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三国当纵横家 > 007 公道,公道,还是公道!

007 公道,公道,还是公道!

    往常,李腾对于陈文的印象,是为人仗义,刚正不阿,雷厉风行,不堪他辱。

    可如今遭了一场牢狱之灾,陈文就像是变了换一个人。

    变得极度冷静睿智。

    对于陈文的改变,宋罡等人也是看在眼里。

    不过,他们都把陈文改变的原因归结于陈文此番所受的牢狱之灾。

    “要我们做什么,主公但说无妨,我等在所不辞。”

    陈文双眸微抬:

    “既然堡内百姓的卖身契,他李向不交出来,那我们便自己取。”

    “至于他李向这些年在堡内干了什么,只要取到账本,一切也都了然了。”

    “宋罡蔡旭!你二人今夜拂晓,潜入后院的几个屋子搜查,凡是信件书籍之类的东西,全带回来。”

    “裴正王坤,你们二人负责把正堂的角落仔仔细细都搜查一遍。”

    “李腾,你和我去院子后面的祠堂去看看。”

    李腾闻言,双眼一愣:

    “去祠堂作甚?”

    陈文解释道:

    “今日那李向出了门,便带着人去了院子后的祠堂,估摸着是密谋什么事情。”

    “你若是李向,得知我要查账,账本这些东西放在什么地方最安心?”

    李腾感慨陈文思维的缜密:

    “肯定不是原来的地方。”

    陈文点点头:

    “那你说他们去祠堂作甚?”

    李腾和其他人恍然。

    陈文继续吩咐:

    “拂晓就动手,门口守着的那几个私兵打晕便是。”

    拂晓时分。

    整个坞堡内安静到令人发指。

    而陈文和几个弟兄一夜未睡。

    伏寿也跟着担惊受怕一夜。

    估摸着时候差不多。

    宋罡蔡旭二人抢出门去,动作干净利索地将几个看守的私兵打晕。

    而后陈文六人分三路。

    陈文带着李腾出了院门,恰好碰上一队无精打采巡逻的士兵,大概只有五六人。

    陈文推测,这堡内的私兵平常不巡逻。

    今夜之所以巡夜,完全就是因为他们这几个外来人,这才警惕起来。

    但这几个私兵在训练有素身的虎贲面前。

    完全就是多余。

    陈文和李腾二人一路赶到祠堂,说是祠堂,实际就是一间沧桑局促的瓦房。

    而且此刻月黑风高,无人看守。

    无人看守说来也正常,这李家堡的这几个头头们就算再精明。

    也不会反侦察意识高到祠堂门口也派几个人守着。

    祠堂的门用一把木锁挎着。

    这木锁能拦得住堡内的百姓,但对于陈文和李腾,无非就是个摆设。

    李腾头上挽发巾的簪子正好派上用场。

    咔哒一声,木锁弹开。

    陈文和李腾摸入屋中。

    陈文将随身携带的火折子打开,整个祠堂内瞬间亮堂了起来。

    而这祠堂正中供桌上供奉的,则是堡内三家的祖先牌位。

    堂内除去两根立柱,几个草蒲团,便再无他物。

    陈文和李腾一个角落也不放过,地上铺的石砖是否有松动的痕迹,哪里的浮尘有被蹭掉的迹象……

    最终,陈文摸索到了祠堂正中的那张供桌下。

    果不其然。

    方寸大的供桌背面,有一个多余的木板。

    敲了敲,中空。

    陈文打开之后,纸张和竹简混杂的账目洒了一地。

    “主公,找到了!”

    李腾将账目整理起来,交到了陈文手上。

    陈文借着火折子有限的火光一页页翻看起来。

    纸簿记大账,竹简记细账。

    而且这账本有两个版本,也就是所谓的一本假账,一本真账。

    而且这个账,看得陈文有些脊背发麻。

    一个小小的堡宰,竟然能够一年中饱私囊十万钱!

    陈文根据原主记忆中常识可知。

    东汉末年,一个农奴一年至多能为坞堡赚取五六千钱左右。

    富裕之家至多也就是每人八千钱到一万钱。

    可这堡宰一个人一年,就贪了十万余钱。

    这十万钱背后,不知要饿死累死多少人。

    而且,本应该由坞堡代为缴纳的赋税,竟足足有一百多人没交。

    这个账目不看不知道。

    细看,真叫人头皮发麻。

    三国乱世吃人不吐骨头,远比想象要残忍。

    陈文将账本放进怀中。

    而后小心翼翼将供桌复原,返回住处。

    而宋罡等人也都已经回到了屋中。

    堡内百姓的上百份卖身契,也已被裴正在李向所住的正堂中找到。

    翌日清晨。

    院中被打晕的看守迷迷糊糊的醒来。

    回想昨夜,只觉得肩头一沉便睡了过去。

    不容有疑,只以为几人是不约而同睡着了。

    翌日。

    陈文主动来到正堂,找到了李向。

    “我这个新堡主初来乍到,今日如何说也应该见一见堡内的百姓,讲讲话。”

    “你说是不是,李堡宰?”

    李向觉得,自己如今将陈文等人的车马金银全部扣下。

    任陈文几人再如何能够折腾,也掀不起什么浪花。

    而之所以不急着立马对陈文一行动手。

    完全是因为李向怕陈文身后还有什么势力随后赶到,这才想着观望几日。

    思忖片刻,李向决定暂时先给陈文这个面子。

    一个时辰后,大宅院前的晒粮场。

    堡内的百姓都被李向派人召集了起来。

    陈文在李腾等人的护卫下,站在了整个晒粮场唯一的高地上。

    一个废弃的石碾。

    如今,百姓们都知道来了一个新堡主的事。

    但是堡内的百姓们也很清楚,这几个外来人,不是如今堡宰的对手。

    但是堡内的百姓们见了陈文,对于这个长得十分好看的新堡长有些好感。

    陈文比上他们现在管事的堡宰,顺眼多了。

    但这些百姓是麻木的,谁当堡长谁管事都对他们不重要。

    因为他们明白。

    就算是换了新的堡长,要么是日子照往常一样过。

    要么就是使唤他们使唤得越厉害。

    陈文在石碾上站定后,将手中的虎贲剑砰一下拄到了地上。

    双手把着剑柄的尾端。

    目光凌厉地扫了一眼堡内的百姓。

    只一眼,陈文就能确定,这所谓的五百多百姓,绝对不够数。

    看来,那卖坞堡给自己的王兴,谎报了不少数据啊。

    陈文在沉默了好一会儿后。

    在一众百姓好奇的注视下,在李向等人不怀好意的目光下,幽幽开口道:

    “诸位,某姓陈名文,打洛阳来,至广陵郡,买下了这座坞堡。”

    “此来,我只办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公道!”

    此话一出,下面的百姓无动于衷。

    因为堡宰平时也和他们说一些漂亮话。

    所以这句公道,不是很稀奇。

    陈文继续道:

    “第二件事……”

    可陈文说到这,忽然停顿,按下不表。

    这可把在场百姓的胃口吊了起来,片刻之后话才脱口:

    “这第二件事骂,也是公道!”

    李向闻言,冷笑呢喃:

    “巧言令色……”

    一旁的曹计和几个头人族长也纷纷附和。

    “我像他这个年纪,也爱说些不着边际的话。”

    有一个头人小声嘟囔。

    见陈文又不言语了,下面就有起哄的人的发问:“那第三件为何事?”

    陈文脸上的笑意全无,只剩下严肃。

    随即陈文的话掷地有声道:

    “第三件事,还是公道!”

    “今后这个坞堡内,我只要公道!”

    说罢,陈文手中长剑出鞘,剑刃寒意逼人。

    “今日,有冤说冤,有仇说仇,我给你们做主。”

    陈文话音落下。

    李腾等人手中的长剑也纷纷出鞘。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