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回村

    游完街的江佑白,顿时成了厂里的大明星。

    走到哪都有人指指点点。

    “岭南大学的大学生哩。”

    “怕不是文曲星下凡哦。”

    对于这些赞誉,江佑白也很无语。自己既不是市里的高考状元,也没有考上清北,哪好意思当文曲星。

    只能说这年头,大学生还属于是珍稀品种,和后世那种一竿子打到10个人,7个人是大学生相比,含金量要高得太多。

    在家呆了几天,闷得不行。

    于是周日这天,江佑白主动带着亲妈,去街上买了点补品,又割了两斤猪肉,回村子里看望外公外婆。

    搭上一辆顺路的拖拉机,突突了半天,终于到了大田村。

    早上刚下了小雨,泥土的清香混合着牛粪的味道弥漫开来,看着山清水秀的老家村子,江佑白也是一阵唏嘘。

    后来大田村发现高岭土,被挖得面目全非,再加上青年人口都流失去江浙打工,大田村也不复往日的热闹。

    但如今,还是一副鸡犬相闻、六畜兴旺的景象。

    从79年以来,就慢慢没人再提割资本主义尾巴的事儿了。

    乡里乡亲机灵点的也开始养起了小鸡仔和小鸭子,胆子大的一狠心甚至直接盖起几间猪圈。

    有人带头,就有人跟风。

    你家养鸡,我家养羊,好不热闹。

    大队书记一开始还象征性地拦一拦,后来政策越来越明朗,就索性不管了,自己也去买来十几头小猪仔,搞起了养殖业。

    村口的大黄狗认得赵素芬,迎上来讨好似地叫了两声。

    “这狗都这么肥了?”江佑白有些惊讶,高三冲刺一年多没回了,上一次看到这条黄狗,还瘦骨嶙峋的,转眼间就壮实了一圈。

    看来村子里这两年日子蛮不错。

    大黄狗摇了摇尾巴,咧着个狗嘴就领着两条小母狗钻进了灌木丛。

    一路上,不少相识的大爷大妈也热情地和赵素芬打着招呼,更有好事的农妇扯起嗓子就朝村子深处喊道:“老赵家的,你闺女和你大学生外孙回来了!”

    话音刚落没多会,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就急匆匆跑了过来,边跑边朝两人喊道。

    “小姨!表哥~”

    “欸,英子,你爷奶呢?”赵素芬眉开眼笑地抱起小侄女。

    “在屋里呢~”

    江佑白刮了刮小表妹赵英的鼻子,从兜里掏出一把糖果塞到她手里。

    “再叫声我听听。”

    “谢谢表哥~”小姑娘拿到糖果,瞬间笑开了花,露出一排没长齐的牙齿。

    村子不大,没走两步就到了一处炊烟袅袅的瓦房前。

    瓦房旁边是一排刚打的鸡圈,几十只公鸡母鸡扑腾着翅膀乱飞。

    门前空地上,大舅和舅妈正打了一盆开水,给一只刚杀的老母鸡拔毛。

    看见小姑子和大侄子回来了,大舅妈也站起身热情地招呼两人进屋。

    “早上就听见喜鹊叫,还寻思有什么好事呢,原来是素芬和小白回来了。刚好杀了只老母鸡,一会儿做个板栗烧鸡,给小白补补身子。”

    江佑白笑着点头,也给大舅、舅妈问好。

    自从考上了大学连带倒腾了点小生意,自己在家族的地位那是连连攀高。

    这时,听见声音的外公外婆也从灶房里迎了出来。

    看见江佑白,外婆的老脸顿时挤成了一团花。

    “哎呀,回趟家还带什么东西,莫浪费钱喏。”

    外公吧唧抽了口旱烟,没说什么,但眉眼间也是止不住的笑意。

    如果说之前最疼的是小儿子,那现在二老最疼的就是江佑白了。

    跟大学生身份没一毛钱关系,就是打心眼里疼这个外孙。

    前几年,每次江佑白回村里,家里珍藏的猪油还有腊肉那都是要拿出来的,搞得赵磊这个正牌长孙,愤愤不平时不时吃一下表弟的飞醋。

    “我表哥呢?”江佑白看向大舅。

    “今天厂子公休没出摊,他去市里进汽水了,咱们摊位的生意好的不得了,工人们买了烤鸡还要买汽水。”一说到摊位,大舅也是喜不自禁。

    “那就好,那就好。”

    寒暄了几句,江佑白便一溜烟跑到了灶房。

    外婆和亲妈正洗着刚从地里摘来的青菜,外公赵二山坐在土灶前准备生火做饭。

    江佑白给外公拿了包庐山香烟,毛遂自荐道:“外公你抽这个,我来烧火。”

    外公摆摆手,“抽不惯哩,你别烧了,柴灰大,不要把你的好衣裳糟蹋了。”

    江佑白没听,一屁股坐在树墩子上。往灶膛里塞进一把松树叶,摸根火柴划过去,噗呲一声燃了起来,火苗瞬间就盈满了整个灶膛。

    又往里添了几根木柴,半间灶房都被照得亮堂堂的。

    舒服了...

    看着眼前跳动的火苗,时不时拿火钳往里扒拉,江佑白感觉一阵舒坦。

    烧火的快乐,那是从原始时代就刻在男人骨子里的DNA。

    说不上为什么,但就是很解压。

    大铁锅被烧得滋滋冒白烟,外婆往里倒了菜籽油,放了干辣椒爆香,便把刚剁好的鸡块一股脑下了锅。

    香味一下子充满了整个灶房,把江佑白都快馋哭了。

    柴火鸡,那绝对是在他心中美食榜里排行前三的存在!

    肥而不腻,鲜香直奔味蕾深处。

    虽然说,柴火灶的火候不如煤气灶。

    但柴火烧出来的菜,接地气,有锅气,就是更香。

    和板栗一起焖煮了20多分钟,外婆拿起锅盖,撒上一把葱段就出锅了。

    又把赵素芬带来的五花肉切了,炒了几个小菜,一家人围坐在八仙桌边。

    江佑白陪着兴致高昂的外公和大舅喝起了小酒,外婆则是不住地夹起鸡肉送到他和小赵英的碗里。

    江佑白吃得越多,外婆脸上的笑容就更盛。

    老人家总有一种朴素的想法,像衣服、首饰这种东西,买得再多那也是身外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只有食物,才是真正进了自己的肚子里。

    就在这其乐融融的时分,村口那边传来大黄狗狂吠不止的咆哮,紧接着便是一阵呜咽声。

    一个农妇扯起嗓子:“老赵家的混世魔王回来啦!”

    啪嗒一声。

    外婆手里的筷子掉落在地。

    江佑白和亲妈对视一眼。

    小舅回来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