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历史直播:老祖宗们帮我写论文 > 第七十三章:张郃的死以及愚蠢的李严!奇怪的一些人!

第七十三章:张郃的死以及愚蠢的李严!奇怪的一些人!

    其实就目前而言,曹叡当权或者是曹操、曹丕为一把手的时候,任何时空任何年底,司马懿这个人几乎都被曹魏家族给控制了。

    无他,就因为他之后的事情干的特别不地道!

    先不说司马衷那个时候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天幕将西晋之后发生的事情,说的如此之严重,那就定不能让司马氏家族好过。

    饶是如此,哪怕司马懿这个人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有多大的功绩也不能饶他。

    并不是说唯有司马懿才能抵挡住诸葛亮,如果不知道后续的结果,张郃不行吗?郝昭不行吗?曹真不行吗?

    所以司马懿的作用或许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出去打仗,谋士、将领等因素确实很多时候很重要,但是曹魏和蜀汉之间的其他方面呢?

    哪怕曹真他们不能和诸葛亮在军事上五五开,但是曹魏的兵、粮草等,基本都可以甩蜀汉一大截,就凭蜀汉那几块小小的地区?

    能和曹魏那雄踞北方的霸主地位一样?

    当然如果曹叡不早死,有没有司马懿什么事情都难说,凭诸葛亮和刘禅,以及孙权和陆逊,估计没有办法和曹叡时期的曹魏比,很多地方都不是一个量级。

    诸葛亮五次北伐,基本上绕来绕去,都还是绕着陇山,秦岭附近转悠,可实际上能不能威胁长安,甚至洛阳?

    。。。。。。

    “其实他按兵不动的本意是想将对方的粮耗尽,可没想到自己先不行。怎么办!?

    那就打吧,不打不行了,不然回不去了!

    不过这次司马懿的下令,还是过于仓促。张郃那边基本干不动王平的无当飞军,头皮抓破都没有办法制服,只能节节败退。

    反观司马懿那边的正面,饶是魏延一个人像個疯子一样,从左杀到右,从右杀到左,反正势必要将你们曹魏给杀个干净才行。

    没办法,蜀军太猛了,司马懿只能撤退到上邽,不过诸葛亮可就不会放过这次机会,直接追,并且围城,不过粮草是他们都要面对最现实的问题。

    但诸葛亮可不想错过如此大好机会,如果可以的话,司马懿都要交代在上邽,于是他立马写信给李严并且还给了三个计策。

    上策断了敌人的撤退路线,中策则是双方继续僵持不动,而下策就是退回汉中。所以现在的李严对于粮草的供给数量以及快慢,成了诸葛亮实行决策的唯一标准。

    而李严回信了,怎么说呢?反正就是天气阴晴不变,还下雨,并且粮道还不通,所以就说你回来吧,别搞了。

    没法,诸葛亮只能遗憾撤退。但那边司马懿却派张郃去追,张郃说归军不追的道理你不懂吗?但这个时候了,司马懿却说你别啰嗦,指挥我,你先去!

    看到司马懿的态度如此强硬,张郃只好硬着头皮去追,但张郃却在木门被伏击,负伤而亡。但司马懿真的能不知道?我不相信,虽然没有记载司马懿的心思,但我不信!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是各位,你们信吗?张郃将军就这么被伏击,膝盖中间,病逝!大家可以积极讨论!”

    曹叡倒是觉得,这个问题已经没有讨论的意义了,首先第一点司马懿已经被自己控制起来,这不是他说饶他一命就能放过他的事情。

    第二就是不管司马懿知道与否,凭借他的阴狠狡诈,定然会编造很多东西,甚至是说张郃不听军令,自己劝过之后,还是贸然追进,将锅甩给张郃自己。

    毕竟他死了,已经是死无对证,这才是关键。

    其次就是曹叡觉得这个时候,曹叡有理由怀疑司马懿在抵挡北伐的时候,就已经有造反的心思了。

    只是没有想到会如此顺利,最关键就是自己英年早逝,不然给司马懿几十个胆子,他能敢造反?想造反都给憋着,动一下,我干死你!

    虽然朝廷下面众臣们叽叽喳喳的,有人说不知道,有人说八王之乱的故事就在昨天,所以司马懿肯定算到了,反正意见不能统一。

    唯统一的就是后结果论,那就是司马懿应该在那个时候,就有造反的心思了,不然很多时候仗不会这么打的。

    毕竟这次抵挡诸葛亮北伐,其实司马懿多少有点奇怪。

    但说不出来而已。

    。。。。。

    “当然张郃的事情你们可以继续讨论,而接下来有意思的来了。那就是当诸葛亮回到汉中后,李严假装大吃一惊,说你咋回来了?并且还说不缺粮草!

    然后又甩锅给岑述,说是他的这个运粮官搞的鬼,绝对是他,那就必须要处死!延误军情必定是死罪一条,没有情法可言。

    接下来还表奏给刘禅说,这次退兵,应该是丞相的计谋,想诱敌深入。反正这次没有送粮的问题,先把自己摘出来,干干净净的。

    可说实在话,这种事情真的不说诸葛亮吧,就一个脑子正常的将军或者人,都不会信这种胡言乱语吧!随即,诸葛亮十分愤怒,将他和李严往来的书信拿出来,并且怒斥李严。

    没办法,证据如此,就这么摆在他的眼前,因为逻辑对不上,李严只好认罪。而刘禅那边也是下诏,直接给他免职,并且流放潼郡。

    这边我说一下啊,其实李严有点蠢了,都是托孤大臣,虽然你在管着粮草,但是你自己想有必要这样做吗?匡扶汉室是先帝的遗愿,诸葛亮只是帮他完成梦想。

    而北伐时匡扶汉室必须要做的事情,而粮草问题对于军队能否继续前进是十分的关键,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在和诸葛亮怄气。

    我相信确实阴雨连绵导致粮草供应不上,可想着甩小聪明就能推脱责任?简直不要太可笑了,我要是刘禅,伱直接死,真的,没有理由,直接死!

    还情面,没有情面可讲!因为你延误了战机,你不死谁死?如果你老实承认了,我有可能不追究,毕竟上天不配合我,我没辙,但如果是人为,那就不说了!”

    被天幕如此嘲讽,李严应该三国以来独一个,或许语气中夹有恨铁不成钢的意思在。

    但真真切切的则是,李严如今已经出名了,并且出名的方式还特别蠢,不用说,只要有头脑的都知道,哪怕真的是和诸葛亮斗气,政治也不能这么玩!

    这不仅仅是玩没有了一个朝代有可能匡复机会,并且还把自己的前途,甚至自己的性命给玩没了,真的又蠢又值当。

    李严知道问题的关键后,没有多说话,只是跪在地上,双眼无神的看着天幕,真的无法相信以后的自己居然干了这么蠢的事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