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静观之艺 > 第三卷 第二章 一展武林豪情卷 崭新身份前路悬

第三卷 第二章 一展武林豪情卷 崭新身份前路悬

    静瑟暮夜,等待华中台睡去后,华中陆就将高俅请进了自己的书房。书房的楠木书案上,就铺放着高俅送给华中陆的《水调歌头》,诗中写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华中陆反复细细品读着诗中的意蕴,以至于高俅刚步入书房,他都没有注意到。高俅也未出言请安,默默等在一旁,没有丝毫着急。

    半晌后,华中陆才发现眼前嵬然不动的高俅。“你来了啊。苏大人不愧为一代大家,贴切地抒发了我此时的心境。”华中陆率先感慨道。

    高俅见华中陆开口,于是伸手行礼道,“王爷,您有所不知,此作不仅诗书双绝,其中还另附乾坤。我看王爷有武学底子,才将此献于您。”

    “这个和武学有何相关?不就是一首诗吗?”华中陆疑惑地问。

    “王爷您不必心急,请听我细细讲来。苏大人王爷您是了解的,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而黄州江北的赤壁山上,曾在苏大人落难此处之间,发生过一件震惊武林的大事。”

    “是何等惊动武林的大事?”

    高俅凝视着华中陆的眼睛,缓缓言道,“是争夺天下第一的武道大会!”

    “武林大会?”

    高俅见华中陆一脸迷茫,于是接着解释道,“自从五代以来,国土分崩,武林诸高手分属各国,很少有切磋交流的机会。当年明月宫新进宫主,为了增加明月宫在武林中的影响力,因此召集各国高手,在位于当年三国争霸过的赤壁山巅,举办了这次武林盛会,想比出谁才是天下第一的高手。

    王爷您可不要小看这次武林大会,一直以来明月宫势力庞大,教众遍布天下各个角落,此次新宫主更是花费了庞大的资源,将宋、辽、夏、大理、吐蕃的高手皆数请了过来,甚至还有交趾、高丽、琉球等国之人。”

    “明月宫?”华中陆脑海中马上浮现出明月宫的圣女,那位妖娆动人的萨迪玥。“没想到明月宫的势力比自己想象中还要惊人,看样子调查杀父之仇,交给他们来查,应该是做对了。”

    “我们家苏大人是个好热闹的人,既然身处黄州,当然要上赤壁山参与这场重要的盛会啦。此次武林大会足足办了一月有余,我们苏大人也在山上停留了一个多月。最后大会剩下七人难分高下,众人都心悦诚服公推他们为天下最强者。”

    “七人?天下最强者?”华中陆突然想起些什么,他遇到过那位神秘的古大不是提到过,于是急忙问道:“难道是天下七强?”

    “对,正是天下七强!苏大人当时也在现场,感慨之余,这才写下了这七句诗。这首诗看似普通,其实诗句中的每一句话,都对应着一位天下最强者!”

    华中陆没有打断高俅说话,也没有再问什么问题,他不想让高俅感觉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于是缄默不言,等着高俅往下讲。

    高俅也没多犹豫,一气呵成地说:“虽然此次武林大会没有比出个天下第一出来,但由于大会是明月宫组织的,因此当仁不让将明月宫新宫主——“心魔”放在了第一的位置。‘明月几时有。’说的就是他(她)!”

    “萨迪玥的师傅竟然天下七强排名第一?!自己当时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无知者无畏啊。”华中陆心中暗暗庆幸。

    “‘把酒问青天。’说的就是吴乞丐,酒仙吴青天!”

    华中陆有好多事情想再请教吴乞丐,他也算是自己的半个师傅,还送给了自己《静观》图,也不知道今生是否还有缘再相见。

    “‘谁知天上宫阙。’这人王爷你猜猜是谁,我敢保证王爷您一定无法猜出。”

    “你说吧。我可没兴趣猜谜。”当时萨迪玥并未一一说明,华中陆他当时对于武学也没有这么大的兴趣,就没有深入去问。

    高俅双手一窝,朝天一拜说:“正是当时在位的宋朝天子---宋神宗。”

    “什么??”华中陆彻底迷茫了,“宋朝不是以文治国吗?当今天子手无缚鸡之力,能否举起手中的金碗还另说。他能名列天下七强之列?这不是开玩笑嘛?而且明月宫何德何能可以请得动当朝天子?”

    “王爷您别急,请听我慢慢解释。想当年宋太祖以武建国,一套太祖长拳和太祖棍法天下无双,无人能敌。太祖他老人家当上皇帝后,又恐五代时期频繁的武将篡位,才杯酒释兵权,抑武崇文。却将自己扬名的武艺代代相传,并让后代装出不会武功的假象,以欺众人。”

    “太祖长拳我也学过啊?这套拳法也没什么厉害的呀?!”

    “这就是宫中之谜了,听说宫内有间密室,是太祖他老人家所建。里面的物品仅有举办完登基大典之后的历代子孙才能进入其中,其他妄入者立斩不赦。据说屋中不仅有帝王的御下之术,还有武学的真正精髓口诀。当然这一切都是传说,我也不知道真假。

    但宋神宗能位列天下七强之列却千真万确,当年神宗并非明月宫所请,而是听闻此消息,半道微服借代身份来参加的。苏大人在朝为官,当然认识圣上,因此提诗时才隐晦其名,仅用天上宫阙来代替了。”

    “原来如此。”华中陆内心好想看看太祖长拳的精髓口诀,他习练此拳法多时,就想知道它究竟能展现出何等威力,如果那传说中的密室真的存在的话。

    “难道当今圣上也武艺高深?”华中陆追问到。

    “这个小人就不太清楚了,但我想从太祖开始,一直传承到神宗,照理说不会失传。”

    华中陆没想到皇宫中的赵氏子孙,还身藏绝技,不禁加深了对未来的不安。

    “‘今夕是何年。’说的是经箓派的何道士,他原本为龙虎山正一派的掌门,由于武功高强,统一了茅山的上清派和阁皂山的灵宝派,将三山合并,组成了经箓派,与金丹派分立为道教的两大宗派。”

    “《悟真篇》就是金丹派的修炼之秘。同为道统两大门派之一,师傅和何道士估计会有交集吧?”华中陆心中暗暗想着。

    “而最后三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则是说的辽国、西夏、吐蕃三位绝顶高手。”

    “耶律乘风和拓跋玉宇?”华中陆想起来同他相交,豪爽大气的郭药师和沉默寡言的拓跋青,他们两人都是天下七强的弟子。

    “正如王爷所说,最后一人就是吐蕃国的国师,多吉寒。”

    “原来此诗是有如此隐情,谢谢你将它送给我,让我了解到武林那些至高的目标点。”

    “不敢不敢,王爷喜欢就好。当年是苏大人赠送予我,我也只是做一个顺水人情罢了。”高俅用眼睛瞅了一眼华中陆,停顿片刻继续说道:“如果王爷还有时间,我想帮王爷再分析下眼下的局势。”

    “这正是我想知道的,你慢慢述来。”华中陆真诚虚心请教道。

    高俅定气凝神、目光炯炯道,“我认为,王爷要成一番大事,有三个步骤阶段,一,瞒天过海;二,韬光养晦;三,厚积薄发。

    第一步瞒天过海,要瞒过众人,必须迈过三个坎,第一道坎就是周围的亲信,好在王爷此坎基本已过,大部分端王过去的亲信都死于他乡,唯一留下的林管家我们也处理了,无需担心。

    第二道坎就是此次驸马都尉的宴请,此次宴请可非同一般,王爷您可要做足准备啊!”

    “虽说王诜和端王是挚友,但有你的帮助,应该不难隐瞒,不就是吃一次饭吗?”

    “王爷您有所不知,当年高太皇太后病逝,当今圣上考虑到几个弟弟年纪也不小,才同意在京城另修王府。原本在修建期间,各位王爷仍需住在皇宫之内不得外出,端王是央求了与他关系密切的向太后,才特例准许先住在驸马府中。而端王有驸马爷的掩护,瞒着所有人离开京城游玩,这件事没人知晓。因此,这次的宴请,其实是以您乔迁,搬离驸马府的名义召集的。”

    华中陆没有打断高俅,他知道事情一定没有这么简单,就静静听高俅继续说明。

    “端王离开期间,宫中传出了一些谣言,说是当今圣上身染重病。听政期间喜欢垂帘而坐,部分官员曾透过垂帘看见圣上面色不佳。而宫中的太监也说,半夜在寝宫会传来咳嗽之声。就这样此谣言越传越广,当今圣上又还未有子嗣,以致几位王爷都蠢蠢欲动起来。

    端王原非最年长,与当今圣上的血缘也非最亲,怎么轮也轮不到端王。但由于端王之前同向太后走得较近,出于少一个竞争对手就多一份胜算的想法,几位王爷也都有所动作。驸马爷担心瞒不住端王出京的消息,看王爷近期回府了,才急忙召集这次乔迁宴,以正视听。小人猜想,这次的宴会,几位王爷皆会参加,他们可都是端王的嫡亲兄弟,又巴不得抓出端王的小辫子,而宫内之事,小人所知有限,因此才说此次宴请非同一般!”

    “嗯,如今之计,也只能宴前做足准备,宴时随机应变了!”

    “是,王爷您要经历的第三道砍,就是刚才提到的向太后。她是神宗皇上的皇后,由于她未诞下一位嫡皇子,当今圣上才有幸登基,但她终究是正宫皇太后,有宋一代,太后临朝的传统就延续至今,高太皇太后病逝后,她就是宋朝权力最大的女人了。这位向太后非常神秘,深居简出,传闻神宗当朝期间,几位小皇子的死都与她有隐龊的关系,当今圣上好像也与她有些不睦,可奇怪的是,端王与她走得很近,也许是向太后看上了端王的艺术天赋吧。”

    听了高俅的诉说,华中陆瞬间对这位向太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潜意识也告诉他,那些黑衣人有很大可能和这位向太后有关联。他心里暗暗下定决心,等此次宴会的事情一了,他就马上去觐见这位向太后,查出事情真相。

    “宫中小人不方便陪同,向太后又太过神秘,就只能靠王爷您自己了。当然如果成功,向太后认可了您,也将无人再敢质疑您的身份了。估计以后她还将是您建功立业的最大帮手。这次最有机会的几位王爷,让小人给您做个说明吧。机会最大的是……”

    “行,这事以后再说吧。”华中陆摆了摆手,示意高俅停下,他对于皇宫这些争抢王位、诸王夺嫡的戏码并不感兴趣,来到京城只是寻找黑衣人的线索,为亲人报仇的,他也从没想过自己去当皇上。

    高俅见华中陆有些不耐烦,马上就话锋一转,“端王府目前人手不足,小人还有一些心服,另外还会再招一些伶俐地新面孔,尽快将王府的场面撑将出来,请王爷放心。也很晚了,王爷请您早些休息,小人就先告辞了。”

    王府的夜和郊外的夜一样漫长,华中陆在高俅走后并没有入睡,又拿出《静观》开始临摹,他相信只有事前做足了准备,遇事才会有好运气的产生……

    王府中的日子一天天地过,可华中陆却忙得没空享受休闲时光。高俅是有着一副七窍玲珑心,雷厉风行做事的实干人才,几天的光景,京城的各种见闻,特别是端王的各种习惯和喜好,事无巨细的同华中陆一一说明。华中陆原本记性就好,高俅介绍一遍后,虽然事情庞杂,但经过几天的日夜熟悉,基本记住了十之八九,高俅见状喜形于色,心里估计暗想没有投错主人。

    此时的端王府也被高俅打理得焕然一新,所有的奴仆补充完整。他还隐约看出了华中台和华中陆的特殊关系,同华中台打得火热,并按照他的喜好布置了院落,运来了奇石假山,种上了珍花异草,甚至还搞来了一些稀奇鸟禽,养在庭院,以供赏玩。

    当高俅歇下来的时候,他也不闲着,他会陪着华中台、童叔、丸子等人踢蹴鞠,没过多久,所有人都喜欢上了这个新来的朋友。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去驸马府赴宴的当天。华中陆一切准备就绪,穿上了锦衣王袍,骑上了高头大马,出发而去。

    丸子姑娘他们都是生面孔,华中陆怕驸马王诜起疑,所以一个都没有带,仅带着高俅,以及高俅的心服小林去往了驸马府。

    这个小林十来岁的年纪,长得豹头环眼,彪形燕颔,却有着与外貌完全不相符的性格,为人循规蹈矩、做事谨小慎微。华中陆在府内与他有过接触,因年纪相近,对他还是蛮为喜欢,因此带在身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