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三国当纵横家 > 009 开仓放粮!

009 开仓放粮!

    李向艰难地从人群爬了出来,劫后余生一般狼狈地瘫软在地,仰天喘着粗气。

    他到现如今,还是有种如梦似幻的感觉。

    前一刻,他还是李家堡高高在上的堡宰,堡主天高皇帝远,这堡内每一个人的死活,都是他说了算。

    可此时此刻,昔日这些见了自己都要躬身问好,对自己恭敬无比的贱奴。

    竟然合起伙来要打死自己。

    尽管现在浑身的伤口都在刺痛,但李向还是觉得现在发生的一切都像是一场梦。

    一个堡宰竟然被坞堡内的农奴们给造了反。

    这就好比天子被几个地痞流氓当街砍死一般令人难以置信。

    李向眼睁睁地躺在冰凉的大地上,看着湛蓝的天空。

    一脸的丧气,忽然,陈文那一张面带笑容的面孔映入他的眼眶。

    李向顾不上身上的疼痛,挣扎着从地上爬了起来。

    抱住了陈文的大腿:

    “陈堡主,我把堡内百姓的卖身契都拿出来给你,您就大人不记小人的过,放我离开。”

    “我李向发誓,出了李家堡,绝不会再回来。”

    而在场的百姓,以及那五十名手持武器的私兵也都将目光转移了过来。

    他们想看看这个新的堡主要怎么处置这个他们恨之入骨的堡宰。

    而随着李向的求饶,后面的两个曹计,三个头人三个族长也都纷纷下跪。

    “只要陈堡长留我们一条性命,我们发誓,今后决不踏进李家堡半步。”

    刘偕嘴角微微一笑,把玩着手中的长剑:

    “李堡宰,早这般配合不就相安无事了?”

    “你说说你,非得要大动干戈,搞得大家都不体面。”

    “既然李堡宰求饶,那就是说,我所说的克扣口粮,少交税赋,中饱私囊之事,当真存在?”

    李向眼巴巴看着陈文,回头又瞥了一眼在场的众人,被吓得不敢开口。

    “李堡宰不说实话,毫无诚意啊!”

    比起怕在场的百姓,李向还是更怕能决定自己生死的陈文。

    “我承认,我承认,我都做了。”

    此话一出,李向背后这些被愤怒不断刺激的百姓纷纷指着李向,破口大骂了起来。

    “李向你个畜生,你就是个堡宰,却敢贪这么多的粮食,连我们的赋钱也贪?”

    “丧尽天良的李向,这些年你到底干了多少龌龊事?三年前的荀曹计,是你怕这些账见光,害死的吧?”

    “哼!害死荀曹计算什么,他为了巴结西山那些土匪,五年前还把堡内的女人卖给山上的土匪……”

    刘偕看着蜷缩在地上不断颤抖的李向,叹了一口气,摇摇头。

    随后将手中的长剑合入剑鞘。

    “李堡宰,我陈文业并非嗜杀之人,所以放了你和你的这些亲信,也不成问题。”

    “只是,陈堡宰这些年一直在李家堡经营,多多少少是有些财宝吧,把东西留下。”

    “我便放诸位离去!”

    李向闻言,十分主动配合地带着陈文来到了堡主府上的正堂中,而后从里屋中的一个暗阁之中,拿出了一个箱子。

    金灿灿的,全是一指大小的小金条。

    陈文接过来放到手心试了试重量。

    这一小箱子,少说也值个十万多钱,

    随后,李向又从自己床下拿出来一个大箱子,全是用麻绳串成一串的五铢钱。

    刘偕当即让王坤清点箱内的钱,总后算下来,拢共一万多钱。

    刘偕将箱子中的钱取出来,仔细端详。

    比拇指稍大的五铢钱,和陈文前世记忆中青绿色钱币截然不同。

    因为后世所看到的五铢钱或者其他铜币,历经岁月的侵蚀,这才出现了铜绿。

    而身在汉末,面前一箱子的五铢钱,全都呈现出黄色,而非青绿色。

    而在外圆内方的钱币上,清晰可见用小篆写着的五铢二字。

    所谓五铢,就是代表钱币重量的意思。

    这一箱钱,再算上前面的金条,陈文大致可以算出。

    李向一个小小的堡宰,竟然贪了十一万钱。

    这些钱在洛阳坊间稍微靠外的位置,就足够置办一栋较好的宅院。

    可想而知,这钱在淮阴县这种偏僻之地,购买力有多强。

    等重新回到晒粮场。

    陈文当着堡内众人的面,让李腾王坤二人将李向和几个曹计头人送出了坞堡。

    但陈文却根本没有打算放过几人。

    正所谓乱世不除异己,迟早大祸临头。

    等李腾几人前来复命后,陈文随即悄悄交代:

    “你现在带着弟兄们悄悄翻墙出坞堡,务必追上几人,等天黑的时候。”

    “找个僻静的地方,将几人杀了,等尸首处理干净,再回来。”

    而此刻的堡内,百姓们还正眼巴巴等着陈文这个新堡主能因为方才的事。

    慷慨一回,叫他们吃一天的饱饭。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陈文道:

    “我做堡主,要做的第一件事,也是头等大事,那就是公道。”

    “所谓公道,那就是让干活的人吃饱,不干活的人饿着。”

    “李二!”

    刘偕看向管理堡内私兵,方才还向自己宣誓效忠的私兵头李二。

    李二一听到陈文的使唤,赶紧跑了过来。

    “去!把粮仓打开,每家按每人三石粮的量,发一月足粮。”

    常理来说,一个成年人每月至少需要一石粮,才能维持将将的温饱以及每日的劳动消耗。

    而三石粮,便已经到了能够让人吃饱的量。

    而李家堡的众人平常每月分到的粮食,都不足一石,而且还不是纯粮,里面夹杂着麦皮粗糠沙石。

    今故而在听到陈文按人头给众人配一月足粮的时候。

    在场百姓无不欢呼雀跃。

    本盼望着能吃一日饱饭,就别无他求了。

    没想到现在,陈文却是要让众人吃一月饱饭。

    李二得令,着急忙慌就要朝着仓库的方向跑。

    陈文见李二跌跌撞撞的样子,随后又追加一句:

    “记住,只能多,不能少!”

    于是,整个晒粮场上,百姓们纷纷取来粮袋或者陶瓮。

    翘首以盼地排起队,等待分粮,而每个人的脸上也都洋溢着笑容,好不热闹。

    而每个人在领到粮食后,都纷纷走到陈文面前躬身问好。

    这也表示,众人都打心底里认同了陈文这个新堡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