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万古哭 > 第五十八章 刘铭(五)

第五十八章 刘铭(五)

    张亦弛和他师父一样,不讨人喜欢。他常常去缠着师兄,这本是好事,然而张净生就回来对我问东问西,问的全是有关师父的事。有时我想不动声色地害死他,在他喝的东西里下毒。可我终究没那么做。

    凤凰山一脉承袭的剑法叫“惊鸿”,大概当初南下的那个灵山人士真的很喜欢鸟吧。师兄悄悄对我说这剑法华丽有余但杀伤性终究不如纵横剑法,我问他他是怎么知道的,现在已经没有会惊鸿剑的人了,他说是张亦弛给他看了剑谱。这张净生好没用,连剑法都要徒弟自己领悟。这种人是怎么当上掌门的?

    在凤凰山这两个月,正好赶上了深秋转冬的时节。凤凰山上秋天也不怎么凉快,叶子也掉得不多。这个冬天没有雪,凤凰山上的碧落池也不会冻住。

    “师叔,那碧落池是可以去的么?”吃饭时,师兄问张净生。

    “哦,可以可以,注意别溺水就是了。”张净生嘴里含着口饭说。

    然后师兄就带我和张亦弛到湖边散步消食。

    “亦弛师弟,你们这没什么传说说不能靠近湖边吗?”

    张亦弛很规矩地双手拢在袖子里走着,说:“没有呀,灵山有讲究吗?那我要记一记。”

    师兄揉了揉他的头:“小师弟,你多大啦?”

    “我十二岁。”

    “那你比你刘师兄只小一岁,怎么矮这么一大截呢?孩子啊你要多吃饭呐。”

    张亦弛就很失落地垂下手,我笑笑说:“这个年纪都长得快的,一年一个身长,师弟别在意。”

    风水轮流转,居然有这么一天是柳均来作恶,我来当好人。

    “小师弟,你师父多大了?”我问。

    张亦弛想了好一会儿说:“我师父四十岁了。”

    四十岁。比师父大了十五岁。他怎么敢对师父有企图?身上都要生味了吧,老东西。

    “原来这般大了,我竟看不出来。”我说。

    “那当然啦,因为师父是很厉害的道士。”放屁。班门弄斧。连个剑法都不会。

    莫非那剑法真有多难?

    “小师弟,能给师兄看看你的剑谱吗?”我说。

    “好啊,我随身带着呢。”张亦弛从袖袋里掏出那本剑谱,师兄也围过来,我们三个看着同一本剑谱。

    纵横剑法我已联系千千万万便遍,对剑法也算颇有些心得,看到图解就大概明白了那该是怎样的招式,我便一页一页地翻着,师兄不时啧啧称奇,张亦弛跟不上翻页的速度,总叫“慢一点、慢一点”。

    不多时,我就在脑内演练了一遍惊鸿剑法。花里胡哨,比纵横弱多了,不值得学。

    师兄一直很有天分,他兴致来了,就抽出剑来演示了一遍惊鸿剑,虽然很粗糙,衔接得也不够流畅,但能做到这样已经算盖世奇才了。师兄好像有意卖弄,一套剑法打下来更像是跳舞。

    “师兄果然厉害。”我叹道。

    这四年来我学到了很多跟人相处的方法技巧,例如对长辈恭敬些对后辈呵护些,在人家卖弄时适当捧捧场之类。我学这些不是我需要,是因为这么做了师父会说我很懂事。师父有时说我心思重,由着性子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好了,然而我却绝不能这么做。师父会这么说,是因为我从没有由着性子过。

    师兄很意气风发地,挽了个漂亮的剑花然后收起剑,笑得很洒脱。他后来的徒孙杨柳清常让我想起他来,后来的师兄变得很沉稳,正如今日的师父,可他少年时也如那杨柳清一般意气风发,天下无双。然而他们的少年意气终归是被我给毁了。

    张亦弛刚入凤凰山,连剑都没摸过,完全看不出师兄方才那一套就是他们失传了的惊鸿剑,还当是他由这剑谱有所感悟,叹道:“柳师兄好厉害!”师兄笑道哪里哪里。

    “对了亦弛师弟,你师父都四十了怎么还叫我们师父师姐呢?你师父多大入的门?”

    “我还不知道呢。”张亦弛说。于是当天晚饭时师兄又问了张净生这个问题。

    “说起来,我入门都是非常晚的了,我十六岁才跟着师父上了山,当初也就为了混口饭吃,谁知道修道辛苦。那时候我就听说了,灵山那边的师伯抱养了一个婴儿,那就是你们师父,她小时候我还抱过她呢!”张净生呵呵笑着。

    那么,他对师父的关心,也许是出于长辈的关心了?他也不算可恶。只是有些平庸罢了。

    “后来,你们师祖在你们师父十七岁的时候就死了,灵山在上京的地位很高,常有王侯将相请灵山人祈福,你师父那时刚走了如师如父的唯一的长辈,就要为了灵山上上下下百来人四处奔走,好不忙碌。过了一年,眼看事情都不那么紧迫了,她也四处去游过。彼时姑苏柳家找了许多医师道士来看他们家少爷的病,也包括我,都束手无策,正好你们师父路过,顺便去看了,就开了个方子,打通了经脉,不多时那少爷就能下地了。原来那少爷天生很能吸引灵气,却不懂如何运用,存得多了就淤积了,这种情况跟着她去修炼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于是她就带走了那柳家少爷。”

    “就是我!”师兄眼睛里好像雾雾的,激动地喊道。

    原来还有这般故事,怪不得师兄自从学法术后身体变好了许多,原来是郁结的灵气有了出口。

    “是啊!想不到一转眼你都长这么大了。想当初你这么大一点,”说到这里张净生伸手比划了一下,“跟着师父去灵山,还带了十几二十个家仆,从扫地的到煮饭的无所不包。现在也是你师父成为掌门的年纪啦,可以独当一面了。”

    “哪里,跟师父师叔比起来我还差得远。”

    “你说你师父那确实,你要说我那我就不敢苟同了!唉,师父他老人家也是走得突然,连剑法都没传下来,我对着那些残片真不知该如何是好,只愿凤凰山一脉千年的传承能不要就此消失就好。”

    张净生没有学剑的才能,所以他已经寄希望于徒弟身上,师兄也知道这一点,当下也不说自己已经通过他所说的“残片”领悟了惊鸿剑,只附和说一定不会的。

    确实不算失传了,然而传下来的不是张亦弛,是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