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将军且行度君华 > 第一章 祸心包藏

第一章 祸心包藏

    南越凌云历三十五年,南越国都城,上都。

    威武雄壮的皇城之内,一个身穿金甲的男子正缓缓向大殿走去,他气宇轩昂大步流星,身姿挺拔如苍松,气势刚健似骄阳,剑眉下一双璀璨如寒星的双眸,目光如炬。腰上挂着一柄橙色的长剑,左手扶在剑柄之上。周遭的人看到他都纷纷行礼让道。

    裴南一,字蘅常。

    南越朝当朝皇帝裴南祈的弟弟,他辅佐裴南祈称帝南越国后被裴南祈敕封为永宁王。永宁王裴南一,战功赫赫,与皇帝一起建立南越国,带兵直杀上燕国都问天城,使得上燕边军后撤百里勤王,后亲率南越凌云铁骑十天攻占西楚国五座城池,就此奠定南越疆土。如此功高,永宁王裴南一也算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而他麾下,则是一支战功赫赫的南越凌云军。这支军队从建国之始便开始为南越征战,如今可谓天下最强大的军队!

    南越建国后,一直由永宁王执掌兵权,在楚越边境与西楚大军对战数十年不曾有败绩。

    今日奉诏从楚越边境赶回入宫面圣,他大步走进宫殿,周围的目光都不由自主的投到他的身上。

    有的人感叹这永宁王仪容威严,气度不凡,而有的人却觉得他太过招摇,多少有点功高盖主的意思。

    “微臣裴南一,参见陛下!”沈南衣他行至堂下,行跪拜之礼。

    “哈哈哈,永宁王来了!起来吧!”一声爽朗的笑声从那大殿之上黄金龙椅处传来。

    “谢陛下!”裴南一起身,退到一旁。

    那龙椅之上坐的,正是南越国当朝的皇帝,裴南祈。他容貌与裴南一神似,可眉宇间却缺少了点龙武之威,慈眉善目,总让人觉得或许他才该是臣下。

    “今日召永宁王来,是想问问你的意见,这西楚递来议和的国书,你与西楚征战多年,有何见解?”

    议和?裴南一不禁眉头一皱,这西楚被他踏破五座城池仍殊死抵抗,如今就快攻到西楚国都千岐城却主动议和,这其中不知有何谋划和深意。

    “陛下,臣以为……”

    “陛下!”不等裴南一说话,一旁文臣之首、当朝丞相温则礼便将其打断。“臣以为,我朝与西楚征战已三十余年,天下民不聊生,正逢这西楚主动议和,不如就与其休战,休养生息为上啊!”

    “是啊,休养生息!”

    “说的有道理啊……”

    “臣附议!”

    ……

    一众文臣纷纷附和。

    龙椅之上,裴南祈微微皱眉,抬头看了看堂下的裴南一。见裴南一面色阴沉,便开口大喝道:“够了!”

    堂下众人纷纷闭言。

    “永宁王,朕想听听你的意见!”裴南祈如此说,便是要其他人无法插嘴。闻言,裴南一面色稍缓,行礼道:“我南越凌云巍巍之仪,天下皆知!西楚与我南越本就是死敌,三十余年依旧与我军鏖战从不退却,而今就要覆灭之际却提出议和实属蹊跷!再者,请陛下三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陛下,臣附议!”

    “臣附议!”

    ……

    闻言,裴南祈再次皱起了眉头。文臣主和,言之有理,而以永宁王为首的武将主战,却也是为南越百年社稷着想。如何抉择,便是他为君者该思考的问题了。

    沉默许久,裴南祈开口道:“先这样吧,待朕想想!”随即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退下。

    “臣等告退!”

    行出大殿,裴南一朝那帮文臣走了过去。众人见状纷纷抱手行礼。

    “诸位大人,我凌云将士奋战三十余载,如今覆灭西楚已是指日可待,望各位大人以大局为重!不要寒了我前线将士的心。”说罢,不等众人有所言语便转身而去。

    众人看着裴南一的背影,面色阴沉,尤其是那百官之首丞相温则礼。

    是夜。

    上都城,丞相府。

    一桌丰盛的菜肴,一盏烛灯,两个中年男子推杯换盏。

    “丞相大人,如今这永宁王之威仪,可有点盛过陛下了呀!”这说话的男子,是太傅陆方池。

    温则礼闻言,微皱眉头,“太傅慎言。”语气中带着责备。

    陆方池回过神来,知道自己说错了话,慌忙说道:“下臣失言!”

    其实陆方池说的不错,温则礼其实早有思虑,永宁王兵权在手,军威甚重,武艺高强,又文武皆备,南越最强战力凌云军兵权在手。而反观皇帝沈南山,妥妥的孔圣之后,无孙武之勇。永宁王若想取而代之,那不是轻而易举。

    想到此处,温则礼缓缓开口道:“太傅乃太子老师,有些话我等外臣不便多讲,望太傅相告于太子。陛下那边,老夫会多多进言!”

    陆方池闻言,也明白其中之意,便点了点头。“丞相放心!”

    上都城,永宁王府。

    一众身穿橙色铠甲的武将整齐的站在裴南一面前。其中一人开口道:“王爷,今日温丞相所言,分明是想议和,我等将士出生入死,可陛下竟还犹疑不定……”

    “慎言!”裴南一打断那武将,缓缓道:“我等为人臣,为君者如何决定不是我等能议论的!”

    听到此话,众武将均禁声。裴南一也知道,今日陛下犹疑的态度的确是给这些出生入死的将士们泼了一盆冷水。

    “王爷,世子回来了!”

    屋外管家的声音传来,打破了这许久的寂静。

    “天色已晚,各位将军先回吧,有什么事往后再议!”裴南一听到儿子回来了,便打发众人离去。

    “末将告退!”众人异口同声,行礼退去。

    “父王!”

    将士们前脚刚走,永宁王世子便开心的跑了进来,还险些在门口摔了一跤。

    “慢些慢些!”裴南一溺爱的说道,脸上尽是慈祥的笑容。

    永宁王世子,名裴晏,字知棠,凌云历年十七年生,今年已十八岁,个头已长到了与裴南一一般高。裴晏很好的遗传了裴南一的优点,他身姿挺拔,步履稳健,一身青色锦缎长袍,腰束玉带,腰间挂着一枚碧色玉佩,玉佩随着他轻快的脚步左右摆动。浓密的眉毛叛逆地稍稍向上扬起,长而微卷的睫毛下,有着一双像朝露一样清澈的眼睛,英挺的鼻梁整个面容如雕刻般五官分明。

    真是一张极致俊秀的脸!

    “儿臣参见父王!”他站定后跪拜行礼,满脸笑容迫不及待的说道:“儿臣已有两年光景未见父王,今日听说父王回上都,便急忙跑了回来!情急之下未看清那门槛,让父王见笑了!”裴晏说罢,不等裴南一招呼便起身走到他身边。

    “好小子!”裴南一也是乐得合不上嘴,“怎么样,在上虚阁过得还好吧?”

    “好着呢!就是那老头看得紧……”说到这,他忽然察觉到什么,便连忙扯开话题,“父王,你这次回上都城待多久?”

    听到这,裴南一面色微变,转身坐下。“不知道,这得看陛下的意思了。”

    裴晏也坐了下来,“陛下的意思?”他不明所以,一脸疑惑的看着裴南一。

    “西楚突然派遣使臣送来国书议和,陛下如今犹豫不定。”裴南一说到这不禁叹了口气,“算了,不说这个了,话说你怎么得空跑回来看我了?”

    见父亲把话题转移到自己身上,裴晏觑觑的挠了挠头,尴尬的笑道:“今日我把那老头灌醉了便偷跑回来的。”

    “嗯?”裴南一大声哼道:“臭小子,你胆子倒是不小!那是你外公!”

    “嘿嘿嘿,父王,这不是太想您了嘛,我回去后跟他道歉就是了……”

    “算了,为父今日也乏了,便不罚你了。”

    “多谢父王!”

    ……

    翌日,上都皇城,东宫。

    “太子殿下,太傅大人来了!”一太监在殿外说道。

    闻言,太子殿下放下手中的笔,吹了吹桌上未干的笔迹,“让太傅进来吧!”

    裴懿,字君则,南越国皇太子,他面如冠玉,浓眉秀雅,鼻梁高挺,唇形绝美,脸庞白皙,棱角分明如鬼斧神工雕刻,如诗似画。但更美的不是他的五官,而是他整个人的气质。那是一种从骨子里透出的美,高贵与优雅,风华与飘逸,同时又结合了深沉和内敛,阴郁和深邃……

    “老臣陆方池,参见殿下!”太傅跪地行礼。

    “太傅快快请起!”说罢,示意身旁的侍从去扶陆方池,“给太傅赐座!”

    “谢殿下!”

    “今日不是授课的日子啊,不知太傅所为何事?”

    不等陆方池坐下,裴懿便开口问道。

    陆方池连忙行礼道:“殿下,有些事老臣需要禀告殿下!”说完这句,陆方池便不做声。

    “嗯?”看着陆方池的样子,裴懿自然是懂,“你们都退下吧。”喝退左右,“太傅要说什么还这么神神秘秘的?”

    “殿下,永宁王回上都了!”陆方池开口说道。

    “哦?皇叔回来了?何时的事?”裴懿显得一脸惊讶。陆方池见状追问道:“殿下不知?昨日到的上都城,还面见了陛下!”

    “这有何稀奇?”裴懿笑道,“我皇叔回城自然是要去见陛下,总不是来见我的吧?”

    见裴懿领会不了自己的意思,陆方池又开口道:“昨日朝堂之上,陛下谈及西楚议和之事,可永宁王却不给一点面子,连陛下都要看他的脸色,固然他军功卓著,可毕竟为臣者,这势头怎可比君高,不知道殿下作何感想?”

    裴懿闻言,眉头微皱。

    陆方池什么意思他裴懿自然是清楚,可现在自己毕竟只是太子,裴南一又是他亲叔叔,威名在外功劳在内。

    “殿下!”陆方池打断裴懿思绪,“殿下乃国之储君,心中应有自己的思量和决断,殿下熟读治国之论,这其中利害自是知晓,老臣今日只是希望未来殿下的为君之路更为平坦……”

    “好了太傅!永宁王乃国之重臣,战功显赫,又乃陛下亲弟弟,难道太傅还怀疑他的忠诚?”裴懿打断了他,“若没其他的事,太傅就先回去休息吧!”

    听到裴懿的话,陆方池愣了愣,便行礼退去。

    看着他离去的身影,裴懿自语道:这老家伙,心里打的什么算盘我会不知道?以永宁王的功劳,要做皇帝,建国之时便做了,何至到这时。

    可细细一想,裴懿便陷入了沉思。

    ……

    “或许是,真的有些功高盖主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