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筝途 > 三十五 晓兰归来

三十五 晓兰归来

    晨曦微澜,古井旁的蓝花楹迎着曙光微微摇晃,一树蓝紫色的烟霭随风舞动,于女人眼中绽放无比浪漫的风情。

    时光仿佛回到几十年前,一男一女两个少年在蓝花楹下,绕着古井奔跑,天真的笑声如银铃洒落。远处的村里,炊烟袅袅,已是晚饭时分,他们的妈妈正在呼唤他们的名字:心英,晓兰。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宿命的缘分,在闽南小山城画安流传着一个关于蓝花楹的故事,千金小姐晓兰偏偏爱上了穷书生心英,心英下南洋,不幸患病,为了让晓兰忘记他,开始新的生活,不惜写信谎称自己在南洋已经成家,伤心欲绝的晓兰小姐只好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与他人,婚礼前意外得知心英并没有在南洋成家,而是病逝了,于是在那棵象征两人爱情故事的蓝花楹下殉了情。

    而龙津村里,古井旁,蓝花楹树下,男孩和女孩刚好与传说里的主人公同名同姓:黄心英、宋晓兰。

    男孩说,我长大了,也和心英一样出海赚钱去。

    男孩心目中的出海可以是台湾,可以是南洋,总之是像世世代代的闽南祖辈那样,漂洋过海,打拼事业。

    女孩却说,我不要你出海,我怕你会像心英一样死去。

    男孩说,如果我像心英一样死了,你不要像晓兰一样殉情,我要你好好活着,把我的那一份也好好活下去。

    女孩哭了,她不要心英死掉,她要心英和她一起都好好活着。

    男孩保证说,他一定会好好活着,赚很多钱,回来娶他的晓兰为妻。

    男孩说着,爬上花树,折下一枝蓝花楹,插在女孩的辫子上。

    女孩的笑容和蓝紫色的花朵相映成趣。

    男孩帮女孩从古井里打了两桶水上来,又帮着女孩挑回了家,一路上,女孩用自己的手给男孩当扇子扇风,他们的眼里都是彼此,目光和脚步都粘连在一起,跌跌撞撞,快乐无比,木桶里的井水摇晃着,溅出来,清澈的,快乐的,轻松无邪的。

    远处,村子里,炊烟袅袅,他们的妈妈还在喊他们回家吃饭,他们的名字和故事里一样:心英,晓兰。

    穿着旗袍的女人站在古井旁,仰着头看那紫色火焰一样的花树,眼里是平静的,幸福的,但又流露淡淡的哀伤。

    她的心英去年走了,但践行了少年时的诺言,他去了南洋,去了台湾,但没有死去,而是好好活着,赚了钱,回来娶她,他们一起离开村子,离开闽南,定居台湾,生儿育女,相携到老。

    与故事里的心英、晓兰有了不一样的人生结局。

    “宋女士,您竟然在这里。”身后传来陈千禾的声音,宋女士回头,看到陈千禾正向她走来,只是身旁并没有周小津随行。

    女人忙调整了神色,露出笑容,说:“早啊,陈小姐,周先生怎么没有和你一起?”

    陈千禾道:“我们一早起来,见您不在民宿里,就分头去找您了,他应该去昨天的海边找您了,没想到您在这里,让我先找到了,我这就告诉他。”

    陈千禾说着给周小津发了私信,告诉他,宋女士已经找到。

    看着这个热情善良的姑娘,宋晓兰内心欢喜,说道:“陈小姐和周先生真是一对璧人,般配得很。”

    这话让陈千禾不好意思,她和周小津自认识以来一起经历了很多事,但却并不是盖过章的情侣,周小津并未向她表白过,而她也未向周小津表白过。

    陈千禾想对宋晓兰说您误会了,但话到嘴边,却又觉得没有解释的必要,她喜欢周小津的,不是吗?周小津也是喜欢她的,感觉不会骗人,但为什么他没有向她表白呢?为什么一定要他先向她表白呢?既然她也喜欢他,就不能她来向他表白吗?

    这样一想,陈千禾就豁然开朗起来。

    她问宋晓兰:“宋女士,您怎么一大早来这里?也是被这棵树吸引过来的吗?”

    陈千禾仰头看向曙光里那鲜花怒放的蓝花楹,不由露出振奋的笑容。这灿烂的花树,也不知经历了几多岁月涤荡、时光磨洗,竟依然傲然释放坚韧蓬勃的生命力。

    “陈小姐知道这是什么树吗?”宋晓兰问。

    “蓝花楹。”陈千禾答。

    宋晓兰惊奇道:“陈小姐竟然知道蓝花楹。”

    “我还知道关于蓝花楹的传说。”陈千禾莞尔一笑,于是黄心英和宋晓兰的故事被她娓娓道来,宋晓兰的神色随着那跌宕起伏的爱情变化莫测,末了,宋晓兰问陈千禾:“陈小姐是怎么知道这故事的?”

    “是小津告诉我的,”陈千禾说,“至于小津,他是听他妈妈说的,宋女士不知道,小津的妈妈是闽南人,只可惜在小津很小的时候,他妈妈就过世了,昨天咱们在‘听雨楼’听到的那首《蓝花楹》,就是小津为了纪念他妈妈而创作的筝曲。”

    陈千禾正说着,就见宋晓兰脸色惨白,身子向后踉跄着摇摇欲坠。陈千禾忙上去扶她,惊问:“宋女士,您怎么了?”

    宋晓兰昏倒的时候,周小津来了。

    宋晓兰迷迷糊糊中发现周小津正抱着她,而陈千禾就握着她的手,在一旁小跑着紧紧跟随,二人正将她护送往民宿。

    宋晓兰只觉身子轻飘飘,像棉花在空中飘,神志也是半梦半醒,梦里依稀仿佛是少年男女在古井旁花树下追逐。男孩说,我长大了,出海赚钱,回来娶你。女孩说,我不要你出海,我怕你会像心英一样死去。男孩说,如果我像心英一样死了,你不要像晓兰一样殉情,我要你好好活着,把我的那一份也好好活下去。女孩说,她不要心英死掉,她要心英和她一起都好好活着。

    可是心英的信漂洋过海回来,女孩在蓝花楹下读信,泪如雨下,信上,心英死了。

    和故事里一样,心英下南洋,心英生病了,心英来了信,心英请女孩一定要好好活着,把他的那一份也好好活下去。

    于是,晓兰有了和故事里不一样的人生:晓兰邂逅了很爱很爱她的男人,像心英一样爱她的男人,他们有了孩子,晓兰给孩子讲关于蓝花楹的故事,然后心英活了,心英回来了。

    一边是男人和孩子,一边是爱情和心英,晓兰无法抉择,男人替晓兰做了选择,男人知道晓兰一直爱着心英,晓兰永远爱心英,在晓兰的故事里,男主角叫心英,于是男人抱着他的孩子,离开了,退出了,成全了。

    心英带着晓兰也离开了,远走了,高飞了,只留下一口古井,一棵蓝花楹,在这村庄里,独守爱情的传说,从热闹到孤寂,从送别到守望,花开花落,日新月异。

    晓兰醒来时,发现自己已躺在民宿的床上,通往阳台的门虚掩着,正在熬煮的中草药的药香,热腾腾,从门缝里飘进来,弥漫在房间里,让人头脑清醒,心头舒畅。

    晓兰下了床,走到门边去,隔着门看到阳台上正支着一只药罐,周小津和陈千禾正在熬药。阳光下,药罐里的草药已经滚沸,正咕噜噜向外冒着热汽。

    就在宋晓兰昏迷的时候,周小津和陈千禾把张阿弟从城里请了过来,并为晓兰做了检查。虽然晓兰昏睡着,但张阿弟依靠他几十年的中医行医经验,通过把脉、观察,对晓兰的身体有了一个综合的判断,并开出了内服的药方和调补的药膳方子。

    见晓兰醒了,周小津忙向她解释了这一切,宋晓兰看着眼前又高又帅、谦逊有礼的年轻人,眼里有泪花闪烁。

    年轻人说:“宋女士,张医生说了,您身体因为年轻时生孩子没有调理好,一直虚亏,利用中医调理一段时间,是能养好的,但是现在您身体不好,还是要开心些,以免被负面情绪影响。”

    宋晓兰点点头,向他说了“谢谢”。

    ………………

    晚上,大家在阳台上纳凉。

    孟夏的晚风拂过树梢,吹到阳台上,搅动残留的药香。

    宋晓兰已经吃过了药,看陈千禾在玻璃茶几上为她和周小津泡茶。

    “我们闽省是茶叶大省,”陈千禾说,“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中国最重要的产茶省和茶类最齐全的省份,茶产业的规模位居全国首位,也是全国唯一茶产值过千亿的省份,有句话叫‘闽中茶品天下高’,所以今天就请二位喝一喝我们闽省的茶。”

    茶叶是民宿老板赠送的乌龙茶,这是闽南的特色茶,陈千禾并不谙茶道,只能学个皮毛,做到形似。

    看着她笨拙但认真的动作,宋晓兰不由“噗嗤”一笑,说道:“还是我来泡吧。”

    宋晓兰从陈千禾手里接过茶具,便动作娴熟地展示起茶艺来,嘴里还念念有词对茶水火候、汤候都发表了看法,往周小津和陈千禾的杯子里倒了茶液,等二人喝过了,便问他们味道如何,二人都道“好茶”,宋晓兰这才满意地笑。

    于是三人边品茶赏月边聊起家常,周小津突然问宋晓兰:“宋女士祖籍是大陆哪里?”

    宋晓兰提着“孟公壶”的手不由一抖。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