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阁佬 > 第二十八章:朝廷争论

第二十八章:朝廷争论

    “要是我不照他们说的吩咐做,到时我一家老小都得没命,而且到时我死了,那些人也不会放过你们的,到时也会牵连到你们和你们家里人的,到现在我们也不会站在这里了”。

    “我实在是没办法才给你下达这个命令的”。

    “阿福,自从我今天给你下达这个命令后,我就整天的坐立不安的坐在这里,我反复在心里骂这自己就是一个畜生,不是人”。

    “我对不起管家,更对不起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我实在是痛心疾首啊”。

    “阿福,这次都是我的错,我不该让你去做这次的事的,你心里有什么埋怨,阿福你直接朝我发,我不会怪你的,毕竟这次是我自己做得不好,委屈了你们这次”。

    说完桌同知的头跟个榔头一样一直往桌子上撞,看起来十分的后悔和伤心的样子。

    阿福见状:“大人你不必这样,属下永远站在大人你这一边的,大人这次是事出有因,而且要不是大人你这次的顾全大局”。

    “小的现在也不会站在这里,跟大人你在一起,我还没感激大人你此时的救命之恩呢,属下现在十分感激大人你,我也不敢有丝毫对大人你的埋怨”。

    “要是管家在天之灵,听到老爷你因为这样的原因,才对管家这样,我想管家也不会怪老爷你的”。

    “老爷你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振作起来,继续带领我们这些人走下去,才不会辜负管家这次的付出”。

    “阿福我刚才没听错,你真得不怪我吗,毕竟我这次实在是对不起你们”。

    “老爷你在我心里就是亲生父母,要是没有你当年让管家领我进卓府,我就死在那里了,所以老爷你让我做什么我都没有意见,要是大人你怀疑我,属下现在可以把这条命还给大人你”。

    阿福说完,就掏出了藏在身上的匕首做势要插进身体里”。

    桌同知看到后,也连忙阻止:“好孩子住手,我从来就没怀疑过你对我的忠心,你这样,你这样叫我如何情何以堪啊,”。

    卓同知也连忙上前把阿福手里的匕首给打飞掉,自己可不希望自己已经失去一名得力的手下,现在再失去了这一位。

    卓同知拍着阿福的肩膀“是老爷我说错话了,是老爷我错怪你了,老爷我错了,老爷在这先给你道歉了,今天这事希望你就这样过去了,以后就不必就提了”。

    “是,老爷,属下遵命”。

    此时卓同知也恢复了以前那副样子,显得高高在上起来。

    “尽然此事已经到这个地步了,但管家为大局做出这样的牺牲,本官也不能坐视不理”。

    “阿福,你就先下去把管家带回他家吧,风光大葬吧,并给管家家里一笔钱财和免了五年管家的田租吧,务必要全部送到,不准有任何的缺少,这些就当管家这些年来,替自己劳心劳累办事的补偿吧”。

    “是,老爷,属下这就下去办,属下一定遵照大人你的吩咐,一定会把大人给管家的奖励全部送到”。

    “嗯,老夫我有点乏了,要休息了,你就先下去吧”。

    “是,老爷,奴就先下去了”。

    南京城,乾清宫内。

    此时宫内正吵闹不已,各位大臣唾沫满天飞,把好好的一个朝堂变成一个菜市场一样。

    而此时他们正在讨论的问题,都是围绕着远在泉州的唐源昨天送的那一封信上。

    “林老匹夫,你现在再敢给多说两句,信不信我这沙包一样的拳头,现在立刻给你印在你的脸上”。

    “邓国公,我这也是按照朝廷的法度来的,只凭那知州写的,那小小的一封信,就要让朝廷下令派出军队去泉州,捉拿朝廷的治下的百姓,这不是太过于天方夜谭了吗”。

    “虽然我对唐家那小儿的遭遇深表同情,在些臣恳请皇上应现在派人去调查清楚后,再决定是否需要派兵前去”。

    “不然直接派兵前去,不闻事情起末就去捉拿百姓,这样的行为无疑给朝廷抹黑,有损皇上你在民间的声望,这举不可取”。

    “还请皇上三思而后行啊”。林御史表情素木的劝说道。

    “林老匹夫,你说得是什么屁话,按你说得先派人去调查,像你们这些手不能提,脚不能扛的身子骨跟个娘们是得文官,我猜等那些调查的人到了地方后,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而林御史听着邓国公的话,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立马就跟邓国公吵了起来,顿时朝堂上像个菜市场一样,到处都是争论声。

    此时,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看这此情此景,顿时也气不打一些来,看这自己选拔出来官员,就像是跟平头老百姓一样吵架,还都是读书人和将军,心里就气不打一处来。

    “都给朕,安静下来,这里是上朝的地方,不是给你们吵架的地方,都给朕注意下你们的身份,如果你们觉得你们上面的衣服不合适,可以找我,我可以帮你们脱下来”。

    邓愈和林御史这两个带头的,看着朱元璋发火了,顿时安静下来,连忙整理好身上的朝服,一边像个好学生一样,听着朱元璋训斥他们的话。

    等了一会,看这朱元璋的怒火发泄的差不多了,站在文官第一列的太子朱标,就连忙站出来。

    “父皇,今天邓国公和林御史所争论的问题,儿臣也有些看法”。

    朱元璋看着自己培养出来的太子,此时的行为,满意的点了点头,真不愧是自己培养出来接班人,也不妄费自己今天自导自演的这场面。

    “哦,标儿你有什么看法就直接说吧,父皇听着呢”。

    “儿臣谢过父皇”。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