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历史直播:老祖宗们帮我写论文 > 第六十七章:李密的虚伪与诸葛亮的忠?以及三国鼎立!

第六十七章:李密的虚伪与诸葛亮的忠?以及三国鼎立!

    此时还在蜀汉的李密不知道为啥,有点臊得慌。

    此刻,他非常想发送弹幕说,这个问题的主角不是诸葛亮吗?当然能和著名的丞相在一起对比,是我的荣幸。

    可是这不对啊,诸葛亮没有说几句,还搞了大篇幅来说我的《陈情表》,并且还把谯周老师给骂了一顿。

    咦?是骂吗?

    有点不知所措是怎么回事!

    妈的,真是晦气,你说我没事写啥《陈情表》啊!虽然说这是以后自己写的,但从今日起,绝对不写了!这鬼东西不写也罢。

    我可不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自己在全朝代出名!

    简直好笑!

    。。。。。。。

    “其实陈表情的写作动机是可以的,不管是以孝也好,还是以孝代拒也罢,动机反正是没错的。但这边最有意思的确实司马家。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司马家是以孝治天下就很搞笑。孝经是在你们西晋之前吧?然后司马家大批量收纳儒家学士是事实吧。

    虽然儒学没有在达到两汉时期的顶峰,可毕竟西晋是在东汉之后的一个大一统,所以多少会受影响。可孝字你们司马家落实了吗?

    不忠不义就是你们的标签吧?而孝的话,八王之乱呢?兄弟,或者叔侄之间互相残杀已经够血淋淋了。

    所以李密和司马家这么一唱一和,倒是合乎情理。毕竟咱们司马家是以孝治天下的。挺好的。

    其实,我们后代之人,不能以忠臣不事二主来严格评判各位历史名臣、名士等。可从当时背景出发来讲,我们不能不承认李密和竹林七贤等人确实不同。

    更加不用说诸葛亮了,毕竟别人出师表就这么罢在那里,而且还严格执行。

    这里不是抬高诸葛亮如何,而是需要说明李密他不是一个重视名节的人,他可不会为了一个即将灭亡的蜀汉,然后义无反顾的成为西晋的阶下囚。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去看李密的行为,怎么说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吧。毕竟没有经历过大一统,所以家国情怀没有那么的浓烈。

    就以陈情表的内容里,臣这个字用的很多,好像有27次。虽然表示忠诚,可司马炎有何能耐让你如此的五体投地呢?感觉有点虚伪?

    可有意思的是,你又不愿意为蜀汉守节,又立即出仕,所以这应该算是政治圆滑?”

    秦明话直接让曹魏或者西晋一大批人沉默了。

    尤其是上位者司马昭以及司马炎,虽然父子俩都在不同时空,可默契度十足,同时抬头看着天空,突然觉得今日的蓝天为何如此之蔚蓝?

    要是能变成一只小鸟就好了,就没有孝不孝这么一说了。

    做人太难了,又想要天下,又要用特殊手段,开国初期,如果不用上特殊手段,那真的就有点玩下去了!

    。。。。。。。。。

    “所以我们回过头来说我们的诸葛亮。出师表语浅意深,不过还是写出了诸葛亮对先主的知遇之恩,以及对刘禅无限高的忠臣。

    不过我到觉得他忠的不是刘禅,而是蜀汉。毕竟蜀汉的成立其实诸葛亮有很大的功劳,所以不管是对刘家的忠,还是蜀汉的忠。

    诸葛亮倒是做到了,如果你说诸葛亮有没有能力夺权,那简直就是好笑。不是我说,他不是一般的有能力,而是非常有能力。

    并且别人刘备还说了,可以取而代之呢!不过是不是玩笑话,那咱们就有待考证了。但事与愿违,别人诸葛亮不仅没有夺权,反而还尽心尽力的伺候后主,并且还将蜀汉集团变得愈发强大起来。

    他简直就是那個时代的神仙,毕竟战乱不已的年代,我一直都觉得诸葛亮有能力开疆拓土,成就自己的一番霸业。

    可别人并没有,从出师表的间,基本每个人结合诸葛亮做的那些事,以至通篇可以总结成一个字。那就是情。

    这种情是对刘家的,也是对先帝个人的,更加是对蜀汉的。虽然结局让人唏嘘,可无论陆游那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而诸葛亮在蜀汉休养生息的时候,做的那些事情,以及后面的北伐,这些哪个不是最值得称赞地方,当然我估计有很多人不知道他做了哪些事情。

    毕竟已经聊到他了,那就浅浅的说一下吧。也顺便进入正题了。刚才李密和他陈情表的事情,我只是突然想到了,所以说一下。

    也是突然想到了这么一个例子,同时也让大家一起讨论,分析,所以我的观点有可能虎头蛇尾的,但这不也是抛砖引玉不是?

    嘿嘿!”

    李密的例子,让众人知道,这只是诸葛亮这道主菜中的开胃菜。

    而真正对诸葛亮的评价才真正开始,同时他们也很期待天幕如何评价这位历史名臣,以及“忠”的最佳代言人,毕竟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

    可是无数名臣可望不可及的。

    从刘备到刘禅,再到蜀汉的当时情况,真的缺一不可。

    很多人自认自己做的不会比诸葛亮差,可奈何自己身边又没有一个如此“听话”的明主。

    简直了!

    。。。。。。。

    “其实能够乱世当中,脱颖而出,成为凤毛麟角的存在。从秦始皇、刘邦也姑且算一个吧,以及位面之子刘秀,都是名垂千古的人,而这三人共同身份是帝王。

    可东汉末年中,又是无数英才辈出。虽然他不是帝王,可是就因为他的故事,以及后世三国演义的不断流传等因素。

    诸葛亮的名字,妇孺皆知。而我们诸葛亮的故事,也要从决定三国之战后开始,赤壁之战!

    曹操,兖州的一个狠人,靠着谋略,以及狠劲,横扫了中原北方,可在赤壁被孙刘两家攻破后,就一蹶不振,然后去世了。

    可让他抠破脑袋都没有想到,自己戎马一生,征战三十多年都不能统一天下,建立曹魏大业,而且就在去世没多久,孙刘联盟就崩了,并且崩的十分彻底。

    曹丕继位后,经过一番退让,饶是抵挡不住汉献帝的热情,那就顺应天命,就当个皇帝玩玩吧,于是曹丕于220年称帝,史称曹魏,刘备那边也是紧跟其后,毕竟咱们大汉的根基不能丢。

    自己好歹还是汉刘之后,所以在成都称帝,蜀汉就这么在兄弟们的拥护下,以及大汉的正统下应运而生。

    而我们刘备在称帝后,第一件事情就要干孙权那鼠辈,居然杀我二弟,那必须杀!什么北伐曹贼,那都是假的,毕竟我要报我二弟的仇!

    但我估计啊,就是荆州没有了,然后还要夺益州,所以刘备以攻为守,主动出击找麻烦。毕竟荆州呀,开玩笑!那么重要的地方,岂能说让就让。

    必须要拿下,临发前,张飞被杀!”

    秦明这会就像一个说书人一样,停下来,抿了口水,然后不急不徐的,看着弹幕。

    尤其是曹操那边,因为曹丞相错过了更加精彩的三国时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