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三国当纵横家 > 040 军火生意爆单!

040 军火生意爆单!

    郭图在桃花堡吃喝了个尽兴,与陈文更是谈得尽兴。

    所以无时无刻不在说陈文此人的正直。

    以及陈文在无意中对袁绍的敬仰和夸赞。

    而袁绍,以及袁绍这群幕僚,也都是清流士族的代表。

    加上陈文之前,在洛阳刺死董卓亲兵,严拒董卓闯宫的名声在外。

    现场这些人,包括沮授、田丰、逢纪、许攸等人在内。

    无不对陈文大生好感。

    也就是在当晚,几人商议了比桃花堡还要重要的一个话题。

    也就是陈文锦囊妙计中建议的。

    拥立刘虞为帝的事情。

    最终的结果,自然是全票通过。

    袁绍和董卓针锋相对,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保刘辩。

    因为刘辩就是他和大将军何进所拥立的。

    也可以说,刘辩就是以何进何太后为代表的何氏外戚。

    以及以袁绍为代表的清流士族的政治果实。

    可辛辛苦苦栽树施肥浇水,好不容易等树苗长大了,结果了。

    半路却杀出了一个以董卓为首的关陇军阀势力。

    趁着十常侍作乱,进了洛阳,把果子给摘了。

    这放谁身上,谁不生气。

    而今的天子刘协,是董卓扶持的。

    虽说也是先帝的子嗣,但刘协为董卓所立。

    那意义就不一样了。

    刘协不再是刘协,而是代表着董卓等关陇军阀的利益。

    所以刘协这个天子。

    以袁绍为首的关东士族门阀们,是不认的。

    所以,现在拥立一个拥有汉室血统,且有德行,还名声在外的新帝。

    迫在眉睫。

    第二日,袁绍便给冀州、幽州、青州、徐州……

    关东各州郡发去矫诏。

    同时也向之前讨伐董卓的各镇诸侯发去邀函。

    共商拥立新天子的大事。

    当然,屯兵河内,这几日加紧练兵,几乎销声匿迹的曹操也在此列。

    二十日后,韩馥张邈曹操众人来到了延津。

    而身为主角的幽州牧刘虞,却是没有到场。

    袁绍挑了一个日子,特意设宴,款待众人。

    在宴会上,袁绍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今日本初诚邀诸位至此,不为私事,全为国家社稷!”

    “而今天子年幼,国贼董卓挟持天子,西逃长安。”

    “国不国,君不君。”

    “当今天子,非先帝所立,而为国贼扶持,得位不正,且顺从国贼。”

    “合乎礼法乎?”

    “是为正统乎?”

    袁绍此话一出,现场很多人表态附和。

    唯独曹操和韩馥二人看上去心事重重,无动于衷。

    袁绍见这么多人跟着附和。

    心头也就稍稍宽慰。

    但当袁绍看见曹操面色阴沉,一脸不发。

    袁绍便问道:

    “孟德为何一言不发?”

    “难不成是觉得我这提议,有所不妥?”

    曹操闻言,冷笑一声。

    “袁公,想之前我等举兵讨伐董卓,关东上至各个州牧,下至一乡一里的百姓。”

    “原因是因为我们救国救民,营救天子,顺应民心,上承天意。”

    “可袁公身为盟主,不仅给粮不公,还带着关东各镇诸侯观望在关外。”

    “毫无胆量与西凉兵马一战。”

    “这才导致洛阳被焚,天子被挟,公卿被掳。”

    “诸君北面称臣,我自向西。”

    曹操想要迎回天子刘协,倒是没有什么多余的考量。

    完全就是为了心中的一口气。

    当初联盟大军数十万摆在酸枣各地,只要众人齐心,袁绍发话。

    那哪里会有后来这洛阳被烧天子被挟这么多的事。

    而国贼西逃之际。

    诸侯却是寸步不动。

    唯有他曹操。

    引兵追击,最终却因敌众我寡,吃了败仗。

    身边弟兄死伤惨重不说,要不是曹洪,自己也会差点死在战场上。

    所以自这一战之后。

    曹操心里就看清了关东诸侯实无一人能成大事。

    越早与这些人撇清关系。

    对自己越好。

    所以,曹操在撇下这句诸君北面称臣,我自向西后。

    便甩袖离开。

    而曹操在离开的那一刻,心里也十分明白。

    这次说出这种话。

    也就代表着自己和关东诸侯关系的彻底决裂。

    算不得是剑拔弩张,但也是撕破脸皮的程度。

    回到河内之后,曹操第一时间将曹仁叫到了自己的大帐之内。

    一同叫进来的,还有曹仁手下。

    去过桃花堡,并和陈文有过交集的司马廖远。

    曹操明白,自己现在待在河内。

    想要西进长安报仇,一雪前耻。

    完全就是痴心妄想。

    董卓手下的西凉兵马人强马壮。

    他独一人,不是董卓的对手。

    所以,眼下最要紧的事情,就是抓紧发展壮大。

    除了扩充兵马,训练兵卒。

    剩下的就是再多搞一些兵器。

    “子孝,你即刻动身,去一趟徐州!”

    一听到说要去徐州,曹仁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桃花堡。

    “是去桃花堡?”

    曹操点点头:

    “带上廖远。”

    “眼下董卓虽然如日中天,但无论是长安的朝堂之上,亦或者是西凉军内,情况都十分不明朗。”

    “我们现在屯兵河内,要么养强兵马,等待时局动荡之时,建立一番霸业。”

    “若是时局不变,那么董卓必然会起兵来伐。”

    “所以现在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说着,曹操一脸严肃地看向一旁的廖远:

    “廖远不是说,那桃花堡内不止山文甲和复合弓两样兵器,少说也有上百种分门别类的兵器甲胄。”

    “此番,就有劳你子孝一趟,我再拿五千万钱,你挑些厉害的兵器订做,带回来。”

    曹仁拱手一拜:

    “大哥,子孝定然不负使命。”

    与此同时的桃花堡。

    袁绍的一百件锁子甲,一千柄陌刀悉数打造好。

    被送到了延津。

    袁绍收到兵器,发现一百多件锁子甲里没有一件次品。

    上千把陌刀更是每一把都无比锋利坚韧。

    不禁对桃花堡以及陈文的好感愈加。

    当即命人将剩下的几百万钱送到了桃花堡。

    同时也盘算着在试过锁子甲和陌刀的性能之后。

    再从桃花堡买一些兵器回来。

    而耿武则是带着韩馥拿出的一亿钱巨款。

    急忙赶到了桃花堡。

    陈文也是拿钱办事。

    直接给耿武置办了五千副步战甲,八千柄雁翎刀。

    另外又送了五百张复合弓。

    整个桃花堡刚忙完袁绍的买卖。

    这又将冀州牧韩馥的单子给接上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