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返1983浪潮之巅 > 第23章 癞皮狗小舅

第23章 癞皮狗小舅

    江佑白做梦也想不到,竟然是自己这只蝴蝶煽动翅膀,让小舅提前了7、8年回家。

    而且还是为了次色瓷器!

    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蛋疼!

    见大家都直勾勾地看着自己,江佑白不露声色地往后退了一步。

    “呵呵,小舅,你加油。”

    想到赵安义之前的那些荒唐事,江佑白打定主意不再多说。

    倒不是不愿意拉小舅一把,但横竖也就再卖一趟了,实在不想招上这个惹祸精,指不定要整出什么幺蛾子来。

    外婆外公对次色瓷器是两眼一抹黑,但大舅一家是清楚的。

    见侄儿没开口,大舅和舅妈自然不会多嘴。

    亲妈赵素芬纠结了半天,到嘴边的话还是咽了回去。

    众人都不说话,赵安义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跟饿了3天的猪似的,把桌上的饭菜风卷残云全下了肚。

    吃饱喝足,赵安义用袖子抹抹嘴,拍了拍圆滚滚的肚皮。

    脸没擦,脚没洗,打了个饱嗝,翻身就躺在了堂屋里的竹席床上。

    不多会,竟是呼呼打起了鼾,比村里公社那台东方红拖拉机还响!

    外婆拿来一件衣裳,蹑手蹑脚搭在赵老二敞着的肚脐眼上。

    “唉,估计在外面吃了不少苦。”

    嘴里念叨着,外婆的脸上也是难得浮现出笑容。

    大舅妈一声不吭,抱起赵英就回里屋了,房门摔了个震天响。

    江佑白叹了口气,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的呐!

    小舅前些年这一跑,搭进去的可不止外公外婆的养老钱,大舅家这么些年辛辛苦苦存的几百块,也打了水漂。

    这可都是留着给赵磊取媳妇儿用的,大舅妈能不气么?

    现在小舅舔着个脸回来了,也不提一嘴当初的事,大舅妈不上去挠他两下,都算是有涵养的。

    大舅脸上青一阵红一阵,缓了半天才说道:“瓷器的事儿别搭理安义,明天我带他去厂子门口摆摊吧,这也不少挣,说不定就让他定下心了。”

    “也只能先这样了。”赵素芬也是没了办法,自己这弟弟在外头漂的时候怪想他的,回来了又让人气得牙痒痒,真是造孽哦。

    江佑白偷偷撇撇嘴,定心?大舅还是不明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道理啊。

    一个能在外头折腾十几年不归家的人,让他定心,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

    不过话说回来,后世小舅好不容易发达了,回来后直接给赵磊在市里买了套两室一厅的商品房,还给赵英留了2万块的嫁妆。

    可能小舅心里其实也记得大哥一家的好吧。

    人呐,都是有个两面的。

    ......

    第二天一早,江佑白就撺掇着老江和王建国去厂领导那儿探听消息。

    职工福利房这玩意儿,既然说了是福利,那就不可能一碗水端平。

    也绝对不会搞什么公示。

    除了厂里面几个排座次的头头外,那些中层干部们就得看情况了。

    有消息的,先来后到。

    没消息的,那就且等下一批吧。

    中午,江佑白从老江那喜滋滋快翘上天的眉眼就能看出,这事儿大概率是成了。

    给亲爹倒了杯水,江佑白急切地问道:“爸,怎么样?”

    “就在红旗厂和宇宙厂中间那块空地上,到公交站台不到200米,位置没得说!”

    “一共2排3层的板楼,南边那排都是两个厂的班子领导,北边那排十几户,我和你王叔各领着一套。”

    “都在一个单元的二楼,咱们两家对开门,一楼是一车间的老刘、老陈,三楼不知道被谁家领走了。”

    老江喝了口水,继续说道:

    “80平米,两室一厅,还带一个阳台,以后也能种点花草了。”

    80平?那可太得劲了!

    这可是没有公摊,实打实的80平,绝对比后世100平的商品房还要宽敞不少。

    一想到寒假回来就能住上大房子,江佑白也是喜不自禁,接着好奇地问道:

    “多少钱啊?”

    正哼着歌的老江同志一脸神秘地伸出右手,笑嘻嘻地竖起两根手指。

    两千!?

    我滴个乖乖。

    难怪叫职工福利房呢,这福利确实杠杠的,折合下来,一平米也才20多,基本算是半买半送了。

    给儿子报完喜讯,老江就回车间上班了。

    索性无事,江佑白拿出一本《小平文选(1975-1982)》,认真看了起来。

    想要在这个改革的巨浪中弄潮前行,不读懂邓公是不行的。

    读着读着,江佑白就越发佩服。

    如果说伟大领袖是战略家,那邓公就是英明的策略家。

    那些回避争论、调和左右、张弛有度、一以贯之的一系列策略。

    绝对当得起“一人千古,千古一人”的赞誉。

    而且,文选里邓公说话简洁、朴素,却又一针见血,比后世那些枯燥无味的机关文风要好太多。

    一时间,江佑白竟是看入了迷。

    可好景不长,屋外一道懒洋洋的声音打断了江佑白的思绪。

    “佑白!我亲侄子在家不!”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江佑白屏息凝神,想要装作家里没人的样子。

    但想了想,要是家里没人,这便宜小舅指不定得去家属区挨个打听自己。

    江佑白无奈开了门,还没跟小舅打招呼,赵老二就一个闪身进了屋里,大咧咧坐在板凳上翘起了二郎腿。

    “还是老样子哈。”

    赵安义在厂子当学徒工那会儿,每天都来家里吃饭,自然是熟悉得很。

    “小舅,你没跟大舅去摆摊吗?”江佑白也扯了张板凳坐下。

    赵安义贱兮兮地笑道:“去了去了,这不是抽空过来看看你么。”

    得,八成又是偷懒摸鱼来了。

    江佑白继续端起书,不想搭理赵老二。

    谁知赵安义凑了过来,把书拿走,一张大脸盘子就这么直勾勾望着江佑白。

    “佑白,你不厚道。”

    “怎...怎么了?”江佑白有些心虚。

    “赵磊都跟我说啦!原来你就是那个南方佬,啧啧,我昨天说什么来着,外甥像舅,说真的,你爹妈可没这种头脑,你这脑袋瓜子,铁定随我!”

    说着,赵安义拍了拍亲侄子的肩膀,一脸的谄笑。

    好嘛,忘了表哥了。

    昨天赵磊不在,忘了提醒他。

    家里又是新修鸡栏,又是摆摊挣钱,算是大变样了。

    凭着赵安义的狗鼻子,指定能嗅出来点不一样的味道。

    大舅不理他,舅妈不睬他,外婆一问三不知。

    突破口就在表哥这儿了。

    老实巴交的表哥,哪里是赵老二的对手,估计三两句话,就被套得裤衩子都不剩了。

    想到这,江佑白摊摊手:“小舅,上个星期确实去了趟京城倒腾了一批次色瓷器,但可没挣好几万,赚点小差价罢了。”

    “那你们还去不?”

    “嗯,下周还有一批。”左右瞒不住,江佑白索性承认了。

    赵安义眼珠子滴溜溜转了一圈,随即笑道:“害!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和赵磊两个半大后生出门在外,做舅舅的实在不放心,我跟你们一起去!”

    明白了,这便宜小舅是属狗的,还是癞皮狗。

    江佑白刚想拒绝,但转念又想到含辛茹苦的大舅妈,想到舐犊情深的外婆,和一生要强的外公,只得咬咬牙说道:

    “行,后天一早出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