被秦慕青的话提醒到,安怀顿了顿回复道。

    忘了他曾经也是个人,忘了他已经当了这么多年鬼,早该没了对死亡的恐惧。

    “只是我还是希望莫叔他可以多活几年,毕竟那么多人想长生不老,想起死回生,甚至连一些鬼都想夺舍不是么?可能还是当人更好吧。”

    安怀小小的身子漂浮着,说着历尽沧桑的话语。

    当人可以活的有滋有味,活的精彩,他从小到大都没体验过多少正常人的生活。

    “当人更好么?”秦慕青轻晃着扇子的手微顿。

    她第一世出生便在九州大陆第一府,生来就有宗门千年难得一见的天赋。

    所有人都想成仙,都想踏足大道,她的宗门更甚。

    第二世生在华夏国一个富商家中,那方世界里有许许多多好吃的好玩的。

    可惜她因为第一世的缘故,功德值负一万,体弱多病又倒霉,根本没办法出门体验正常人的生活。

    安怀看向远处思绪飘远,面无表情的秦慕青,撇了撇嘴,说道“你是例外,从我见你,你就没多少表情,永远一副一切风轻云淡的样子。”

    “是么?可我至少是人不是么?”秦慕青顾自喃喃道。

    余光瞥见趴在地上的大黄狗,半瞌着眼,后腿轻微抽搐着,不再叫唤。

    人世间的感情还真是复杂多样,人与人之间互相伤害,而动物却知道忠心护主。

    “咳咳——”倒在地上的莫老伯慢慢转醒,低低地咳嗽了两声。

    张开混浊的眼睛,看向院子里的秦慕青,略带疑惑,接着便猜到了她应当是那位大人的世子。

    毕竟一个穷乡僻壤之地,哪来的这般锦衣华服恍若仙人的小公子。

    一旁的安怀见莫叔醒了想上前去扶一把,手还未触碰到那布满皱纹的手臂,蓦然想到他已经是个鬼了,还是怨气特别重的鬼,快速收回手,飘着躲向了一旁。

    蹲在半空中,低下脑袋,情绪略微阴郁。

    秦慕青见此,便过去将莫老伯扶了起来,正想开口询问。

    莫老伯便先一步开口了,“世子爷,小人知道您想问什么。那事也与我今日的遭遇有关。”

    莫老伯抬眼看了看周围逐渐聚集的人,也明白了秦慕青的意思,开口讲了起来。

    “三十八年前那件让大家讳莫如深的事,其实起源于更早。

    四十四年前,我与安子顺突然想找个先生识些字读些书,方便找个赚钱的营生。因为没钱,便租了个破旧的老房子,每日自己做饭。”

    “莫昌,莫昌,你来看,这萝卜长的好像人参,晒一晒估计更像了。

    咱不是正缺银钱嘛,那些夫子的仆役不是看不上咱们,说咱穷酸吗?咱换了这身粗布麻衣,看他们还狗眼看人低不。”安子顺手里举着一根巴掌大的萝卜兴奋说道。

    那萝卜根须多,下面也有分叉,又不是特别粗大,乍一眼确实像,这要是晒干了,估计可以以假乱真。

    “哎,子顺你别说,还真挺像,不过这种事可太缺德了,咱不能干。再说了,人药铺里是行家,一眼就看出来了。”莫昌只当他说的是玩笑话,没当真调侃了两句。

    “莫昌,眼下快入冬了,这萝卜也便宜,咱买些屯着吧。”安子顺边说边挑了几个,顺手把那个像人参的萝卜放了进去。

    “当天中午,我们就吃了炖萝卜,之后我就没见到过那个萝卜,我以为那天中午吃了。”

    “莫昌,咱走吧,咱已经拜访这个老头四五次了,他次次都不见我们,只让小厮打发咱们,这就是明显看不上咱们。”安子顺看着眼前硕大的砖瓦房,紧闭的朱门,心中颇有怨气。

    “不,我们不能这么放弃,这是城里唯一一家愿意免费收穷苦百姓的夫子,不然我们就得交十两银子的束脩,我们哪来的钱?”

    安子顺见莫昌依旧站在大门前,丝毫没有离开的打算,有些气急,“那你这么天天站在他门前,他就愿意收你做弟子了吗?

    咱们都二十岁了,除了开蒙书,其他半点不知道,大字都认识不了几个,哪个先生愿意收?就算他愿意收,你哪来的银钱交食宿费?”

    安子顺说完,便气急败坏的收拾东西离开了破落小院。

    莫昌依旧没放弃,又连着拜访两日。

    直至第三日,大雪纷飞,四下一片雪白,他依旧站在门口。

    那紧闭的大门终于打开,一个身着儒生青直袍的老先生走了出来。

    “老夫赶你数次都不离开,诚心可鉴,恒心如铁。但你天资不够,年纪过大,收你当弟子会坏老夫声望,你便跟着老夫当个书童,准你旁听,免你食宿费。”

    莫昌不可置信的抬起头看向那离开的背影,激动,无措。

    他成功了。

    接着又想起了子顺。

    只可惜子顺三日前走了,若他再坚持两日,他们就可以一起求学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