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797章 后特需危机(第一更,求订阅)

第797章 后特需危机(第一更,求订阅)

    清晨,和往日一样。

    赵长青又一次打扮的整整齐齐的,一身整齐的衬衫,西裤,皮鞋,甚至还有一件薄西装。

    这身打扮,在金融街很常见。

    哪怕是南洋一年四季皆是夏天,在金融街工作的人都是这身打扮,毕竟,公司里的冷气还是非常凉的。

    不过因为还没有买汽车的关系,所以赵长青在去公司的路上,都会把西装搭在手里,毕竟,外面的天气还是很热的。

    一手提着公文包,一手拿搭着西装,赵长青匆匆来到公共汽车站台,这边刚想喘口气,不远处的报亭就有人吆喝道。

    “号外,号外,苏俄领袖钢铁慈父去世,世界风云剧变……”

    突如此其来的新闻,让赵长青先是一愣,然后急声说道。

    “完蛋了!”

    说罢,他就跑到报亭买了一张报纸,看着报纸上新闻后,就连忙冲着路边伸手。

    股票,他们不是为钢铁的离世而悲伤,而是为股票,为了股市。

    “快金融街,大通证券!”

    在出租车向前行驶时,赵长青这才细细的看着新闻,报纸头版赫然是“苏俄钢铁慈父因病去世”的字样,虽然新闻字数不多,可这篇新闻,却让赵长青的脸色异常的严肃。

    走出电梯后,其它的同事们,也都是一副死了爹的模样,更有甚者,有人都哭了出来,目中带着泪,其中一个同事一看到赵长青,就说道。

    这些金融从业者们,都很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在过去的三年中,尽管南洋作为美国的盟友,并没有向半岛派兵,最后仅仅只是派了一艘医疗船,但是因为南洋是亚洲仅有的工业化国家,仍然成为了美军的后勤采购的主要目的地,获得了美军以及联合国难民署等机构下达的大量物资生产订单,这些订单从食物到服装,从鞋子到轮胎,总之包罗万象的战争“特需”,让南洋的产业界获得了超过三十亿美元的订单,平均每年贡献了南洋国民生产总值的3%,最多时甚至达到7%。

    十几分钟后,人刚进公司大厦,赵长青就看到其它人也都是一副行色匆匆的模样,不少人都是一副如丧考妣状。

    这边刚进电梯,赵长青就看到同事孙承志,他同样也是一副死了爹的模样。

    “的士!”

    如此庞大的订单,让南洋的经济不可避

    免的与半岛战争产生紧密的联系,而半岛的战局甚至一度成为了南洋经济的晴雨表。

    “还用看吗?看脸就知道了。”

    “怎么能这样呢?就这样,就这样死了……”

    “长青,我完了,我完了,我的股票……”

    其它人大抵上也都是如此,这一幕看起来是如此的诡异——在南洋,在这个资本主义的国度,在一群金融投机之徒身上,居然全都因为钢铁慈父的离开……而悲伤!

    不仅仅只是悲伤,他们甚至达到了悲痛欲绝的地步!

    出租车来了,赵长青不顾一切的跳上汽车,说道。

    “长青,看报纸了吗?”

    现在,钢铁慈父病逝的消息传到南洋,所有人都很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半岛战争随时都有可能会结束!

    而这一预测,直接反应在南洋股票市场上——当天,股票一开盘,就出现了“钢铁慈父暴跌”,以军需股票为中心的股票跌幅达10%!

    这一跌幅直接创造了南洋股市有史以来最大跌幅,市场上尽是一片哀声。

    与此同时,通商产业部总长左孝翰来了官邸,送上了一份报告。

    “后特需危机应对策略?”

    接过报告,李毅安稍微愣了一下,然后就继续翻看着报告。

    报告上的内容非常简单,就是直指半岛战争的结束对南洋经济的影响。

    “……半岛战争结束后,美军停止了对南洋的“特需”订单,南洋一些相关企业顿时陷入困境。为了避免特需订单的消失,对南洋的产业造成重创,我们有必要实施新的产业调整政策,”

    看着报告,李毅安示意他说下去。

    “新的产业调整政策,除了指导特需工厂进行的产品结构调整,支持其转产之外,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必须要刺激南洋内部消费,扩大内需市场!”

    “扩大内需?”

    “是的,阁下,就目前来说,南洋的内需市场还是有很大潜力的,事实上,现在南洋的内需市场一直处于供需不平衡的局面,而为了抑制内需,我们不得不实施配给制,以扩大出口。”

    其实,这就是南洋的另一面——物资看似充沛,但事实上,南洋的配给制一直实施到现在,而实施配给制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食物配给,表面上是为了保障食品供应,避免通货膨胀,但实际上是为了控制,是为了通过对食物的控制,确保对每一个

    人的控制。这是借鉴的二战经验。

    至于服装等商品的配给,说白了,就是为了压缩国内消费,以保障对外出口,毕竟,南洋的产能是有限的,相比于国内市场,官方更倾向于利用战后的市场需求,优先出口国外。

    所以直到,现在,南洋仍然实施着配给制,当然这个配给制也在不断的调整之中,比如从五零年六月,南洋废除了食品配给,从去年开始,服装、鞋子等物资配给量直接增加了50%。这种增加都和南洋的工业生产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

    “过去我们实施物资配给是因为物资供应不足,但是现在,南洋的产业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加上特需经济的随时都有可能停止,是时候中止配给制了,这样一来,南洋的内需就会被刺激起来,而且……”

    左孝翰说道。

    “这也是民众的渴望!”

    确实是民众的渴望,毕竟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继续推行配给制,不仅是不合时宜的,同样也是不符合民众意愿的。

    过去的一年里,是民间还是官方都但有要求取消配给字的声音。而且官方也一直都在讨论。

    放下手中的报告,李毅安思索一会,说道。

    “我看可以,这样,通商产业部和相关的部门进行协商一下,配给制造确实有些不合时宜了!”

    无论如何,配给制总会结束的,只不过,谁都没有想到,南洋配给制的结束,其导火索是钢铁之死。

    仅仅只是半个月之后,经过多个部门的协商,讨论,一份请求停止配给制的报告,被送交到官邸,随后李毅安就以总统令的名义签署了这一命令。

    南洋终于废除了执行了的八年之久的物资配给制,对于南洋来说,这似乎并不太晚。

    毕竟,这会欧洲各国还没有完全取消配给制,比如英国尽管早在四八年就取消面包配给,五零年底开始取消其他食品配给,但拖到1954年才完全取消配给制。

    至于法国直到四九年才完全取消食品配给。其它西欧国家大抵上也都是如此。

    在官方发表取消配给制度命令后,南洋的股市直接给予了回应,股市大涨,显然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命令对于市场的促进作用。

    在过去的几年中被配给制度压抑着的消费热潮,随之爆发起来,这也使得南洋的内需消费,成为了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也进一步刺激了南洋的工业生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