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返1983浪潮之巅 > 第4章 国营商店

第4章 国营商店

    第二天一大早,江佑白便骑上了老江的二八大杠,向着市中心蹬去。

    宇宙厂的位置虽然靠近郊区,但现如今浮梁市区范围还不大,十来分钟便骑到了珠山路。

    一路上零零星星已经有不少小贩摆起了地摊,还有郊区乡下的农民挑着早上新摘的菜在叫卖。

    “改革春风吹满地,吹满地~”

    江佑白不自觉地哼起了小曲儿。

    这些人可都是改革开放的先驱啊,今天摆地摊,明天当老板,指不定哪天就成了“养猪大王”、“蔬菜大王”。

    如果说后世的成功是7分靠打拼,3分靠关系。

    那在这个阶层还没固化的年代,可以说是7分靠胆气,3分靠运气。

    只要敢想、敢闯、敢试,走卒贩夫皆是黑马。

    在珠山路转悠了一圈,江佑白终于停下了脚步。

    眼前巍峨耸立的浮梁饭店,被本地人亲切地称为“七层楼”,因为它真的有七层楼那么高。

    这也是浮梁最高档的标准二星级涉外旅游饭店,设计之初就配备了中央空调,这规格,放眼全省那也是蝎子拉屎独一份。

    江佑白抬起手臂擦了擦汗甩到地上,八月的浮梁,早上9点的太阳就已经热辣得很了。

    真想进去吹吹空调啊...

    望梅止渴似地看了一眼饭店大堂,算了,还是先紧着正事。

    兜里揣着50元巨款,江佑白迈着自信的步伐走进了浮梁饭店旁边的国营商店。

    此时的国营商店还是一副红火的样子,路边的小商小贩暂时还冲击不了它的地位。

    将近一千平的大厅内,日用品区占了大部分位置,一排排的玻璃柜里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商品。

    除了手表、衣服、搪瓷茶缸这些小物件,后面的墙柜上还有大件的缝纫机、收音机。

    江佑白好奇地探头问道:“同志,请问缝纫机多少钱?”

    售货员是个大叔,还挺热心,“飞人牌的130元,蝴蝶牌的160元,小伙子结婚用?”

    “还没,就问问。”

    江佑白咧嘴一笑,他只是想再确认下现在的物价水平,随后也是忍不住感慨。

    80年代结婚要“四大件”,俗称“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还有收音机,相当于普通工人大半年的工资。

    90年代结婚要“三大件”,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大概要一年多的工资。

    再到后来,只要“两件套”,房和车,却是可能要普通人家6个钱包一辈子的工资才负担得起。

    看起来要的东西越来越少了,但成本可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也难怪年轻人都不想结婚了。

    非不想也,实不能也。

    穿过拥挤的日用品区,江佑白在肉类区停了下来。

    来买肉的人还不少,79年以后,各地的票证制度越来越松动,现在只有粮票和食用油票仍然统一管理供应。

    猪肉、鸡肉这些曾经一个月都难得吃上一回的东西,也都逐渐上了寻常百姓家的餐桌。

    “请问有新鲜鸡腿吗?”

    磕着瓜子的中年大妈售货员斜眼瞥了一眼江佑白,吐出瓜子皮:“没有。”

    好家伙,板子上摆着的不是鸡腿么?当我眼瞎啊。

    江佑白心中气恼,但也没表现出来,毕竟还得求人办事。

    这年头,如果说国营大厂里的工作是银饭碗,那国营商店的售货员就是妥妥的金饭碗了,能在这儿上班的,都是沾亲带故有些背景的。

    趁着左右无人,江佑白从袋里摸出来一瓶雅霜雪花膏,偷偷塞到售货员手里。

    “老家村子里来了一大帮亲戚,想多弄点鸡腿,给他们尝尝鲜。”

    余光瞟了一下手里的雪花膏,大妈迅速推了回来,瘪瘪嘴:

    “这玩意儿,我家里多得用不完。”

    艹!

    江佑白在心里暗骂了一声,随即又从翻出来一瓶皇后牌珍珠霜。

    对不住了,赵素芬同志,为了咱家的发财大计,只能牺牲一下你的珍藏了。

    看到包装精美的珍珠霜,大妈眼神一亮。

    “这是?”

    “我大姨从沪市带回来的化妆品,美容养颜,别说浮梁了,省城都买不到。”江佑白压低声音说道。

    售货员大妈满意地点点头,不动声色地将珍珠霜收进抽屉里,一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嗯,农民兄弟难得进城,也应该享受一下改革开放的成果嘛,小伙子,你要多少个鸡腿?”

    江佑白满脸堆笑,伸出手缓缓竖起五个拇指。

    “五个?行,2角一个,一共是1元。”售货员大妈站起身准备装袋。

    “欸欸,姐,不是五个,是五十个!”江佑白连忙摆摆手。

    “五十个!?”售货员一怔,语气里流露出一丝不耐:“你这买得也太多了,店里每天也就供应的量也不多,都被你买了其他人不要买啦?”

    得,明白了,得加钱。

    对不住了,老江同志。

    有些肉痛地掏出一包庐山牌香烟塞进大妈手里,“拿回去给姐夫抽,姐,帮帮忙。”

    “咳,农民兄弟胃口大,也是可以理解的嘛。你等会儿,我去多拿几个纸袋。”

    “好嘞,谢谢姐!”

    江佑白松了一口气,跟这些老油子打交道是真累,八百个心眼子,没有一个是实心的。

    不过也不能怪这些售货员,现如今可没有提成的说法,卖多卖少工资不变,换谁都会摸鱼度日。

    这些僵化的机制,在改革的浪潮下,终将被击得粉碎。

    抱着几个装得满满实实的纸袋,江佑白又买了一些酱油、米酒还有辣椒粉,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国营商店。

    一共花了12元3角,还行,比自己预想的成本要少一些。

    一边啃着老冰棍儿,一边慢悠悠蹬着二八大杠,车篮子里装满了今天的战利品。

    没错,小生意就从出摊开始。

    至于卖什么,江佑白早就想好了,就卖上饶鸡腿!

    一想到后世每次坐火车经过上饶站时,月台上飘来那诱人的鸡腿香味。

    江佑白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脚下也蹬得卖力了几分。

    先定个小目标吧,3天赚他老江一个月工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