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晏清之陆 > 七十一、匕现(1)

七十一、匕现(1)

    徐晏清和张易知目送纪少臣离开大理寺,而后两人都叹了一口气。

    张易知回头看着徐晏清,实在无法想象看起来是寒门子弟的徐晏清怎么会认识永王、纪尚书这类的大人物。

    “小徐,今日可以早点回家。明天就开始放春假了,你是在上京过年还是回苏州啊?”

    想到放假,徐晏清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就在上京过年了。”

    张易知作为上司,也是要关心下属的:“哦?是一个人还是有人陪?你年岁不小了,如今又有正经官职,倒是可以考虑终生大事了。”

    徐晏清想了想,还是如实答道:“表妹来了,两个人一起过年,也不孤单。”

    张易知露出了暧昧的笑容。徐晏清躲避开眼神,拱手告辞。

    今日倒是热闹,白日见了户部尚书,晚上就见到了永王。徐晏清到家的时候,便看见一辆熟悉的马车停在路口。陆景站在马车旁守候,看见徐晏清便对着车内汇报。

    徐晏清只能停下,等着里面的人出现在自己面前。

    “王爷怎么来了?”

    陆尧年想着空了这人一段时间,她应该想好怎么处理那个女人了,只是一直没有音信来,让陆景一查,人居然还住在她的家里。憋着莫名的火,等他清醒时,他已经在李家巷口了。

    “那人你打算如何处理?”

    这话问的没头没尾,徐晏清却听懂了。只是今日张易知问的,也是在官场中不可避免的。若是自己长的一直如此清秀,还不成婚,怕是还没找到自己要的答案,便已经身份泄露。而霜雪早已表明,可以跟自己假成亲,双方都有这个想法,倒是未必不能施行。

    “霜雪暂时无处可去,我打算暂时收留她。”

    和一个妙龄女子一起居住,谁能认为两人是清白的?陆尧年情绪好像过了度,以至于成了面无表情,连一点发火的迹象都看不到了。

    “男女七岁不同席,你这么大人了,不知道男女要避嫌?便是要娶妻纳妾,你不会找个清白姑娘,和这个小寡妇纠缠不清,你倒是不在意自己的脸面。”

    “你说话不要这么难听。霜雪又不是自己想当寡妇的,再者,我朝哪条律令说寡妇不能再嫁,或者未婚男子不能娶寡妇?”

    徐晏清的反驳彻底惹恼了陆尧年,他手指着徐晏清,“你”了几声之后便上了马车。他的情绪全体现在动作里,徐晏清甚至觉得他掀翻车帘的动作,原本是想扇在自己脸上的。

    最后,徐晏清进了屋,却也不知道陆尧年今日前来所为何事。而返程的陆尧年回到永王府,便把书房内的茶具摔了个遍。

    同情她在上京孤苦伶仃,还想接她来永王府一起过年,完全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人家有美娇娘相伴,哪里孤家寡人了!

    徐家院内,霜雪在客堂挂了两盏红灯笼,见徐晏清回来便迎了上去。

    “大人,好不好看,这可是我们一起过的第一个年,我正好又绣了些帕子去卖,回来时就想着要好好装点一下。”

    霜雪的眼神看起来是真心诚意,徐晏清本想把今天自己的想法全数吐出,却在她身上问到了有点熟悉的香味。这香味不能立刻让徐晏清分辨出来,定不是熟人。但是又感觉熟悉,可能是这几天徐晏清见到过的人。再想分辨时,香味淡的几乎快要消散。

    她今天见了谁?

    徐晏清没有直接问,只是看着霜雪。在徐晏清的注视下,霜雪的表情变得越来越僵硬,这一点也不是她以往的风格,她从不怕徐晏清。

    直觉涌上来,既然还没有弄清楚,还是将定亲之事暂且搁下吧!

    第二日大年三十,两人放了挂鞭炮,又一起吃了中饭,算是将年过了。到了晚间,徐晏清总觉得昨日好像对陆尧年的态度太差,怎么都感到过意不去,便将之前去麟柘寺买的颂过经的信纸取了出来,抄了新春祝词,用信封包好去了永王府。

    她到时本想直接给门房转交,谁料永王刚从宫里用完宴席回来,两人在永王府门前撞了个正着。

    “哼。”陆尧年不主动开口,但是往那一站又不离开。

    徐晏清看懂了,先开口打招呼:“殿下好。”

    陆尧年没别扭多久,顺着台阶便下了:“这么晚了来作甚?”

    徐晏清手指在信封上撵了几下,还是拿了出来:“来祝殿下新年快乐。虽然我身无长物,没什么礼物能送,也就写字写的勉强还看的下去。这是我抄的新春祝词,愿殿下万事顺意。”

    陆尧年情绪阴转晴,虽然嘴角抿着,眼中已经带上了笑意。他伸手接过:“殿下我什么也不缺,但这个礼物正合殿下的心意!”

    看他开心,徐晏清心中也松了口气,当下便要回去。陆尧年想着邀她住下,又怕两人之间好转的关系再度僵硬,便退一步,让车夫送她回去。徐晏清不再推辞,两人就此分别。

    大年初一,徐晏清还是和霜雪在家里简单的过。大年初二,她便又去了麟柘寺给母亲供了柱香。之后几天便安然地待在家里,享个清闲。每次过年,陆尧年都是最忙的时候,总有些人情礼节要走,所以倒是不见了踪影。北方寒冷,春节的街上倒是少许人影,大多数都是在走亲访友。

    等到春假结束,徐晏清刚回到大理寺,便再度看见来自户部的调阅函书。只是纪尚书信中标注了,因繁忙不得空来取,请徐礼郎闲时送至纪府。这一回的案卷是在档案室的,徐晏清推脱不得只能去往纪府。

    到纪府时,威严的石狮子矗立在大门之外,朱红色的大门紧闭。还未进入府中,便已从门外的形态感受到了主人的气势。端正、严肃、冷清、不近人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