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北宋的平凡生活 > 第四十七章 日本攻略(中)

第四十七章 日本攻略(中)

    几天后,宗文带领几百亲卫抢了高丽人的船逃去了对马岛。

    对马岛的日军也算倒霉,他们得知一伙海贼出现在了对马南岛,守护少两资政集结了200名武士,600名乡兵就去驱离海贼。。

    可是当对马军来到海贼所在的渔村时候派了一人上前:我乃对马武士河内义武,你等可有人敢和我单挑。

    平信常跟张信久了这时候也没有日军武士的一些习惯反而嘲笑:这些日本武士还是这么有病单挑。。。。

    宗文:我去吧,大人说了,日本人崇拜英雄,那我用英雄方式对付他。

    宗文上前:婺州宗文前来挑战。

    说着两人开始对峙,不过宗文之前也听说了日本人比试的规矩,所以他并没有带自己擅长的长刀而是拿着张家军习惯的铁棍,张家军的铁棍是铁鞭的改版,中间没有竹节,但有握把和护手。

    日本武士拼杀很讲究技巧,可谁知道才两下,自己的刀已经弯了,这下宗文的笑容变得阴险了,第三招对方一个抵挡却被宗文的铁棍直接打断,棍子的威势打在了河内义武头上,直接听到对方脖子断裂的声音。

    收了铁棍,宗文捡起了河内义武的断刀,这是他的习惯,喜欢收集对方将领的武器。

    也是比试的拖延时间,平信常的人已经包围了这群日本兵,只是虽然两边大部分都是日本人。

    可平信常这边为首的很多都是西夏人、契丹人还有安南人,他们手持大盾和钢刀,后面跟着长枪兵和弓弩手。

    而日本武士的刀杀人厉害可破甲就差很多了,更别说遇到了盾牌时候的无奈。

    于是在这个渔村旁,很多武士的刀被盾牌阻挡后被盾后的刀砍死或者被长枪刺死。

    平信常的部队一直按照三三一队训练对付日本武士刀。而日本兵现在还没开始大量使用大枪(二间、三间枪)更多用的是薙刀(薙刀从形态上基本就是弯刀加上长柄),而长枪基本是素枪(素枪的枪头类似一把短剑,是双刃构造),而宋军这时候还都是披甲枪兵加神臂弩手和弓手的配置,并且宋军军队中弓弩兵比例非常非常高。达到一半。

    日本武士被杀完后,平信常反而拉开了军队距离让身后的弓弩手直接把剩下的日本民兵包围起来,他亲自出来劝降,看着装备精良的平信常部队这些日本民兵全都投降了。

    让宗文比较无语的是,从俘虏那边得知这些人竟然是对马岛全部的军队。

    于是平信常以对马岛的金田城为基地,同时开始对全对马岛进行打土豪分田地。这时候的日本更多还是领主、武士老爷们持有土地,老百姓不要说土地,农具都没有一个是自己的,突然有人分土地让这些百姓有点不知所措,很怕这些人走了,武士老爷们回来怎办。

    不过耽罗那边就没这么多麻烦,耽罗国的贵族领主都被平信常和高丽人杀完了,他们分土地也很方便。

    第一个分的就是耽罗城,经过半个月的呼吁,四散各地的人也回到耽罗城,这你人口也到了1万人。

    可这个城整体感觉就是一个镇子,至于分田地直接按照人头平均分配,不分年龄、不分性别,按人口数量平均分配,这一下子几万亩土地分出去了,但还是有很多土地没有划分,于是张信又命人拿出十万亩,让百姓承包。

    至于剩下的张信计划从大宋移民过来,而南部的汉拿山草原根据西夏、锡伯的士兵看过后认为是个不错的牧场,于是乎张信直接把锡伯人全部迁移过来,就在这里给自己养马。

    4月底东京城收到两个奏报,一个是高丽国发来说大宋杀害他们国家士兵,而另一个就是张信的战报,理由就是张信的人上岛围剿海贼发现高丽士兵杀良冒功,于是都尉张巨去劝阻,被他们直接杀了,于是张信才带兵报复同时拯救百姓,他的战报里面还有耽罗城几千百姓的手印证明。

    赵祯:各位臣工对于此事怎么看。

    包拯:臣以为张大人建议的把耽罗收归大宋也不是不可,高丽国杀良冒功,好大喜功又不是传闻了。甚至逃到山东的耽罗王子也被高丽探子所杀。

    韩琦:耽罗一地,地贫人少,如果大宋划归过来,还是比较劳民伤财。

    不过张信的老丈人,甄义这时候开始发挥作用了:臣以为,韩相公所说及是,可岛民已经感受到了大宋的恩德,我们也不能放着那几万人不管吧。

    赵祯:不错,甄卿说的也在道理。

    富弼:臣觉得张信既然说此岛地理位置不错,可以作为去日本、高丽的中转,不如就让他自负盈亏管着那个岛,赚了钱缴税,赚不到他自己贴着,而且他主张多弄一些难民去,这不失一个好的举措,以后如果国内还有灾民,我们也可以学张信的方法迁移他们去海岛,即有了土地,也有了安置。

    范仲淹:可高丽国怎么回复。

    张少贤:怎么回复,他们和大宋主动断交讨好契丹,杀他们的都是轻的,惹怒我儿,灭了他国。

    文彦博:张国公如此这版穷兵黩武,周边各国会怎么看待大宋。

    张少贤:你是不是不长脑子,我们周边是谁?契丹?西夏?大理?安南还是哪个。。。这些都是领国,哪个不和大宋有实实在在的仇存在。西夏这个顽疾已经除了,我们下一步谁都知道是哪里,现在大宋男儿就是缺乏血性,如果把祖宗的土地拿回来了,你老文培香太庙信不信。

    范仲淹:我支持凉国公,以前我们对待那些蹬鼻子上脸的藩国就是太仁慈了,现在我们打了西夏,周边那些小国,立马变得乖巧,说明小国都是知小礼而无大义,只要我们露露胳膊他们立刻比孝子还要孝顺。

    赵祯:好了,这样吧此地设立耽罗县就归镇海军管辖,税就按照下县规制

    让张信想不到的是,5月他刚收到朝廷尚书省的一些公文后,平信常的求援信就来了,原来他们从对马出发,在石见国登陆,很轻松就击败了当地驻军,可没多久日本国就派了摄津守护源赖基前去讨伐,源赖基也是能人他是被称为武门名将“朝家的守护”源赖光的长子,父亲死后他就一直守护京都门户,这次他收到命令后集结了6000人前往石见国讨伐。到了石见国附近又与这边的几个国主、地头汇合一共2万大军进攻石见国的平信常队伍。

    对于抢了自己地盘的石见国大名多多良义兴他是非常愤怒,更愤怒的是自己3000人的队伍一个照面就全败了,自己连主城大森城都没得进。于是他开始找周边,找朝廷求援。

    日本朝廷来的也很快十几天就到了,可他们看到大森城已经有点变样,外围已经挖了壕沟,城墙不是木栅栏,是在木栅栏外摸了一层灰色的泥,并且城的本丸处还有几个大铁管。

    源赖基以2000人一次的进攻打了2次,死伤上千人,却只是摸到三之丸的外面。这时候的日本城堡还是仿造朝鲜式山城,更多依靠山势险要,而不是靠修建防御设施来提升防御。

    所以这里更加像是一个山寨。

    只是张信给平信常准备了很多远程武器,他又抢了耽罗国的武库,所以现在根本不担心装备问题,就是人少了一些,前后加上当地抓的俘虏将将1万人,只是这一半都是炮灰,而外面的都是日本国家军队,武士就有上千人。

    只是这些日本人死都想不到这些海贼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弓弩,还有一炸一大片的大火炮。再加上漫天飞的火厢车的箭。。日本军队大败而归。。。

    这时候源赖基也发现一些端倪,就是对面射来的箭很多宋制、高丽制,这让他想到这不会是哪只宋人的军队吧。

    恰好此时太宰府派人来告知,大名镇海军节度使发来国书,一伙日本海贼加大宋叛军洗劫了耽罗国,全灭高丽国军队,现在逃到了日本方向,如果日本国军队有发现,请告知,镇海军将前去围剿。

    源赖基一下子好像明白了什么,原来这伙人是大宋的叛军,难怪武力这么强。。。于是他也不知道想什么直接给耽罗的镇海军发了协同公文,希望大宋镇海军能来一起围剿这伙海贼,至于回报,大宋尽管提,只要不是割让领土都可以谈。

    张信才不要你日本现在领土,他要的是佐渡岛金山(一年要生产黄金400公斤,白银40吨100多万两)、石见银山(要知道石见银山在巅峰时期的年产量可以达到38吨白银也就是100多万两,这还是粗放的开采技术)

    有了这些张信感觉自己完全可以组织起一支庞大的军队。现在有了名义去日本,那张信直奔隐岐岛作为中转基地,之后就是带了3000人先登陆石见国。

    源赖基听说宋人来了还是很高兴,可是听说才来3000又把情绪放了下来。

    可当日本人趾高气昂的去迎接大宋军队时候,就听到地面轰隆隆的声音就看到穿着重甲的陷阵营,后面则是神机营、四轮马车两边则是突骑。而张信更是一马当先穿着一套张家祖传的明光铠来到源赖基面前,本着见日本人高三级问道:你是何人。

    源赖基:本官是大日本国摄津守护、正五位匠作大辅,不知道大人是?

    李洪拍马上前道:我家大人是大宋枢密副使、银青光禄大夫、观文殿大学士、两浙路、江南东路转运使、镇海军节度使、江宁知府张信张公。。。

    对于大宋的官职,日本贵族阶层还是很熟的,没办法,抄人家的肯定得熟读,而张信的这个官直接就是从二品了,而身份地位则是日本天皇见了也要起来行个礼,现在是他源赖基见到了,如果不是很多手下在,他已经跪了。

    当晚好酒好肉,肯定还有倭女招待了张信等人,对于高大的宋军,十里八乡的大姑娘小媳妇纷纷跑来借种

    当时,汴梁被世界各国的成功男士视为神往之地,他们都想要来宋朝感受宋朝的文明。

    所以也就有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景象。

    可以说,宋朝的文明引领着世界,同时,宋朝的男子也吸引了邻国的女子,日本也是其中之一。当时,日本的女子十分崇拜宋朝男子,有些女子为了得到宋朝男子,冒着生命的危险,不惧风浪,不远千里漂洋过海,来到宋朝“借种”。

    不过那时候这种行为不叫“借种”,叫“度种”。

    宋代《清波杂志》记载:

    “辉顷在泰州,偶(假借为“遇”)倭国(日本国)一舟漂泊在境上(宋朝境内),一行凡三二十人,至郡馆(旅馆)之。或询其风俗,所答不可解……妇女悉被发(披散着头发),遇中州人(指宋朝男子)至,择端丽者(相貌端正、帅气的男子)以荐寝(荐寝即荐枕,意为陪睡),名‘度种’(度种就是借种)。”

    意思就是:倭国的妇女都是三五成群地乘船,前往宋朝泰州一带,只要在岸上遇到了宋朝相貌端正的男子,这些妇女就会主动去献身,其目的就是为了“借种”生下后代,这样就可以改变倭国的基因。

    还有古书记载,在宋朝江浙一带,有许多商人从泉州和宁波等地去往日本经营贸易生意,那个时候,日本的沿海港口生活着许多讨生活的妇女。

    这些妇女被称为“游女”,是因为到了晚上,她们不会关闭自家的房门,而是随意让男人进出,然后发生云雨之事。

    而这次是大批的宋人送上门,这让附近只要能动的女人全部奔过来,可僧多肉少,最后导致只能让宋军去选,而张信也怕战斗力受到影响,没个兵只能叫不超过三个,军营门口登记。。。

    而张信的直接就是附近几个大名的女儿,最小的还只有10岁。当然张信不会这么禽兽,最后还是选了几个十六七的大姑娘。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