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三国当纵横家 > 011 改名桃花堡!

011 改名桃花堡!

    “我早就看那李向老匹夫心里不爽,今日能亲手宰了这恶徒,当真解气!”

    宋罡说这话时一脸的畅快。

    他十分见不得李向一个小小的堡宰在陈文面前霸道耍横。

    自从陈文秉公阻拦董卓闯宫,刺死董卓的亲兵,宋罡心底就对陈文更加尊崇。

    所以,他不容许别人在陈文面前大呼小叫。

    陈文起身在屋内踱步着分析道:

    “李向身为堡宰,在淮阴县的关系,定极其复杂,李向失踪,定然会有人察觉。”

    “此事今后莫要再提,以免再生事端。”

    “这几日,要提高警戒,一旦有人追查起李向等人的下落,我们也好早作应对。”

    李腾点点头:

    “主公放心,我等这几日一定万事小心。”

    陈文点点头。

    “我等初来乍到,万事小心,总归错不了。”

    “我这两日已经打听清楚了。”

    说着,陈文将一张粗画的舆图摆在桌上。

    借着昏黄的油灯,陈文给李腾宋罡几人讲解起了李家堡的地形:

    “这李家堡,位于淮阴县城的南边,这堡子东边,名叫白河,河对岸是一个大坞堡,名叫白河堡,堡内有一千多人。”

    “河东的地还有我们河西这边部分田亩,都是他们堡的,今后是免不了要打交道的。”

    “堡子的西边便是深山,山中有一伙悍匪。”

    “南边则是一个集市,黄巾作乱前,人很多,但近来也算是荒废了,没多少人。”

    伏寿看着陈文画出的地图,皱着眉头指了指西边的深山。

    “李家堡五十个私兵,为何能挡得住这山中的土匪?”

    陈文冷笑一声:

    “你们觉得,李向和土匪之间,就没有交易?”

    “土匪要想在山中长久,靠的不是打砸抢,而是收取山下各堡的保护费。”

    伏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那我们今后也要给土匪交保护费?”

    陈文嘴角一咧:

    “那就要看看他们有没有这个本事了。”

    说罢,陈文看着堂内的五个弟兄,交心道:

    “你们五人肯随我出宫抛下富贵,至此穷山僻壤,是我陈文之幸!”

    “眼下堡内的事情,还需要仰仗各位弟兄。”

    闻言,李腾当即发话:

    “主公无需多言,我们也都看得明白,继续待在宫中,董卓当权,与其效劳国贼,倒不如我们自行谋一出路。”

    王坤也点点头:

    “主公天水郡家中,一家为黄巾所害,我们家中也多遭黄巾波及。”

    “眼下天下大乱,洛阳迟早遭遇变故,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脱离虎贲,自寻出路。”

    几个兄弟纷纷表态,陈文心头也稍稍宽慰。

    “既然如此,那今日我就将堡内的各项事务分派一番。”

    “蔡旭,我们几人当中,拳脚功夫,除了我,就属你精通,堡内五十名私兵,自今日起,就交给你训练。”

    “日后匪祸横行,堡内的私兵一定要有能力抵御外敌。”

    蔡旭抱拳一拜:

    “给我一月,一定让堡内这些私兵换一个模样。”

    陈文目光转向裴正,裴正是几人中唯一一个在教书先生门下学过经书的。

    写得一手好字不说,提笔便能著文章,当然,武功自然也是不差。

    “裴正,堡内的曹计掌管钱财,此事乃坞堡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后就交给你了。”

    裴正点点头,欣然受命。

    “宋罡,堡内各项做工的事情,就全交给你了,百姓们下地也好,修缮坞堡也罢,都由你管理调遣。”

    “这几日最要紧的,就是将坞堡的缺口修缮好。”

    说罢,陈文又看向王坤:

    “王坤,堡内的外事,就由你负责了,卖什么买什么,你家中经商,此事于你而言,并不算难。”

    王坤也是当即应了下来。

    第二日,蔡旭便将堡内的五十名私兵聚集了起来,进行操练。

    于是,五十人在堡主府院前的晒粮场上足足跑了一个上午。

    而堡内的孩童也纷纷围在不远处偷瞧看热闹。

    宋罡这边,一边组织女人们前往堡外的田中收割,一边带着几个大汉抟着土砖,修缮堡墙的几处坍塌。

    整个堡子,可能最大的建筑就是这堡墙了。

    所以这修缮的事情估计最少需要忙活一个月。

    裴正这边则是带着人又对堡内的财产进行了详细地清点。

    还从几个曹计和族长头人家中搜出了足足九万钱。

    加上之前从李向那里搜出来的十一万钱,正好二十万余钱。

    而之前,陈文从洛阳带出价值一百八十万钱的金子。

    减去路上买车马以及购买坞堡的钱,剩下也就八十万钱。

    加上这搜刮出来的赃款二十万,总计一百万钱。

    而陈文也开始在坞堡内探查了起来。

    整个坞堡坐北朝南,前半部分全是堡内的农田。

    然后中间横着二百多个草庐,全堡五百人全部住在里面。

    往后,晒粮场将百姓们的草庐聚居区和堡主府院隔开。

    而在堡主府的左边,是一个油坊磨坊,中间种着一片果树,而在右边,则是一个纺织坊。

    堡主府后面,便是一片菜园,中间零星散布着几棵果树。

    往后走,便是祠堂了。

    祠堂后面就是粮仓。

    粮仓再往北,就是堡子的北门,也就是后门,平常都是锁死的。

    陈文也通过和堡内百姓的交流,知道了许多关于李家堡的历史。

    但同时,陈文也打算给李家堡改个名。

    毕竟李家堡的名字源于之前的堡主名讳。

    现在这堡子成了自己的,好歹也需要个响亮的名字。

    陈文思来想去,堡内桃树最多,堡外还有一片桃树林,便叫做桃花堡!

    “桃花堡?好名字!”

    伏寿今日一直在忙着打扫堡主府里里外外的几进院子。

    当听到陈文要给坞堡改名为桃花堡时,表现出一脸的欣喜。

    随即,坞堡正门上,歪歪扭扭写着李家堡三个字的匾额被换了下来。

    用一整块木板雕刻上墨,带有桃花堡三字的匾额重新挂在了门头上。

    到了这个时候,堡内的百姓忽然察觉,而今的这个新堡主,和以前的堡主,很不一样。

    更让他们意外的是,这个新堡主不让他们拼命干活。

    干累了就让你休息,休息好了才让你干。

    这种好,反倒是让堡内的百姓吃着饱饭,心底却很不安心。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