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舍友

    走进岭南大学,新生报到现场已经是一副人仰马翻的场景。

    不仅有本科新生,还有研究生、博士来报到。

    天南海北的口音,从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到三十好几四十多的中年人。

    都重新站在了大学生这个崭新的起跑线上。

    恢复高考没几年,读高中的本来就少,能考上中专都算是精英了,考上大学的更是少得可怜。

    大学生金贵,国家咬着牙也要负担起,一分钱学费都不用交。

    拿着录取通知书,领了18元的饭菜票和5元的生活补贴,还领了被褥、洗脸盆和一个热水瓶,又在学校商店买了牙刷毛巾搪瓷缸。

    抱着一堆东西,江佑白和施雨跟着其他新生往宿舍区走去。

    哪怕两世为人,上辈子也进岭南大学逛过。

    但这次是以新生的身份,感触还是不一样,江佑白一路上看西洋景似地左看右看。

    校园里大大方方的草坪,低矮茂盛的大树洒下大片的树荫。

    红墙绿瓦的康乐园,一股子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静谧、深沉又低调,说是全国最美的几所大学之一也不为过。

    一想到接下来几年都要生活在如此优美的校园环境里,不少新生都是面色激动。

    走到男生宿舍楼底下,满头大汗的江佑白对施雨说:“我宿舍就在这栋,有空来串门。”

    这年头大学宿舍里,女生是可以随意进出男生宿舍的,但男生是一步也不让踏进女生宿舍。

    施雨扑哧一笑:“行,江同学,再会!”

    说完,二人便挥手告别。

    走到3楼,找到312的寝室门牌,一看没上锁,江佑白直接就推开进去了。

    宿舍里已经有了两个人。

    一个戴着眼镜斯斯文文,头发也抹了油,穿着件白衬衫在整理自己的床铺。

    另一个坐在桌前摆弄录音机,掏出一盒磁带放进去,磁带封面是穿着白色西装的谭咏麟。不一会儿就有粤语歌声传出来,放的正是谭咏麟的《迟来的春天》。

    听见开门声,摆弄录音机的小伙转过头见有新室友来了,也站起身热情地招呼道:

    “同学你好,四张床铺,我和周岩一人选了一个,还有两张,你挑挑看。”

    听到同学说自己的名字,正收拾床褥的周岩,也扶了扶眼镜框,望着江佑白友好地笑了笑。

    闻言,江佑白扫了眼没铺床褥的两张床,挑了张靠门的上铺,也是拾掇起被褥来。

    宿舍是4人间,厕所是别想了,整栋楼的人都得去楼外面的大厕所解手。但有个阳台,两扇老式窗户采光通透。

    环境算不上好,但胜在一个干净整洁、古色古香。

    见江佑白忙上忙下,录音机男生也过来搭把手,“同学你是哪里的?我叫廖志伟,昆山人。周岩是羊城本地人。”

    好家伙,没记错得话,昆山得89年才撤县设市,出门在外既不提苏省,也不提苏州,不愧是中国昆山和散装江苏。

    江佑白咧嘴一笑:“江佑白,赣省浮梁人。”

    两人搭话之时,宿舍又进来一个大高个。185往上的身高,浓眉大眼,皮肤黑黝黝的,扛了两个鼓鼓囊囊的尿素袋,看面相岁数应该不小了,一进门放下行李就龇着个大板牙笑道:“兄弟们好,俺是卢振华,冀省人,以后多关照。”

    宿舍人齐了,大家也各摆了张凳子聊起天来。

    这里属卢振华年纪最大,刚好而立之年,标准的无产阶级,上下三代都是根正苗红的贫下中农,8年前就跟村里的青梅成亲,娃都俩了。

    周岩则是出身羊城本地的干部家庭,父母的职位也没多说,但听他说话的口气应该混得不错。按照周琰的说法,他哪儿都不想去,一门心思就想读岭南大学,毕业了和父母一样,在本地走仕途。

    廖志伟自然不用多说,看他桌上那双卡录音机,就知道家境很好。

    虽然4人里头,严格来说,只有周岩算是大城市人,但这年头能考上岭南大学的,谁还不是未来可期的天之骄子,所以周岩对几人也都客气得很,丝毫没有城里人的花花架子,净拣漂亮话说。

    不过他也藏了点小心思。

    周岩很会来事,从抽屉里翻出来一个圆铁盒,脸上有些得意。

    “香江的南洋牌香烟,5元一盒,试试。”

    说完,就给几人散烟。

    “娘咧,就没抽过这么金贵的香烟,俺在家抽的都是旱烟。”卢振华挠了挠头,接过了烟。

    江佑白则是摆了摆手,上辈子都不碰烟,两世为人,也没有为了合群而勉强自己的必要。

    廖志伟也没有接烟,只是在烟雾缭绕后,微微皱眉去把阳台窗户给打开了。

    周岩见状,也尴尬地笑笑,随后不经意地问道:“明天开班会,估摸着要选班委,大伙有没有兴趣?”

    好嘛,在这等着呢,兄弟你这燕国地图有点长啊。

    江佑白摇摇头:“班委事情太繁忙,我没那功夫。”

    开玩笑,自己可是要抽时间干大事的。

    不对,现在怎么跟赵安义似的,张口闭口就是大事...

    卢振华则是好奇问:“当班委得话,生活补贴能多发一点吗?”

    “这都是义务为大家服务,谁给你加补贴啊。”

    闻言后,卢振华不好意思笑笑:“那算了,俺还打算勤工俭学去外头打点零工,赚点钱给俺媳妇寄回去呢。”

    “我没那意向。”廖志伟有些心不在焉,“我以后打算出国的。”

    见三人明确表态,周岩不露痕迹地笑笑,“我想当班长,毕竟我对羊城这一亩三分地也熟悉,可以更好地给大家服务,要是投票竞选得话,哥几个搭把手,成了我请大家下馆子。”

    “行。”三人齐齐回应。

    江佑白也不禁感慨。

    这个时候就凸显出家庭背景的重要性了。

    别说现在了,哪怕再过几十年,为什么寒门再难出贵子?

    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引路人。

    哪怕同一个大学同一个班,别看那些个富家子弟光顾着玩了,但人家各种加分、证书、实习、保研一个可没落下,早就领先两个身位了。

    寒门子弟只知道使劲埋头苦读,哪比得上人家有贵人指路,提前好几年就开始谋划了。

    可千万别小瞧这个班长。

    当了班长,再进学生会当个干部,大三、大四进入校团委染一水。

    毕业后进入体制内,至少节省三五年的上升时间。

    这年头,名牌大学的团委干部还是相当吃香的。

    不过,江佑白志不在此,亲室友能当班长,他也乐见其成。

    况且,周岩虽然有所图,但大大方方讲出来,至少品格算得上光明磊落。

    江佑白突然想到,施雨看起来也像是个有上进心的,万一她也想当班长,自己该支持谁呢。

    一时间,江佑白一个头两个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