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痴人传 > 第二十三章:春暮离人愁

第二十三章:春暮离人愁

    柳花开三月,春分别故人。

    灞桥边,李逋折柳送耶律夜(赵天狩)。李逋站在马下,耶律夜坐在马上。面对的李逋递来的柳枝,耶律夜的举动显得十分无礼。他说:“李二郎你有完没完,非要拉我来灞桥,有意思吗?倒不如请我吃顿酒。”

    “咱俩这酒量还吃酒?我是一杯倒,你是三杯疯。”

    “还有什么要讲的,快放。”

    “五年了,你就这么着急走?”

    “你留得住我吗?再说自从义父死后,天下再也没有赵天狩这个人,只有契丹人耶律夜,你日后的大敌。”

    “好,好!你就这么想与我为敌,我等着你!现在也不拦你,滚吧。”

    “二郎,此一别不知何日再见,我想给你句忠告!”耶律夜突然正色,说:“你常言弱肉强食,可却不自知身处的时代正是如此。心狠一点,不要在妄想,也不要再说什么仁爱、公平,在外人看来只会认为你懦弱、无用。”

    “道不同,不相为谋。”

    耶律夜沉默良久,下马抱住李逋说了声“保重!”,后扬尘而去。

    耶律夜由秦离护送回归契丹,这代表李康已准备与契丹讲和。而秦离之所以愿意护送耶律夜,是因为李康答应了他三个条件。一:不再追究秦离刺杀当朝宰相蒋林独子蒋良新的事。二:放秦兰出长安城。三:他秦离自此与百骑司再无瓜葛。

    长安城东,宰相蒋林宅。在听说皇上李康不追究秦离罪责后,蒋林悲愤不已。趁秦钺召集百骑司之机,利用钱财策反东来客栈内的刺客。他要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为独子蒋良新报仇。

    要说这蒋良新,乃是长安一霸,不过他与嚣张的赵二同不同。他为人低调,只是私下借用权力垄断市场,尤其是长安市井的放贷业务和娼妓之所,都以他马首是瞻。这里要说一句,他曾被长安县令蒋景略抓捕,判处斩监候。但因他家住万年县,不归长安县管,所以在移交给万年县县令不久,经过家人的几分运作,竟找个替死鬼,把他给放了出来。所以坊间也有人言:‘城西天子管,城东小蒋管。’(长安城以朱雀大街为界,城东为万年县,所居之人非富即贵。城西为则长安县。)

    在刺杀李荣失败后,蒋林惊怒交加,深夜辗转难眠。其夫人劝告:“相公,都是我没教好大郎,这事还是算了吧。咱们斗不过皇上的?”

    蒋林咬牙说:“算了!老子在李康初到长安,还是个黄毛小儿时就辅佐于他,可他却不念旧情!我年近六十,就这一个儿子,他死了我蒋家的香火就断了!我蒋林愧对列祖列宗,此仇不报誓不为人!”可就在他准备策划下一场阴谋时,却不知另一张罗网已在他头顶悄悄拉开。

    三月三日上巳节,阳光晴美,温暖怡人。无争发出请柬,邀李逋去城南芙蓉园,春游踏青。李逋想着人多热闹,便又请了阎清与德赛伯等人。

    车厢内,李逋问:“阎清,德赛伯怎么没来?”

    “殿下你还不知道?那家伙在贾暮的蛊惑下,离开长安,誓要传教八方。”李逋暗叹今年又离故人。

    感到车厢内有些沉闷,阎清便逗起了李逋身边的小侍女:“小美人,你叫什么?”这侍女正是红豆,在她身旁还坐着个小男孩,见阎清腆着笑脸凑过来,忙伸手挡在红豆身前。

    “嗯?你是谁家孩子?我怎么从没见过?”阎清见这小童,头扎双鬟,眉目清秀,凑到切近身上竟有股药香传来。

    李逋说:“她叫红豆,我娘亲的贴身侍女。至于这个小孩,我劝你还是别知道的为好。”

    “这么神秘?”阎清故作凶状,眯起眼盯着那气鼓鼓的小童问:“你叫什么?不说,我就把你卖了!”话未说完,只看躲在那小童身后的红豆,突然出拳对着阎清鼻子打了一锤。阎清不防,直接痛的仰倒。

    红豆带着稚气的声音,说:“我叫红豆,他叫杜尘!你是大坏人!”那名叫杜尘的小童也点头附和:“对,你是坏人!我爷爷常说你是大色魔!”

    阎清爬起身恨恨的问:“小娃,你不会是杜奉卿那老鬼的孙子吧。”

    “正是!”

    李逋赶忙拉住阎清。“小混蛋!你爷爷不要脸!昧了老子的虎鞭,还给我开泻药,今日爷债孙还!我非卖了你不可!”

    杜尘忙拉着红豆,推醒躺在车厢尾部酣睡的李荣。“三哥快醒醒,有人欺负我们。”李荣揉揉睡眼,撇了撇阎清:“放心有我在,他不敢动你们。”说着李荣还冲阎清勾了勾小指。

    “哎呦!我去,李二郎,你弟弟什么意思!”

    “得了,得了。今天是你‘打猎’的日子,何必跟孩子置气。”阎清听后,哼唧两声,揣起手去车外坐着。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上巳节这天,官员放假,百姓同欢,长安城万人空巷,长安曲江、芙蓉园一带,美女云集;文人骚客结伴而行,赏景、饮酒、作诗。但若论种种雅趣,阎清独爱一样——泼水狂欢。‘娘子抱裙无婀娜,郎君携水还窈窕。’马车未停,车轮稍缓,阎清便直接跳将下去,冲进百花丛中,不见了踪影。

    芙蓉园本为皇家御园,自李康起便无做修缮,也因忙于政务无心游乐。因此今年上巳节,李逋便求父皇开放芙蓉园,使园中景色尽由长安百姓玩赏。这次出游,李逋派尉迟诸与李彝景等人跟随护卫,又遣百骑司暗中保护。初入园中,因无争喜好寂静,李逋便与他到紫云楼上饮茶观景。而李荣喜爱热闹,李逋便让李彝景带人,护着他与红豆、杜尘在楼下花园玩耍。

    李逋品了口茶,抬头见无争看着他,露出几分呆相。笑问:“大哥,这美人在旁,花在楼下,看我作甚?”

    “谁看你,我就是想…想跟你说件事。”

    “什么事?难道是你要出家做和尚了?”

    “不跟你说笑。”

    “好啦,好啦,你说,我听着就是。”

    “吐蕃内乱,许多僧侣都到我国寻求庇护。其中有一龟年老僧,发下宏愿要前往婆罗门国那难陀寺求经。而夏凡的家乡正在婆罗门国附近。我...我想带着你嫂子回家乡看看。”

    李逋听完愕然,说:“荒唐至极,当年玄奘从神邑出发,过凉州,出玉门关西行,越阻涉险,历尽艰难才到达婆罗门国。你我自幼长在深宫,莫说西行,纵使放在民间乡野恐怕也活不过几日,大哥莫说痴话!”

    夏凡说:“我们一定能回去。”

    李逋盯着无争:“父皇不会同意的!”

    无争躲开他的目光:“父皇是没答应,可也打算派出使节去西域探查舅舅安西候的消息。”

    “好!好!那就赶紧走,就当我白认识你一场!”

    无争垂首不语,夏凡说:“太子殿下,我夫君欲寻一方净土,你就不要在难为他。”李逋此刻只觉心绪如麻,愤然起身下楼。无争想要去追,却被夏凡拉住:“夫君当断则断,你不是也常说与他的缘分尽了吗?”无争叹气,有些魂不守舍,愣了片刻忽然想起什么,忙让尉迟诸带人去寻找李逋。

    话说李逋下楼,漫步芙蓉园。院中樱花渐落,枝留残香,连绵的草地上搭起方方帷幕,红的白的绿的,户户不同。听着帷帐内传来的孩童天真的嬉闹声、情人甜蜜的私语声、亲人齐乐融融的欢笑声。李逋游离在外,只觉这茫茫天地间,仅余他孤独一人。

    走累了李逋便倚在树下,茫然看着桥上人来人往,脑海中秦兰的身影逐渐清晰。忽,桥上人海中,一女身形竟似心上人!那朦胧的背影,迷住了李逋的神。他穿花抚柳,渡水河畔,虽离那女子不远,却始终不敢上前‘相认’,直到眼中人弃船登岸,盈盈奔向良人怀……

    美梦虽醒,可李逋真的好希望,眼前那对热恋的情人,是自己与秦兰的未来。怅然若失间,他混入人群,在不知归途中任由自己随波逐流。

    正当他神智恍惚时,只听身后传来惊语:“殿下小心!”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