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返1983浪潮之巅 > 第50章 真理愈辩愈明,前路就在脚下

第50章 真理愈辩愈明,前路就在脚下

    “这电子表真漂亮,里面时间是数字的,比我爹戴的那个指针表好看呢。”

    教室里,施雨戴上ELCAP,眉眼间是止不住的笑容。

    不过,施雨犹豫了片刻,又把电子表解了下来。

    “这东西得好几十块吧?虽然我知道你是个土财主,但钱也不能乱花,你看看能不能拿回去退了。”

    江佑白摆摆手:“我和老李去了趟鹏城,在中英街买的,便宜得很,你收下吧,我落下来不少课,等学期末还得你帮我突击突击,不然期末考试够呛。”

    听到这话,施雨的笑容更灿烂了,点头说好,便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捣鼓电子表的功能。

    坐在一旁的周岩一脸坏笑,伸出大拇指:“白哥,高,还是你高。这就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咱班里的窝边草要吃,外语学院的花儿也要啃。”

    江佑白没好气地道:“少扯卵蛋了,那都是纯洁的同学情谊。”

    周岩撇撇嘴:“拉倒吧,你看施大学委那嘴角,都翘到天上去了,我敢说,你要是跟她说处对象,她明天就能跟你去民政局扯证,明年就能跟你要个娃。”

    这年头,大学期间领证的不在少数,拖家带口来读大学的也大有人在,毕竟老家那边十七八岁可能都抱俩娃了。

    别看去年把计划生育定了调,但约束力也就仅限于端公家饭碗的,大部分地方,该生的还是继续生,很多老少边穷地区,三十岁出头可能就要当爷爷了。

    要是不赵素芬头胎伤了元气,后来一直怀不上,江佑白这会儿指定得有个弟弟妹妹。

    想到这儿,江佑白也有些无语。他实在接受不了刚刚成年甚至还没成年的半大孩子,怀里还抱着个娃,这多多少少有点摧残身体了。

    好不容易挨到下课,312宿舍照例是卢振华去厂里兼职赚奶粉钱,周岩和廖志伟去图书馆自习,只剩学渣江佑白无所事事。

    太阳没下山,天色还亮堂着,江佑白索性双手插兜,在校园里逛了起来。

    校园里处处都是青春洋溢的面孔,图书馆的位置下课稍晚个几分钟那肯定就没指望了,教室、路边板凳上都是看书的同学,没人敢轻易浪费时间。

    虽然这几年和老美关系有所缓和,但“落后就要挨打”还是铭刻在所有中国人的脊梁里。

    哪怕“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脍炙人口的箴言还没提起,各个一流大学里早就掀起一股学习计算机的热潮。

    价格动辄上万的计算机,就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个月也摸不到两回,更别说其他专业的同学了。

    这会儿,大家只能靠报纸、书籍来学习计算机知识,图书馆里《Basic语言》那更是长年处于外借的状态。

    随便逛了逛,江佑白就已经看到几个同学正端着个模拟键位的硬纸壳,在背诵键盘位置。

    没有网络,更没有搜索引擎,所有的学习全靠记忆,把工具书背得滚瓜烂熟了以后,再找机会上机实操。

    要知道,就连东方红卫星的很多零件,计算方法和设计方法都是研发团队靠着一张张纸和笔来推导公式、建立方程,手摇计算器不够用,就用算盘和手算。硬是靠着纸、笔、算盘,把“东方红一号”送上了天。

    想到这些,江佑白也唏嘘了良久。

    五千年没断根,全靠这些耐得住清贫和寂寞的人,他们其实很聪明,但一辈子都在做“傻事”。

    不经意间,江佑白又走到了康乐园。

    “自我存在的价值,应该是建立在集体价值的基础上的。”一个头发乱糟糟、戴着副厚片眼镜的青年,正握紧拳头抑扬顿挫:“现在不少国营厂都被个体户挤兑得不行了,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集体的大锅饭被砸了,投机倒把的人是吃得满嘴流油,但普通老百姓怎么办?”

    另一个目光炯炯的年轻人不客气地回应道:“几亿个农民,一人一张嘴,一天三顿饭,不能再打肿脸充胖子吃大锅饭了!就应该鼓励大家凭本事、凭本事吃饭!”

    两个青年都各有几个支持者,两边正激烈地探讨,一副谁也不服谁的架势。

    江佑白驻足听了一会儿,恍然大悟,原来是在讨论潘晓的《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

    这封探寻人生意义的信被刊登在了《中国青年》杂志上,顿时在广大青年里激起了人生观讨论的轩然大波。

    江佑白不免感慨。

    要说现在是一个打破坚冰、人性觉醒的时代,一点也不为过。

    思想解放的浪潮下有三热:读书热、哲学热、理论热。象牙塔的青年人热情拥抱萨特、尼采、弗洛伊德,亲吻《大趋势》、《外国现代派作品选》。

    青年学子们醉心于文化沙龙,热衷互相辩论,人人意气风发,都在认真思索着这个国家将向何处去的宏伟命题。

    站在江佑白两世为人的角度,自然清楚谁是正确的。

    但如果是放在83年这个时间刻度线上,谁又有资格去轻易评判对错呢?

    各种思潮、价值观犹如暴风雨一般席卷过来,年轻人稍不留神,就迷失了方向。

    真理,总是愈辩愈明,只有实践,才能去检验一个观点、一条道路的正确与否。

    而评判的标尺,始终握在老百姓的手里。

    看着一旁一直站着不动的江佑白,一个同学喊道:“这位同学,你说该不该鼓励个体户经营?”

    江佑白看了看周围,见七八个人都直勾勾地盯着自己,仿佛自己就是一锤定音的场外裁判。

    沉思了半晌,才悠悠问道:

    “你们知道一工分值多少钱吗?”

    一个面色黝黑的同学举起手:“俺们村一工分大概值个2毛钱。”

    江佑白又问道:“那你们知道在外资厂干活,一天工资多少吗?”

    一帮子人面面相觑。

    江佑白心里叹了口气,空谈并不是坏事,但只会纸上谈兵,其实就是思想还没独立的体现。

    “羊城的外资厂一个熟练工的日工资能有4到6元。”江佑白顿了顿继续说道:“社会进步最大的体现就是公平,这里的公平并不是人人赚一样的工钱,而是每个人都平等地拥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一句话,那就是路在你脚下,怎么走是你的事。”

    几个青年都傻愣愣地站在原地,静静地回味这一番话。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