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三国当纵横家 > 020 乱世就发战争财!

020 乱世就发战争财!

    当第二日陈文走出堡主府,彻底傻眼。

    本来因为天寒地冻,陈文下令停工的坞堡围墙周围,全是埋头苦干的堡民。

    堡墙几乎是一个时辰一个样子。

    堡民穿着单薄的麻布衣裳,似乎忘记了天气的严寒。

    于是在整个腊月里,堡内的百姓们先是又建了两个砖窑,解决了建造堡墙砖块紧缺的问题。

    随后又在一月之内,完成了坞堡城墙二分之一的工程量。

    又在堡内三百间砖头房子的基础上,又建了五十间屋子。

    彻底解决了堡内住房不足的问题。

    这生产力,彻底让陈文服气。

    本以为寒冬耽搁些时日,春播夏收农忙再一耽搁。

    这宏伟的堡墙少说也要一年三载的时间才能彻底完工。

    但是在这所谓绩效考核下,桃花堡没有一个懒人。

    新加入桃花堡的西山群匪在单谢的带领下,甚至要比堡民们还要卖力。

    一个个因为有了家的感觉,仿佛浑身都有了使不完的劲。

    古怪但又公道心善的堡主,稀奇古怪的规矩,蒸蒸日上的坞堡……

    这群土匪在桃花堡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彻底把桃花堡当作了家。

    时间来到一月,一则消息传遍了整个徐州。

    就连广陵郡淮阴县这么个小地方,也是闹得人尽皆知。

    四世三公的渤海太守袁绍,联合了冀州豫州兖州等地的大大小小十八路诸侯。

    组成了讨董联盟,酸枣会盟,聚集将近三十万大军,向西挺进,直逼洛阳。

    誓要攘除国贼董卓,还政于少帝。

    而徐州虽然未在会盟之列,但因为十八路诸侯是以天子密诏为名义出师。

    徐州自然是要出一部分兵马,以及粮草。

    广陵郡府张榜发文,给下辖的几个豪强的坞堡都分配了粮草和兵役配额。

    桃花堡也在所难免。

    十人二马,自备兵器甲胄,外加一万石粮。

    同时,还要征收今年的各项赋税。

    首先是亩产税,桃花堡两千亩地,一年的产量也就是一万多石粮。

    而田亩税的三十税一,就要收走三百石粮。

    这几乎是桃花堡将近两个月的口粮。

    除此之外,还有算赋,也就是十五至五十六的成年人的人头税。

    一个人一百二十钱,算下来桃花堡符合条件的就有四百四十人。

    那这人头费的算赋钱,就得五万两千余钱。

    还有口赋,是七岁到十四岁儿童的人头费,每人二十三钱。

    其中二十钱天子用,剩余三钱是皇帝的车马费。

    桃花堡孩童五十,总计一千多钱。

    这对于普通的底层百姓家庭而言,分摊下去,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对于桃花堡,对于陈文,这同样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除了这些税赋,还有徭役税,兵役。

    因为这些徭役都无人前去,所以是要用钱顶的。

    这林林总总下来,又需要十万钱。

    陈文和伏寿打着算盘算了一整日,发现这一年下来。

    就要给朝廷交三百石粮、一百匹布、十六万钱。

    难怪百姓们会因为赋税破产,从而变卖田宅,入坞堡讨生活。

    也难怪之前的李向等人会把堡内的百姓当牛马使唤。

    因为堡民要是不干活,还吃饱穿暖,那一年下来,坞堡甚至还会倒贴钱。

    既然如此,坞堡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伏寿这几日自打来到桃花堡,便整日呆在堡主府的后院,写字画画,亦或者摆弄一把古琴。

    而她唯一能够说话解闷的人,也就是陈文了。

    一段时间相处下来,伏寿一开始心目中,陈文粗鲁武夫的形象彻底消失。

    伏寿发现,这个拐跑宫中贵人的虎贲执戟郎,很聪明。

    很多想法和她之前见过的所有人都不一样。

    按照堡民的话说,堡主总能捣鼓出新奇玩意,说出一些新奇的句子……

    所以伏寿闲暇之余,就是帮陈文做事。

    “陈阿哥,这么多钱和粮食,都是堡内的百姓们辛辛苦苦一年攒下来的。”

    “除了交给朝廷的,这次因为讨伐董卓,徐州府要的一万石粮要是交了,明年咱们吃什么?”

    “还有,兵役征召的十人,就是一身甲胄兵器战马置办下来,就得上万钱。”

    “全凑齐了,又是十几万钱!”

    “咱们真的要交这些粮食和钱?”

    伏寿知道,现在坞堡刚刚起步,堡内的百姓日子刚有了盼头。

    这一打仗,就什么也没了。

    陈文也是一脸阴郁。

    他明白,现在这个钱,是必须要交的。

    徐州现如今还算太平,各郡都在州府的掌控中,刺史陶谦手下更是握有重兵。

    就是广陵郡的郡兵,也比自己这李家堡的人多。

    所以,眼下这钱,这粮食,还有这兵役征召的人,都是必须要出的。

    陈文将其中缘由解释了一番,伏寿这才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随后耷拉下脑袋,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三日后,郡府的小吏来堡上,连算三日大账。

    好吃好喝地招待了三日。

    陈文便将事先准备好的东西装上官府的牛车,这才算是完事。

    送走了收税的小吏,陈文心里一直心神不宁,感觉空落落的。

    这损失,必须重新赚回来。

    陈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羽绒服!

    白河堡不卖,淮阴县养鹅的地方多得是。

    淮阴县不够,大不了去广陵郡买。

    念头至此,陈文便将王坤打发出去,采购大鹅。

    王坤走后,陈文便又思忖了起来。

    而今讨董联盟西进洛阳,二月就会逼走董卓,洛阳付之一炬,董卓西逃长安。

    到时候,十八路诸侯除了曹操,就都会回家窝里斗。

    各地征战,那最好做的生意是什么?

    陈文思来想去,最终脑海中得到的答案便是。

    军火生意!

    大发战争财,才是乱世崛起和生存的王道。

    不然谁都能从自己身上割一刀,来鱼肉,来剥削!

    眼下这复合弓就是兵器中的王牌产品,只要能批量生产,狠赚一笔不是梦。

    还有羽绒服,除了给堡内百姓人人一身当福利。

    可以当作御寒军服售卖,北方的冬天天寒地冻,袁绍韩馥所在河北更是寒冷。

    一到冬日,两军休战,太不方便了,自己这羽绒服轻便保暖。

    要是能推销出去,诸侯窝里斗得越狠,自己就越是大赚。

    种田?

    乱世只有牛马种田,到最后种出来的粮食还不是自己的。

    就这样,陈文拿定主意,便开始规划军械坊的建造。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