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科幻灵异 > 女娜岛 > 001 海难

001 海难

    在开始之前,先讲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民国十年,南部海滩,离大海只有两公里的一个名叫“状元村”的渔村里。

    村名的由来,往长远地说,其实早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就修改了。

    当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海域附近一带的渔民是不能够入塾念书的。但即使这样,村里仍出过一名状元。为了纪念他这才改了名字。

    几年后,那名状元返乡,还带了一队威风凛凛的军队。

    据其称那是吴三桂的绿林军分镇之一,他现在投奔在吴三桂旗下。召集了附近几个村子的人并表明来意。

    他们要村民提供很大量的海类产品食物;作为回报,他们会就着附近的河流给村子修建一座大淡水库。

    由这名状元做担保,乡亲们放心,立刻就达成了口头约定。便是各司其职的时候。

    首先是渔村,因为当时以马为力,算得路途遥远,加上运输方式比较落后,等海产品运输到昆明的时候,已经臭了。真正还能做成菜端到吴三桂餐桌上的数量十分有限。

    因此,算不得完整完成约定。让绿林军挑了毛病,之前说好的修建一座大淡水库,只草草下了根基就撤军。而那名状元也随军队离去,从此再没回来过。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因前后不过两个月时间,知道这事的人也并不多,即使到了民国年代末,野史上都找不到这笔记载。

    吴三桂兵败以后,有一位大官巡视到这儿,看那水库基石就这么荒着,乡亲们却饮水、洗澡、做饭都在河水,着实不干净,这才正式拨款让这方面的人才来重新修缮。

    淡水库终于修成了村民们自然很高兴,但有一点大家都很不乐意。他们吃河水的时候,从来丈着肚量随便吃,不要钱;现在水库成了,变成了国有财产后却要收铜元。

    因为这事几个村子的人曾联合找镇上闹过,但清朝落末后全国各地都在百业待兴,都忙着呢,谁有空管你这些破事?用他们当时的话来回答:你爱吃不吃。

    几番哄闹无果,只能选择默默接受。

    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对于世代生活在海边的渔民们来说,可是至理名言。

    而且他们的宗教信仰就是“海神”,几乎每年的特定日子,都会举行一次堪比春节一样隆重的祭祀大典。祖祖辈辈人的风俗,可不会随着时代变迁而摒弃。祭典过后,才是正式出海捕鱼的旺季。

    然而,事情就发生在那一年,那段时间。

    每年旺季,渔民们都习惯成群结队作业。安全,一人若有事儿,其他人好来帮忙。但同时也有一个忽略不了的问题。

    ——便是大队渔民集结在一起,而鱼就那么多,有人有收获,就有人没收获;有人多打了几条鱼,就有人得少打几条。这样就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为捕到更多种类更值钱的海产物,其中有两三家人就趁着风和日丽的日子,脱离队伍将渔船划得很远,划到一带他们从未踏足过的海域去。

    果然人人满载而归,看着船里条条异常肥美的鱼,就如同白花花的银钱,都忍不住乐开了花。并且相约以后还是他们几个人,还来这儿打鱼。

    返航的时候,三条渔船中靠左边那条的船帮子突然发出“咚”地一闷钝声,船抖了一下。似乎撞到什么东西了。

    男子放下长杆去往船头查看,只见水面飘着个表面轮廓圆乎乎的东西,像颗球。

    他伏身捞起来一看,只一眼便吓得魂飞魄散,下意识地反手仍出去。

    因此,其余两个村民还笑话他呢,说他见鬼啦?一惊一乍的这是做什么?

    他吞了口水压惊,还真“见鬼”了!不过不是鬼,是颗人头。

    起先觉得“白花花”,自是皮肉和毛发都已经脱落殆尽,只剩骨头。而因为在水里泡了不知多少年,眼眶位置以及鼻孔位置,乃至参差不起的牙齿上都不同程度附着着些蜉蝣生物,一红一黄,小的如同芝麻豆子密密麻麻,大的则已经长得老长,就像透明的蚯蚓一样,还会摇摆自己的身躯。

    实在太恶心了。他被吓着了所以才会有这种反应。

    起先两人都不信他的话,直到寻找之下果然让他们看到另外还有几颗,甚至手骨腿骨都有,这才相信。

    并且顺着这些骨头飘来的方向,三人都亲眼目睹了远在几里外,那座藏在云团后面的岛。

    他们来之前怎么都没看见?而且在这捕鱼也有好几个时辰了,怎么也没注意到?

    当即三人发生了意见分歧。

    一人认为那只不过是海市蜃楼,不必理会。赶紧划船回去卖钱才是正经事;一人认为那是真实存在的。他在哪哪见过,是传说中的神岛,海神居住的地方。

    他们这是遇见海神了!按理应该过去虔诚礼拜一番,感谢海神赋予大家的衣食无忧才对。

    至于被头骨吓到的那名则不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他认为应该先回去。

    为了掩饰自己仍心有余悸,他辩解道:“无论是海市蜃楼还是虔诚礼拜,不都得按着规矩来吗?难道你去拜神会空着手去?”

    如果是海市蜃楼就好办了,过段时间它会自己消失。但如果下次再来的时候它还在,那就说明是真的。他们也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祭拜的东西不是?

    关于返航还是登岛,终以二比一的局势定下去向。

    回去以后三人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几户关系好的邻居,并邀约他们下次出海时,一同前往。

    出于对未知的探索欲,好奇心驱使之下,果然一行人仗着胆大,连鱼都没打就直接登了那阴沉到隐隐约约的“神岛”。

    根本没想到这一去,会从此杳无音信,也再没回来过。

    几个月过去,眼看着台风季即将来临,那几户留下来看家的娘们儿终于意识到事情严重性,便闹到村长那去,将事情说了个原原本本。希望得到大伙帮助,将他们的汉子都寻回来。

    村长一听,似乎知道些什么,当即如五雷轰顶,神滞跌回那张又老又旧的靠椅上。口中呢喃着“鬼岛,那是座鬼岛!”

    召集了村民们,又将事情原委给大家说了一遍,大家都在纷纷猜测那岛上有些什么?

    数之不尽的财富?还是会吃人的妖魔鬼怪?但无论如何,人是去了,也都没回来。

    出于热爱冒险的心,还不等村长挑选就踊跃出一批摆渡技术较自信的人,顺着他们去的方位也去了。

    然而,将近二十多天过后,仍不见归。

    无奈之下,村长只得又派出一批,结果还是一样,平白无故消失,有去无回。短短两个月,一时间,村子里的男人几乎少了一半。只留下女人们在家里干活带娃儿。

    因为这个错误的决定,村长懊悔得老泪纵横,他明知危险却还派人去寻找,才造成这种局面!当初要是不找,只是三四家人没了男人,大家邻里乡亲的互相帮一把,也能教她们母子把日子过了。

    现在可好,这么老些人不见,可让他这个村长怎么给大家交代?

    迫于娘们儿个个一哭二闹三上吊,非得要回自己的爷们儿不可,村长无法,只得最后再做一个决定。

    ——便是最后再甄选出一批人来,做足了准备后亲自带队前往岛上寻人。之后,如果他们能够回来也就算了,如果回不来,从今以后谁也不得再动上岛的心思!提都不准提。

    神情庄重,掷地有声。

    怎么知道在选定日子临近出发之际,大雨忽然就降临。

    狂风骤雨,电闪雷鸣。往迷信点儿说,好像天上的神仙在剿杀什么成了精的妖怪一样。

    那狂风,都能把屋顶上的瓦片掀飞;那骤雨,叮叮咚咚打在屋顶,年久失修的也就罢了,连几户刚翻修的屋顶都打漏,这才知道雨里夹杂着些鸡蛋那么大的冰雹子。

    简直是一场灾难,不仅造成物质性上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寻常人往往连门都踏不出去,更别说前往岛上去救人了。

    于是计划不得不暂且搁置,至少得等风停了再去。可完全没想到这一下,整整一个月还要久。

    冰雹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没了,雨却越下越大,转眼和台风季无缝衔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是完全杜绝了出海救人的可能性。眼下他们要是敢下水,相信我,不出十公里,必定船毁人亡。

    日日夜夜风雨交加,海上那一声声水哗哗巨响,即使远在两公里外都能听到浪打浪的声音。可都掩盖不过那几户丢了汉子的娘们儿哭声,孩子哭声。

    凄惨程度可谓比女鬼还要历上三分。听得人心惶惶,无法安眠。

    村长越发感到愧疚,便又动起了冒雨出海的念头。

    可还不等他想好是自己去(送死),还是带人去的时候(生存几率会大一些,但如果熬不过,只会死更多人),七月初的一个夜晚,他家的门还是被大力拍了开来。

    “村长,村长不好啦!跳水啦!”

    这里说的“跳水”,不是人站在高处一个猛子扎进去的样子,或者那些娘们儿一时想不通而投海自尽;这里另指“海啸”。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