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北宋的平凡生活 > 第五章 蒙学第一课

第五章 蒙学第一课

    拜师礼毕,其他几个孩子都把束脩放到一旁师娘那边,李氏也学着大家把早已经准备好的5条咸肉和500文钱放了过去。

    师娘邹氏正在记录一下是谁送的东西时候,李氏曝出了江矶村张信名字。

    邹氏立刻生气:江矶村张信不收束脩,这是夫子定好了的。你家大人不知道吗。

    李氏说:夫子愿意教授张信我家已经万分感激了,哪里还敢不给束脩。别人交多少我们也叫多少。

    邹氏想推辞,但李氏放下东西就走了。邹氏没办法只好手下。

    不过刚刚邹氏的话语让很多人都听到了,夫子不收张信束脩,要免费教他让很多人嫉妒坏了,甚至有一些趴在墙头观察情况的小孩也把事情传了出去,本来已经安静的院外又因为张信的免费读书沸腾了。

    大约一个时辰后拜师礼全部完毕,多空出来的几个名额也被德化县里面几个吏员家想办法获得了。

    进入私塾读书,张信没有感觉多了不起,北宋的科考可是有名的变态,自己又处于变态的中心江南西路。现在只求夫子多一些教诲,不求什么科举入仕,也不求摆弄朝堂风云,只求自己也能变聪明一些能在这个时代多活一阵子,最好能把自己便宜老爹救回来。

    (备注:这一时期江南西路出了王安石、欧阳修、晏殊、曾巩等大牛,这考试难度基本就是高考中的地狱模式江苏)

    此时学堂中认识的、同村的都坐在一起,江矶村的孩子都围在张信旁边。

    课堂上夫子开始讲唐李瀚的蒙求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孔明卧龙,吕望非熊。杨震关西,丁宽易东。谢安高洁,王导公忠。匡衡凿壁,孙敬闭户”

    夫子写了一遍又念了几遍,课堂上大部分孩子都不知道夫子在说什么,懵圈的多。但这对张信来说不是什么太大问题,繁体字也都认识,只是用毛笔写字是他最大的问题。

    上午夫子讲完课,夫子回后面草堂吃饭。孩子们都拿出了家里带的午餐,有钱人家的准备了饭椟,穷人家的用干净的布包了几块饼子加咸菜。

    而张信还在摇头晃脑读着今天学的书本内容阅读越南,张鱼、张牛也围过来:信哥,今天夫子交代东西太难了没有你那个容易学。

    张信想着那肯定啊,三字经能后面近千年成为蒙学第一教材,还是有科学依据的。于是张信开始拿着三字经第一页几十个字开始教导张鱼、张牛,才2遍两人已经能非常顺利的朗读,隔壁桌的穷人家孩子也凑过来想学,张信也没多大忌讳教了起来,甚至有个德化城里两个小官家的子弟也跟着学起来,见来的人多了,张信干脆用起了夫子的沙盘教大家写字。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夫子在后院看书等着吃饭,突然听到前院孩子们的吵闹声慢慢变成朗朗读书声。王夫子觉得奇怪,放下书本去到前院观察。只见前院左堂今年新收的二十多学生正在一齐跟着张信朗读,朗读内容没听过,但听着听着感觉张信教的东西简单,有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夫子赶忙回房去拿了纸笔在一旁边听边记,今天张信只教了60个字。但夫子感觉这六十个字已经能和一些蒙学大家比肩。

    夫子不停研读这六十字时候,邹氏已经叫吃饭好几次了,王夫子都不自觉,直到邹氏把他面前记录的三字经几十字收走了,夫子才反应过来。

    “吃饭,吃饭。你叫张信去后院吃饭”

    邹氏来到左堂叫了叫张信,课堂的读书声才停下来。

    “去后院吃饭了”

    张信这时候也感觉到肚子饿了,跟着师娘来到后院吃饭。

    只见后院是中有个石桌,上面放着2个时蔬,1个炖肉,三个米饭。

    张信端正坐着,直到王夫子开始端碗吃饭自己才开始吃,幸好张信上辈子学过跟领导吃饭,自己也算知道怎么认真吃饭,但这样就是累,可是在北宋这种时代这种懂礼的人非常为人看中,尤其这乡野之地。

    饭后,夫子并未问张信三字经的事情,而是继续教千字文的课,但加重观看张信的上课表现。发现除了几个大家子弟外就数张信最为认真,并且练字也比较认真。

    下学后,张信和同村的张牛、张鱼背着书包一起回家。在一路上张牛张鱼口中读书太难了,在两个小孩心中还是放牛、抓鱼容易些,这些不费脑子,而夫子特别凶如传说中的鬼魅一样,大家看到他就不敢说话。

    夜幕将近,3个孩子走了一个多时辰回到了家里。吃过晚饭,母亲正在计算家里的钱,边算钱边和张信商量是买地还是做点生意。而张信则认真的抄写了一遍从别人那边借来了蒙求及千字文的书。这个年代花钱买一本书太贵,抄书能练字还能省钱。

    纸张还是张信买来的毛边黄纸,自己剪成书本大小,然后用针缝好。张信从吃完饭一直抄到亥时。写着写着张信都想用简体字写,但想着这是在锻炼自己、也是自己以后要用的教材还是认真的写,字体基本就是后世的仿宋体,除了工整也没别的可说。

    好不容易写完,也不考虑检查,反正明天还有时间可以看看。张信直接脱了衣服躺床上睡去。

    第二天,张信早早起来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去上学,中午继续在夫子家吃饭。吃完饭继续教。只是这天放学时候张信被王夫子留了下来

    王夫子拿出这两天记录的三字经问:张信,这三字经听张牛说是你所做,平时用在村里教山野村童。

    张信:是的夫子,自己会一些字平时村里一些玩伴也跟我学字,但村里没有书,能看到的字也有限,学生就按照小时候听过的故事和道理编了这些字,当顺口溜教给玩伴。

    王夫子:你你这些可有写完,能否都写我看看。

    张信:行的

    于是张信把三字经王应麟的宋版写了下来

    人之初、性本善

    。。。。。。。。

    。。。。。。。

    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一共一千零五十六字,标准宋版)

    王夫子拿着这十来张,慢慢读了起来,忘记了张信在一旁,看着天色渐晚,只能跟夫子道别,夫子也没多说回应:走吧走吧。

    张信也只能拜别回家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